正文

山大人物 : 校奖得主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校长奖和学术之星奖获得者杨胜祥:为古书“续命”,传中华文脉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3日 08:00  点击次数:

和预想的一样,带着温润的笑意,杨胜祥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娓娓道来,君子翩翩,如琢如磨,正如斯也。

杨胜祥,儒学高等研究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杜泽逊教授。研究方向为文献学、明清史和边疆学。通过考据方法研究文献,从事古籍整理。先后参加国家清史工程重大项目《清史•典籍志》、《清人著述总目》(担任常务编委)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五经正义》汇校与研究”,并参加各类学术实践活动。目前以独立作者在《图书馆杂志》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2篇,出版专著1部。曾获教育部高校古委会第十六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硕士生一等奖、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山东大学校长奖、学术之星奖等荣誉。

始终心怀责任,幸与良师同行

被问到为何选择文献学、明清史和边疆学作为研究方向时,杨胜祥说:“这是一种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他从小对传统文化有着不自觉的亲近与兴趣,会在空闲时间写毛笔字,喜欢阅读文言文小说,也会情难自禁地模仿古人作古诗古文。随着年龄的增长,沉浸在传统文化世界中的杨胜祥却发觉:一些传统文化的东西丢了——了解传统文化的人很少,走进深处的更是寥寥。就这样,杨胜祥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使命感。自小的爱好与对传统文化的担当,无形中促使着他从药学院转到了尼山学堂。杨胜祥在摸索学习的过程中阅读了许多文献,并且隐约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最终在杜泽逊老师的点拨下,正式走上了文献学的学术研究之路。“所以现在看来,我觉得我前期是不自觉地走了一些文献学的道路的”。杨胜祥回忆道。

而他与杜泽逊教授的缘分,还要从二人的第一次见面开始。“第一次见杜老师是在我去尼山学堂面试的时候”。因为初入大学,杨胜祥对于学校的老师并不全部熟知,因此第一次见到杜老师时,他只觉得那位穿着白衬衫的老师很和蔼,始终笑意盈盈,“等我出门的时候,他还念了一遍我的名字”。面试结束后他上百度查询后才知道,这位和蔼的老师便是杜泽逊教授。

谈起导师杜泽逊教授,杨胜祥体会最深的一点便是:“杜老师很注重师承,但不拘泥于师承。”杜泽逊教授在批改学生的论文时会用红笔标出错处,改字句、改标点,十分仔细认真。学生问到怎会细致如斯时,杜泽逊教授只说:“老师王绍曾先生当时就是这么帮我们批改的。”但同时,他也不因自身的研究方向限制学生的发展。杨胜祥曾向杜泽逊教授请教学习的方向,他就推荐杨胜祥在文献学的基础上再去学习一些历史或文学的内容,而不是与他一样进行纯文献研究。在杨胜祥犹豫自己的硕士选题时,杜泽逊教授说:“我的一位老师孟祥才先生说:‘青年人要在青年时期多开几条道’。”从而建议杨胜祥多涉及几个研究领域。回想起与老师们相处的种种场景,杨胜祥感慨收获甚丰。

揽阅书籍无数,静心细作学问

杨胜祥的研究方向为文献学、明清史和边疆学,通过考据方法研究文献,从事古籍整理,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与诸多古典文献打交道,需要远超常人的耐心与恒心。杨胜祥说,让他感觉有些棘手的一次是撰写《今存传本系统〈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版本源流考》这篇文章。《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后简称《秘目》)的版本十分散乱,从国内的国家图书馆、郑州图书馆,到国外的日本、美国等地的图书馆都保存有这本书的不同版本。尽管有些图书馆的《秘目》已经公布在网上,但是有些图书馆的《秘目》只能亲自到馆内进行阅读。“没办法了,只能亲自去馆内找书。”比如国家图书馆的宁波刻本。杨胜祥就找了一个常见版本,与另一位同学一起进行合作,一人负责上册,一人负责下册,用了个把星期才把宁波刻本的不同之处校录到常见本上。后期的校对与推论分析更是复杂,杨胜祥坦言“我就觉得这本书是我干过的找版本和校对中最为复杂的一本”。但是不可不做,他觉得如果自己没能严谨地进行校对、没能弄清这个版本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也许就被搁置于此。这种对学问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始终贯彻在杨胜祥的所有项目与研究中,他将其称之为“人文关怀”——做学问要做对大家有用的东西,要对大家负责。

因此,当问到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有什么建议时,“一是人文学科要有人文关怀;二是建议大家都有一些文献学基础;三是人文学科的学习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杨胜祥再次提到了“人文关怀”。他认为,如果拿一些比较实际的条件来衡量学科价值的话,人文学科看起来是“无用之学”。但深思来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拿文献学学科来说,现在很多古籍都需要不少专业人才对其进行比较规范的整理,正如杜老师所说‘我们要为古书续命’。”诚然,古籍整理并非朝发夕至之事,而是一门需要潜心研修的学问。对版本的梳理和完善有利于当下在做研究时选择善本,同时也是方便后人研究的大事。如果当下人不对其进行梳理,今天能看到的一些存世版本在几百年之后可能不一定保存下来,而倘若丢失了这些版本的话可能有些问题就更难考证。因此杨胜祥倡议:“我觉得我们作为人文专业的学生要有人文关怀,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造福社会的事情。”

常怀感念,不忘初心向未来

在山大学习与生活十年里,从自习室、图书馆,再到浴室、宿舍,杨胜祥目睹着山大的条件持续地改善,也受益于学校提供的平台、资源与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得到了很好的基础培养和学术训练,最终信心百倍地走上了学术研究道路。“可以说,没有山大,我就不会走上学术道路。”对于杨胜祥来说,在山大最感染他的就是山大的精神。山大的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他一直秉持的人文关怀相互促进,鞭策着他的学习与生活;山大“崇实求新”的校风更鼓舞着他踏踏实实做学术,在创新中不断超越自己,开辟新天地。“学校的家国情怀与崇实求新是学校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杨胜祥满是感慨地说。

谈到此次校长奖评选,杨胜祥坦言自己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与,同时也因为参评同学的优秀而备受鼓舞。他说:“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历史学院的硕士生同学,她的文章在CSSCI期刊上发表并且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这在文科领域是一个很出色的成绩了!”在感叹同学们的优异与出色的同时,他也为评委老师的一句勉励而动容:“你硕士来参评,我就见过你。”杨胜祥感慨道:“我与评委老师素不相识,而老师们一路见证并能记住我细微的进步,作为无名小卒感受到莫大的鼓舞。”在答辩结束后的个人采访中,面对主持人询问候选人参评校长奖的想法时,杨胜祥用一个“与有荣焉”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评选结果公布后,他在日记中写下:“目之所及,皆是感念。”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谈到未来的规划时,他说:“之前我总结了几个字,叫做‘学习古典文献,接力中华文脉’,”杨胜祥笑着继续说,“有两个打算:一个是去高校里当老师,继续做研究,另外的话就是去图书馆里当馆员,与书打交道。”说来两条路,实际上都是杨胜祥渴望继续学习研究古典文献,从事古籍整理工作的愿望的具象表现。同时他也希望山大的学生能够在孔孟之乡的熏陶下,做一名新时代的儒者,以仁爱之心待人,“用当下的流行歌曲说就是希望大家做人生舞台上的‘追光者’和‘孤勇者’。”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马艺荣    摄影:受访者提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