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山大的向往与欣喜,基础医学院的大一新生黄睿林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这里也是他父母的母校,毕业于山大医学院的父母在山大校园里相识相知相爱,又双双走上医学道路,他们对山大情感深厚,常常跟儿子提起在山大读书的经历。听着父母的故事长大,黄睿林早就对山大有了深深的认同感。

如今,走在校园中,看到学长学姐们边走边讨论问题,让他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也让他对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充满了期待……
以好奇心为起点,向医学奔赴
黄睿林的父母都是医生,常常在餐桌上讨论疑难杂症,耳濡目染的,黄睿林对生命科学产生了兴趣。成为一名科学家,为医学发展作出贡献,是他从小的梦想。
探索兴趣的过程中,他了解到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的吴祖泽院士。吴院士以化学为基础,转向医学研究并作出了卓越贡献,这让黄睿林明白了,学好化学对医学研究的重要性。因此,高中期间,从好奇物质的构成到探究分子的结构,黄睿林一头扎进化学的海洋,努力学习化学知识,积极参加化学竞赛。
为了兼顾竞赛和学习生活,他在校期间学好文化课知识,假期则自己奔波于各地参与培训和比赛。黄睿林说,高中的学习生活是枯燥的,但是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心灵上永远是快乐而满足的。
高考报志愿时,黄睿林坚定地选择了山东大学,通过强基计划考试,他以本专业省内最高分考入山大,开始了自己向往的学习医学与好好做科研的大学生活。
“我”眼中的医学精神:一为奉献、一为探索
高中时期,黄睿林曾与母亲一起出游。出游途中的火车上,有乘客突发疾病。母亲和车上其他的医务工作者没有任何犹豫,迅速为病人实施急救,确认病情并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病人情况稳定后,参与救护的医务人员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这一记忆深深地刻在黄睿林的记忆里,也成为成黄睿林对医学精神的第一印象——奉献。
父母平时工作繁忙,黄睿林常常一个人在家。工作一整天回家后疲惫的父母、在医院看到的耐心为病人答疑解惑的医生、疫情期间无数白衣天使的逆向奔赴……这些场景与记忆让黄睿林对医务工作者充满了敬仰与感动,也坚定了他为医学奋斗的决心。
高中参与竞赛的过程中,黄睿林见过很多优秀的人,也了解过很多科学家的故事,面对困难,他们从不放弃,默默探索解决方法。他说,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有无数人前赴后继,只为翻越疾病高峰,为患者求得一线生机。这就是他对医学的第二个印象——探索。
让黄睿林高兴的是,他对医学精神的理解,与基础医学院的院训——“博施济众,广智求真”暗暗相和。他希望,在这里,经过多年的学习和钻研,自己也能成为具有奉献精神和探索意识的医学工作者。
热爱生命,过好在山大的每一天
因为父母的工作性质,黄睿林听到过太多生离死别的故事,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和科研的目标性也更加强。

他有一个知识积累本,本子的第一页写着他的座右铭——热爱生命。他说,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只要热爱生命,乐观地活着,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终将会解决。

学习之外,黄睿林酷爱篮球和音乐。他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好好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然后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
小时候,黄睿林总想着以后做一名医学科学家,作出惊天动地的成果来。在成长中慢慢成熟后,他越来越明白,面对很多疾病,人类仍然任重道远。
未来,黄睿林希望在完成自己专业学习的同时,深耕科研,在实验室为攻克人类疾病而努力奋斗。他还想在学校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过好在山大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