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济南,依旧暑气未消。洪家楼校区里,迎新横幅高挂,人流如织。在众多洋溢着期待与忐忑的新生面孔中,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谷欣桐显得格外特别——这一天,不仅是她大学报到的日子,更是她十八岁的生日。


“我真的没想到,学院会为我准备生日惊喜。”回想起报到时的那一幕,谷欣桐依然有些激动。正当她坐在学院报到点前登记时,一位老师从身后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与她交谈了几句,并送上了生日祝福和“山小龙”吉祥物。经旁边的老师介绍,她才知道为她送上祝福的是学校党委书记任友群。紧接着,一群老师、学长学姐捧着蛋糕、唱着《生日快乐》歌出现在她面前。这一场被“预谋”的温暖,成为她与山大相遇的第一个故事。

谷欣桐与山大的结缘,源于一种“莫名的好感”——“我是山东人,从小就对山大有一种朦胧的向往和天然的亲近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她正和朋友在一起,“我们当时还拍了开箱vlog,特别开心!”她语气轻快,仿佛那一刻的喜悦至今仍在延续。对她而言,那不仅仅是一纸通知书,更是她十八岁最好的成人礼。她说,自己高考属于“超常发挥”,成绩比平时高出许多,“感觉像是命运推着我来到了向往的山大。”


(谷欣桐集训时的作品)
谷欣桐从小喜欢画画,但并未受过系统训练。小时候就是自己乱画,编小漫画记录自己的奇思妙想,后来报了兴趣班,但主要还是靠自己摸索。她从高二下学期才正式成为美术生,“我妈妈一开始特别反对,觉得艺术生不稳定。”但在她的坚持下,最终把爱好变成了优势。
“从小到大,我其实不太重视生日”,谷欣桐说,“但这一次,山大让我感觉被捧在了手心里”。除了突如其来的生日祝福,更让她难忘的是山大的高效与温暖。“报到流程特别顺畅,还有志愿者一路引导。”她说,这是她过得最特别的一个生日,自己不是个外向的人,甚至有些慢热,但山大的热情,让她一下子有了归属感。
谷欣桐的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问起这个选择的由来,她说:“我喜欢用电脑创作,觉得更自由。”她希望将来能将专业兴趣与职业相结合,从事数字绘画相关的工作。
谈到大学的规划,谷欣桐说:“希望自己能保持对画画的热爱,不让兴趣因变成专业而褪色,不辜负家人的期望,更重要的是——不能辜负自己。除了画画之外,我还喜欢写小说,虽然写得不好,但就是喜欢用文字和画面一起记录生活,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
说这些时,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个更丰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