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梦想过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吗?当灯光亮起,全场目光聚焦,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这是一次突破自我的挑战,这也是一个个小心愿因被看见而闪闪发光的时刻。在“星光达人秀”的舞台上,他们翩翩起舞,他们高声歌唱,他们演绎着自己的创作,他们书写理想的宣言……这一刻,星光属于每一个有梦去追的山大人。
supernova街舞协会:当一片雪花选择春天
决赛的舞台上,一支名为《雪崩》的街舞作品震撼全场。来自山东大学学生supernova街舞协会的22位街舞爱好者以黑白交织的服装、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青少年校园霸凌与觉醒救赎的故事。演出结束时,台下掌声如雷,许多观众泪流满面。最终,这一作品摘得社团赛道冠军,其演出视频被《中国青年报》、腾讯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播放量突破十万,评论区挤满网友的感慨:“这就是舞蹈的力量!”

《雪崩》这支舞蹈改编自ODOG舞室同名作品,在原版故事的基础上更传递了希望。社团负责人谢乔敏说:“我们想传递反抗的勇气和世界的善意。”于是,他们改写了结局——被霸凌的女孩在绝望时,一名曾参与霸凌的旁观者在目睹暴行后脱下黑色外衣,选择挺身而出制止。两人互相扶持,最终挣脱阴影,奔赴温暖美好的春天。
一片雪花,可以选择成为雪崩的一部分,也可以选择滋润大地。他们希望让更多人知道,当面对恶意时,一定要勇敢地站起来反抗,一定要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善意,做拯救自己的英雄。
22人的庞大阵容、复杂的走位设计、高难度的托举动作……每一环都是挑战。
确定好节目的当晚,谢乔敏在群里号召,22位演员在群内秒回“参加”,无人犹豫。由于比原版多出6人,从三横排变单排时,“有人拽袖子,有人踩到脚,但没人抱怨”,代雨萌回忆。为追求“手臂波浪”的整齐度,他们反复观看排练视频,一帧帧调整动作角度。连续三周,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镜子前总能看到他们甩动手臂的身影,直到形成肌肉记忆,22个人同步起来统一得像一个人。
郭文昱与李涵的托举是全场焦点,但排练时屡屡失败,上台前才灵光乍现:“试试原地起跳!”当郭文昱凌空跃起、稳稳落在李涵肩头时,所有人都沸腾了。后来他们戏称此为“雪崩定律”:若命运设阻,便换一种方式跃起。
当音乐响起,灯光照亮舞台,所有人全身心沉浸到舞蹈当中。当22人的手臂相接,如潮水般起伏,台下欢呼声瞬间点燃舞台。谢乔敏形容:“那不是波浪,是心电图,让我们的心跳复苏了。”

舞台上,曾经困扰他们多日的高难度托举完美完成,引得现场观众连连赞叹;整齐划一的动作、连贯绵延的情绪,让观众的心紧紧跟随着剧情的起承转合;当白衣女孩脱下黑衣选择伸出援手,台下观众屏息凝神;当黑色粉末洒向空中,台下有人啜泣着喊“不要伤害她”;最后一幕,彩色的灯光洒满舞台,舞者们如破茧的蝶般舒展身体,台下掌声与泪水交织。

这支舞蹈在短视频平台传播开后,评论区一条来自高三学生的留言让成员们泪目:“备战高考的我压力很大,但看到你们的舞蹈,我知道黑暗后一定有光。”还有小学生采用他们改编后的舞蹈在校园里演出,专门在社交媒体平台@主创表示感谢,舞蹈蕴含的正能量让更多人悄然发生变化。类似的反馈层出不穷,街舞协会也收到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的邀请,在济南奥体中心山东泰山队主场做开场表演。谢乔敏感慨:“原来普通人真的能用热爱影响他人。”最让郭文昱触动的是母亲的评价——“这是我第一次看懂你的舞蹈。”他们让所有人看到,原来街舞不只是新潮的音乐与酷炫的动作,它可以承载社会议题,唤醒更多善意,传递温情和力量,照亮人心。

《雪崩》的舞台上没有明星,只有22名普通学生。演出结束后,supernova街舞协会的成员们继续活跃在校园各个角落,但只要音乐响起,他们仍会为同一个目标凝聚——“用舞蹈传递更多有意义的故事”。正如谢乔敏所说:“我们或许渺小,但聚在一起,就能让世界看见光。”
刘澍阳:匠心,来自十个配音角色幕后
“星光达人秀”决赛之夜,舞台灯光全暗,大屏幕上《哪吒2》的片段闪烁跳动。刘澍阳站在台侧的阴影里,一人切换十个角色的声线,申公豹深沉的独白、李靖浑厚的恳求、土拨鼠尖锐的嘶鸣、石矶娘娘的诡谲笑声……他用声音赋予每个角色鲜活的生命,让所有人惊叹地沉浸其中。演出结束,现场掌声雷动,那一刻,舞台上的他光芒四射。

捧起个人赛冠军奖杯时,刘澍阳的感觉还有些不真实,但他在备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却是实打实的。刘澍阳决赛带来的配音节目名为《公豹申途》,他别出心裁地用申公豹的视角来解读《哪吒2》。“我想尝试把《哪吒》这样优秀并且受大众喜爱的作品搬上舞台,同时也突破一下自己。”刘澍阳笑着分享道。
第一个突破是“剪辑”。整个节目从零开始制作,这倒逼着刘澍阳去学习新技术,运用AI把收集到的相关插画做成动态版本。一个个夜晚,他沉浸在素材的筛选、制作和剪辑工作中,在剪辑软件前反复校准每个画面的毫秒误差成了他近一个月来的日常。熬了一个个夜晚,他终于剪辑出了自己想传达的故事。
“声音”的演绎同样也是一大挑战。刘澍阳最早接触配音是在初三的暑假,他看到网上有人在玩模仿,于是自己也想试试。这一试,就试出了自己的兴趣。他利用网络资源自学配音和剪辑,技能不断丰富,在同学们面前表演,获得大家的喜欢,这些都给了他很多正反馈和坚持下来的动力。不过,即使有不少表演经验,这次决赛节目快速切换声线、爆发力与贴合度兼具的考验也差点让刘澍阳吃不消。他的秘诀是让身体完全放松,想象角色的状态。刘澍阳说:“这样能够让台词更有感染力,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

在配音之外,刘澍阳还有很多“标签”——认真负责的班级班长、品学兼优的国家奖学金得主、活力满满的外语学院男篮队员、热爱表演的尼诺剧社演员……但这些身份并不能完全定义他。刘澍阳觉得大学生活给自己最大的成长是“从一个曾经很看重外界评价、靠虚无缥缈的东西堆砌起来的‘空心人’,变成了一个更充实的自己”。
“一定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刘澍阳说,“只要坚持前行,会自然而然变得闪亮。”
舜歌合唱团:我们的舞台,从这里,再出发
一个在山大走过十六年的合唱团再次登上舞台,歌声却依然轻盈。当空灵的歌声轻轻漂浮起听众的梦,一首《世界赠予我的》,是他们赠予世界的温柔叮咛。

如何用三个词形容舜歌合唱团?负责人范茁选择了“传承”“开放”和“创新”。舜歌合唱团名字来自《南风》——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象征着继承跟发扬传统文化,开创未来、开放创新的精神。
学习一份乐谱,就像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从最基础的乐曲结构,到谱子上每个音符及其的发声位置,再到演绎的状态、情感和技巧,都需要一个一个去攻克。排练中,来自兴隆山甚至软件园校区的合唱团成员们每周坐校车前往中心校区,没有一次缺席。唱起“赠我一场病,我慢慢痊愈摇风铃”时,成员们也回忆起排练的过程。当时正逢换季,大家都不同程度地感冒发烧。但他们一起克服了排练中的大小难题,愈发默契,最后一同站在了舞台上。
灯光亮了,队员站定,指挥棒扬,音乐起。当歌声在舞台中央漾开时,仿佛月光穿透云层倾泻而下。队员们把情感投入到演唱中,通过不同声部的吟唱和鸣,把世界的辽阔和赠与的温柔,传递到观众的心里,最终荣获社团赛道的二等奖。
舜歌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从全校吸纳所有热爱合唱、热爱音乐的同学。合唱团曾作为山东省唯一代表进入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决赛,连续两次代表山东省参加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并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成人混声组“A级合唱团”称号。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合唱团重新出发。在“星光达人秀”表演的当天,范茁更新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无论如何,带领大家登上舞台唱歌就实现了愿望。这次的星光达人秀,对合唱团而言,不是一次简单的演出,而是一个具有重启意义的舞台。

范茁记得初入合唱团时,在学长姐的帮助下参与合唱,如今又把这些温暖和感动传递给新成员,作为指挥带领他们走上“星光达人秀”的舞台。舜歌合唱团是开放包容的,无论否有合唱基础、是否有专业知识,只要有一颗喜欢合唱的心,都有机会加入。16年来,不管成员如何变换,舜歌合唱团一直保持以老带新的传统,让一届届成员都真正成为合唱团这个集体的一分子。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成员们回到各自的学院里,往往也会带领自己学院的合唱队,参加晚会或比赛,让“舜歌”越唱越远、越唱越响。
演讲协会:星光,在山大青年接力中传承
在这次的“星光达人秀”舞台上,一向以主持、演讲、辩论、朗诵为特色的山东大学学生演讲协会选择呈现一出红色情景剧《青年星光,造炬成阳》,对心中的“星光”作出新的演绎。

2023年末,演讲协会三位同学在四校联办的超级演讲比赛中就演绎了延安电报员的形象。此前,协会成员不仅活跃在学校各类赛事中,也深入到山东、江西、海南等地进行红色文化宣讲。回顾那次演出,社员们感受最深的是演绎角色时与先辈革命信念的情感共振。“我们现在看来,革命先辈们走的这条路正确而伟大;但在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走上了这条路,明天会不会牺牲、最后能不能成功。但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仰义无反顾,像星光一样将民族复兴的希望一一点燃。”协会社长刘子良感怀地说。当时演绎“星光”时的感触,成为社团筹备星光达人秀舞台表演的起点和初心。
在舞台上如何演绎星光,成了社团的一大难题。成员们头脑风暴时发现,很多革命先辈都是在青年时作出参与革命的选择,而最能代表青年的五四运动背后正是多代青年间的传承。“山东学生外交后援会是第一个在外交阵线支持五四运动的学生组织,代表了当时山大青年担当中闪烁的星光,我们希望把这种青年接力传承的感觉表现出来。”情景剧的形式确定了下来。成员们跃跃欲试,同时也面对着演员选择和剧本创作的超高挑战。为此,社团借助学院和社团指导中心平台宣传招募演员,用一周的时间才初步选定角色。随后近一个月的筹备期中,他们不断通过彩排筛选演员、修改剧本,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最终造就了舞台上演绎的那份璀璨“星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节目最终获得了星光达人秀社团赛道二等奖。刘文良没有忘记这场表演背后默默奉献的一群人:在选拔现场,落选的演员会留下帮忙修改剧本;舞台调度和灯光工作人员陪大家一次次排练;协助的同学迅速将二十多斤又脏又沉的铁球脚链抱起,帮助刘文良就位;朋友们自发充当群演,还有很多人即使无法上台也愿意一次次参与排练。
“就好像《流浪地球》中那种饱和式救援,我深切感受到青年奉献精神呈现出的团结一心,我们在被这片星光托举。”在黑暗中为了曙光奋斗的先辈之星火,在青年学子的用心演绎中,于新时代的舞台上得以再现和传承。
张昭然、刘阳:工科生的音乐之旅
如果这次比赛需要一句参赛宣言,“我的梦不是未来,就是现在”这句歌词也许就是最有力的呐喊。凭借歌曲《就是现在》的出色演出,张昭然、刘阳斩获个人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就是现在》的演唱难度极高:这首歌音域高,rap节奏感强,而张昭然、刘阳在此前的合作中向来偏好演奏抒情轻快的曲风。黑色的大屏前,他们屏息等待前奏的响起。张昭然说,那一刻,心跳几乎是停止的。可当第一句高音彻底迸发出来,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安稳落地。嘹亮的高音撞碎寂静,带动着观众的热情,全场气氛也被迅速点燃。台下闪烁的应援牌和此起彼伏的尖叫声,让让一晚的舞台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除了超燃的氛围,这次节目还有超然的创意:设备有限,两人便用纸杯套住话筒模拟auto tune电子音,效果出奇地好。这样的创意正是出自这两个工科生的头脑。两人分别来自软件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在他们看来,学习中锻炼的理性思维对音乐大有裨益,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生活热情也与专业学习相得益彰。张昭然觉得,理工科的严谨可以迁移到一种对音色、音准、节奏的把握,让音乐不只是感性的抒发,也有理性的加持。刘阳也如此,他热衷于思考和钻研歌手发声、换气的方式,久而久之,对声音的把控力也越来越强。

有人说,生活的热情是需要在平淡的生活里找到一个支点,音乐便是二人那个“撬动热情”的支点。他们的学业与科研任务很重,两人的生活常态往往是实验室、教室两头跑。在忙碌而平淡的日子里,抽点时间弹弹吉他,用音乐讲故事,是非常纯粹而享受的时光。每日午饭时间,张昭然都会准时出现在软件园校区的一间小小的排练室,这是他的“加油站”。每次在这里弹琴、练唱后,张昭然整个人都会充满能量,更有热情地投入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刘阳也说,音乐能给予自己力量,让自己能够更乐观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尽管比赛已经结束,带着那份律动和余韵,张昭然和刘阳投入到新一轮忙碌中。他们也期盼着下一个自我突破的舞台,期待着与音乐的再次不期而遇……
季棠汉服社:霓裳织就千年梦,汉服秀里溯流光
最后一名汉服表演者走完秀,舞台上的灯光熄灭,十秒的空镜间,观众仍沉浸在朝代秀中。就当众人以为表演已结束之时,舞台的灯光骤然亮起,闯入眼帘的正是七位穿着不同形制汉服的表演者,此时《寄明月》的动感音乐伴随着观众席的惊叹一同响起。看到观众眼中的惊喜,策划人刘韵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
朝代秀的想法历经半月有余才形成了完整的方案。此前,季棠汉服社活跃在各学院迎新晚会与庆典赛事的舞台上,表演形式以汉服走秀为主;此次“星光达人秀”是一个能吸引全校目光的舞台,社团支书刘韵希望这次演出不仅能展示汉服的美,更能真正地宣传汉服文化。再三思索后,她决定以朝代更迭为经,汉服形制为纬,通过表演织就一部流动的汉服发展史。“平时大家看到的都是特别华丽或者仙气飘飘的汉服,但这些往往是古代达官显贵之家才能穿的衣服,而我想让大家看到的是古代日常平民百姓穿的服装。”刘韵如是说。
在节目筹备过程中,社团成员发现齐胸襦裙与明制汉服尚能筹得,秦汉的曲裾深衣与魏晋的交领襦裙却难觅踪迹。多方寻觅后,她们折中选择了近来热度较高的秦汉战国袍和改良的魏晋交领齐腰。如此波折的筹备之旅,让刘韵更加坚定了要将更深层次的汉服文化介绍给大家的信念。
近年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汉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时代发展也作出了诸多形制与审美上的创新。从风雅的魏晋交领齐腰,到或雍容或甜美的唐制齐胸襦裙,再到富贵的明制马面裙,汉服是多元与包容的。正因如此,日常生活里也有越来越多人成为了汉服爱好者,季棠汉服社的成员们便是这样聚在了一起。她们平常也会穿着各式汉服走出学校,表达共同的爱好。这场海纳百川的朝代秀,亦是一种多元与包容之美的传承。

最后,刘韵拿着属于季棠汉服社的奖杯站上舞台,内心无比自豪,而更让她兴奋的,是微信上收到的一条又一条对朝代秀表达诚挚喜爱的信息。作为汉服爱好者,她深深地体悟到,需要传承的何止是衣袂间的丝缕,更是华夏审美体系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精神内核。
信丹枫:在有人情味儿的山大找到自己
“星光达人秀”舞台上表演《那些你很冒险的梦》时投入的弹唱,让观众记住了信丹枫。

“想听什么风格的歌?我现在就能即兴写一首。”信丹枫领记者熟门熟路地来到琴房,打开钢琴盖,语气轻松。
谱曲、弹唱都是信丹枫自学的,也是他引以为傲的才华。信丹枫的高中是在澳门度过的,那时候学校里常常举办各种文艺活动。热爱表达、乐于创造的氛围浸染着他,渐渐地,他也成了歌唱比赛的常客。放学后的学校大礼堂,在一大群涌进去凑热闹的观众面前,信丹枫唱过热门的流行歌,也演绎过自己青涩而真诚的原创作品。对他来说,能够在舞台上表演音乐是一种很纯粹的快乐。
说起来,信丹枫和琴房的缘分得来不易。他来到山大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找学校的钢琴在哪里?在学校散步时,他隐约听到大学生活动中心传来阵阵琴声,一路跟着琴声前进才发现,原来这里有公共的琴房!不仅如此,大学生活动中心还有架子鼓、吉他、二胡、古筝……信丹枫觉得自己简直找到了“藏宝洞”。从那之后,信丹枫在课余时间时不时会到琴房弹弹唱唱,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
除了琴房,学校的港澳台协会也让他感到非常惊喜与温暖。协会由来自港澳台地区的伙伴组成,大家谈天说地,一起领略风土人情,生活中也相互关照。不久前,信丹枫还随协会到北京进行了游学,活泼的氛围也让信丹枫越来越自在。经济学院迎新晚会上,他主动报名表演了《我的歌声里》,辅导员记住了他的好歌喉,便鼓励他参加“星光达人秀”。他在学院运动会也报名参加了两个集体项目:“大家都很齐心,很有默契!”

最初,来自异乡的信丹枫对于自己能否适应山大的环境还有点担心。但现在再谈起这个选择,他毫不犹豫地说:“山大是最适合我的地方,很有人情味儿。”
结束演出不久后,信丹枫也进入了学校“十大歌手”比赛决赛,荣获“十大歌手称号”。音乐伴着他走过一段段求学历程,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
舞台的灯光渐暗,但属于山大学子的星光仍在传递。那些光影、音符、舞姿与创意,正是青春的鲜活注脚。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热爱终让每个平凡的你我闪光。
【供稿单位:宣传部 校团委 作者:王亦婷 董瑾扬 颜薏蒙 周丰硕 武立冉 李嘉欣 乔翊斐 谢婷婷 摄影:校团委提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林竹 谢婷婷 马艺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