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教职工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山大面孔 | 校园劳动者之歌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8日 20:19  点击次数:

编者按:奋斗成就梦想,劳动创造未来。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山大面孔”栏目组采访了部分在学校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劳动者,有弘扬园丁精神的教师、践行工匠精神的科研工作者、关爱学生的辅导员、爱岗敬业的行政人员、全心全意服务师生的后勤人员,他们是学校各战线劳动者的缩影,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着、奉献着,唱出了最美的劳动者之歌,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奏响了最美和声。

教学是事业、责任,也是乐趣

今年是土建与水利学院冯维明教授在山东大学为本科生授课的第41个年头。41年中,他最欣慰的时刻,就是当自己教的学生们毕业后,或继续深造,或奔赴不同的岗位为社会作贡献时,“这比我写两篇科研文章,或者获得个什么奖还要高兴”。

“不能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授”,冯维明教授始终把著名力学家、教育学家刘先志先生的这句话挂在嘴边。给同学们上课、和同学们交流早已成为冯维明教授职业生涯的乐趣,他说:“教学既是我的事业、责任,也是乐趣,更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山大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冯维明教授一直以来的初心。被问到未来的打算时,今年已经65岁的冯维明教授这样说到:“如果国家需要我,不管七十岁、八十岁,只要身体允许,我都愿意站在讲台上,继续为人才培养作贡献。”

“攻克技术难关,就是为国家作贡献”

谢雪健老师

中心校区东南角,一座现代化的楼宇巍然而立,这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集成攻关大平台的研发大楼。一年365天,全天24小时,这座大楼内,一直都有研发人员在开展晶体生长和研发工作。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谢雪健是研究团队的一员,每天早上,他会和团队成员开一个简短的早会,复盘昨天的工作,安排当天的任务。而后的大部分时间,谢雪健和其他团队成员一样,一头扎在实验室一线,关注晶体生长情况,进行晶体的分析和加工。科研攻关,团队合作很重要,谢雪健一直在强调这一理念,无论是并肩工作,还是科研进展,他总说,“这是我们团队一起的,不是我个人的”。

张雷老师

张雷老师和大平台的学生们

同样肩负艰巨科研攻关任务的还有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张雷。作为最早来到科研攻关大平台的老师之一,在建设实验室和进行科研攻关期间,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被问到克服困难的秘诀是什么时,张雷说:“不能怕。”2022年底,一批急需的设备因为疫情防控原因,运送和安装调试遇到了困难,学生和老师们也相继感染新冠病毒,科研攻关遇到了极大困难。张雷和团队成员咬着牙坚持“一直往前干”:主任带头支持,大家尽力避免同时病倒,最后,终于在年底把所有设备组装并运转起来。驱动“张雷们”不断克服难关的,是朴素的家国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感。张雷说,干好本职工作,攻克技术难关,就是为国家作贡献。

在服务师生中感受工作的意义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图书管理员刘莎已经为山东大学第十届图书馆文化节的开展忙碌了多日。在图书馆这样一个书香澎湃的地方,管理员的工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不仅要满足同学们的借书需求,更多的是在每一个细微之处把一切安排地妥帖周详:新生的闯关答题、证件处理、阅读推广、特殊图书的管理等等。

“到五月份,我就在这里工作十三年了,这么一算,自己也很吃惊。”她说,虽然自己的工作岗位很平凡,但是自己很喜欢每天跟学生打交道、跟书打交道的工作,她很高兴地分享了很多图书馆近期推出的活动,图书盲盒、与其他高校的馆际互借,等等,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对他们工作的肯定,让她觉得特别开心,也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坚守一线,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每天清晨,党委保卫部高月辉老师都会提前20分钟到岗,开始一天的工作。保卫部的工作很繁杂,师生日常出入、校园预约参观、文件上传下达、方案起草撰写……不知不觉中,一天的工作时间就过去了。赶上夜班,晚上还要继续值班、巡逻,遇到需要紧急送医等情况要第一时间跟进处理。

自2006年11月投身工作以来,17年光阴流转,高月辉一直奋战在保卫部的工作一线,“安全工作无小事”是他们一贯的工作理念。当问到工作感悟时,他说:“我们就是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工作中有时充满了劳累,有时也会遭遇误解,但这份信念是他们不竭的动力源泉,让他们一直在守卫校园安全的岗位上坚守着。

留一寸名为“爱”的光影

从山大毕业后,封莹选择回到校园,担任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辅导员。从担任辅导员的那一刻起,封莹便坚信,与每位学生的相遇都是一种缘分,点滴时光中,她以真诚换信任,用心灵贴近心灵。“我希望告诉学生,总有人真诚地关心你,这种爱会使他们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她经常通过主题团日、谈心谈话等形式和学生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生活状况、心理健康。当学生寻求帮助时,她总能第一时间来到学生身边,一起寻找解决方法。

对她的学生来说,辅导员早已成为了可以倾诉、值得依赖的知心姐姐。“学生的身上总是带着老师的影子”,封莹以时间作纸、真诚为笔,为每个学生的身后留下了一寸名为“爱”的光影。

为师生做礼物的音乐厅大爷

刚过去的4月27日,是音乐厅幕后人员徐文祥70周岁的生日,他来山大已经整整45年了。1978年,即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徐文祥考进山大,在这之前,他做过砖瓦工、水电工等多种工作。考入山大后,读书、留校工作、退休、返聘,一晃,40多年过去了。

接受采访时,徐文祥正在制作自己的第595架飞机模型。这些火箭与飞机的原材料,全部来自于晚会使用的展板和荧光棒,徐文祥将这些晚会结束即废弃的物件都收集起来,重新做成飞机或者火箭模型,送给现场参加晚会的师生们。很多在音乐厅参加过晚会的师生都知道,音乐厅有位和蔼的大爷,会送飞机和火箭模型给大家。对他来说,这既是变废为宝,也是他表达对学校和师生心意的一种方式。

9号楼的贴心阿姨

“顶着随性而不张扬的卷发,溢着亲切而不官方的微笑,一身蓝色的工作服……”这是住在9号宿舍楼的学生对驻楼宿管阿姨张丽华的描述。在遇到难解的情绪难题的时候,这位同学曾推开张丽华的门,寻求她的开解和鼓励,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感谢阿姨的心灵开导。文章发表在校报上,被张丽华妥帖地收藏了起来。常过来跟阿姨寻求帮助的,不止这一位同学。9号楼的很多学生都跟张丽华成了好朋友,有时候心里烦了,就来找阿姨聊聊,她会耐心倾听同学们的迷茫与困惑,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以及积极的态度鼓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有时候,看到有的孩子没吃饭,张丽华会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拿给她们吃。她用自己的行动和深情款款的话语,打动了很多同学的心。

孩子吃得好,我们就放心了

齐园餐厅负一楼的朝鲜面是许多山大学子公认的榜上有名的美食,有毕业两三年的校友回来,专门找到窗口的食堂工作人员游春说,自己最想念的就是这个味道。

游春来山大工作刚一年。她说:“山大的氛围好,这里的同学看着也都很亲切,我孩子也就这么大,看着都跟自己孩子似的。”她每天早上六点来到这里备餐。中午学生下课后,人比较多,她负责站在后面把面煮熟盛进碗里,日复一日,重复着这个动作。游春说,辛苦是辛苦了一点,但是看到这些孩子能够吃得好一点也就放心了。

食堂工作人员谢强来山大工作已经六七年了,他一般负责站在窗口配餐。这个窗口有七八种口味的米线/朝鲜面的搭配,他都熟记于心。同学们最爱的莫过于这里的酱料十分入味,谢强介绍说,在这里这么多年,这些酱料是在不断学习中改进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吃得更好一点,适应更多同学的口味。在这个窗口工作多年,经常来吃面的同学,谢强都能记得,他们喜欢哪种口味,放不放香菜,多放或者少放点辣,他都很了解。而他对这些同学口味的了解,成为他们味蕾得到满足之外的又一重温暖。

“看到学生,就觉得亲切”

“这是我在山大工作的第四年,我已经送走了一批学生了。”10号楼宿舍保洁阿姨马凤英动作麻利,语速很快,仿佛有用不完的劲儿,相机快门都追不上她拖地的速度。她骄傲地说:“我可以抱着40斤重的孙子跑上七楼。”她的冲劲儿和利索劲儿是在黄土地上劳作锻炼出来的。在菏泽农村老家时,她一人种十几亩地,“拖拉机什么的我都会开”,一个人一天就能掰五亩地的棒子。

马凤英阿姨经历过三次职业变动,从农村老家的数学老师到新东方的管理阿姨,再到如今山大的保洁阿姨,她始终没离开过学生。她说:“我对孩子们是有感情的,看见学生就觉得亲切。”在学校的时间里,只要有学生遇见困难她就会上去帮忙。2022级硕士研究生洪碧凤是其中一个,她清楚地记得在本科毕业那天,“阿姨一大早看我在搬行李下楼,说她有三轮车,就一件件帮我搬下去,然后用自己的三轮车帮我把行李运出去了”。

问到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马凤英阿姨用了“热爱”这个词儿。“如果不喜欢一件事是干不下去的,只要心不累,活就不累”,在山大工作最开心的时光是和孩子们、同事们在一起。2021年大年三十,她包了饺子,和六个留守宿舍的同学共进晚餐,至于同事,马凤英阿姨说,“我们处得像姐妹”。

会讲文物故事的保安

孙传信在山大博物馆做保安工作已经两年了。巡逻、开关门、保护文物,文物斑驳的纹路里也留下了他们日夜相伴的记忆。刚开始来这工作的时候,孙传信觉得又寂寞又无聊,没有热闹的人景交织的场景,只有日日与玻璃柜里一件件静默的文物相对无言,“不能聊天,不太好玩。”可渐渐地,天天听着馆里志愿者同学们一遍又一遍的讲解,看着一批批参观团的人来人往,孙传信了解了很多文物背后的故事,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些青铜、黑陶,“天天听他们讲我也都听会了,有时候有零星访客来参观,我也能跟他们就这些文物聊两句。”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是兴隆山校区商隆物业门值主管、体育馆主管刘晓光的工作宗旨。物业工作是一个繁琐且复杂的大体系,从教学楼清洁到校园活动保障、从门卫值守到园林绿化,每一处都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马虎不得。面对这些工作,细致、耐心,是刘晓光的独门秘诀。疫情防控期间,消杀工作成为重中之重,为不打扰学生们的正常生活,他观察学生习惯,制定了高效合理的工作安排,在最大限度降低消杀药剂对同学健康影响的同时,保质保量完成了消杀任务,守护了同学们的健康。

近期,学生活动逐步增多,为他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五月中旬之前,我周末都没法休班”。他的办公室有一张行军床,“有时候活动结束得晚,第二天一早还有活动要准备,我就住在这了”。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记者的采访多次被前来找他帮忙的同学、老师打断,他也总是一次次认真细致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一次次工作交流中,他眼神中流露的是满满的热情和能为师生解决问题的自豪感。

希望快递站能一直安全、正常地运行下去

驿站的快递摆放整齐,收件人手机里一条条取件码从未迟到,从业四年里,兴隆山校区菜鸟驿站工作人员张强佩戴“安全员”的勋章,承担起了驿站运营、消防、用电安全的职责,尽其所能满足每一位同学的需要,从容解决各种突发状况,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和帮助。

每到网购的狂欢日,他们便要接收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送达的快递包裹,快递员们一整天都穿梭在成堆的包裹中间,同时还要帮助同学们找快递、办邮寄或退递业务……“希望快递站能一直安全、正常地运行下去”,这是张强最朴素的愿望,也是他工作的不懈追求。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他们是一个缩影,代表了学校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凡业绩的师生医务员工,日复一日,他们热爱着、劳动着、奉献着,汇聚起强校兴国的磅礴力量。他们是五一劳动节的主角,致敬,平凡又闪耀的山大人。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张丹丹 裴银璐 赵博 马艺荣 张辰萌 蒋小娟 丁明 李明宇 齐萌萌 柳涵升 乔亦杨 魏若斯    摄影:裴银璐 洪碧凤 赵博 刘影 李明宇 丁明 张辰萌 崔添 齐萌萌 柳涵升 刘小楷 魏若斯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

相关推荐: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