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搜索结果

山大六月天
六月的天气有些燥热,幸好似火的骄阳有窸窣的风声做伴。我喜欢在这样的季节里欣赏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喜欢观察透过一片片梧桐树叶间隙洒下的斑驳光影,喜欢走在人行道上放眼便能捕捉到那赏心悦目的翠绿……山大六月天,明亮而又清爽,炽热而又张扬,校园里每一处风景都孕育着无数个五彩缤纷的故事,传递着希望,点燃了...
发表时间:2022-06-09

鸟鸣声与枝上雪
二零二二年六月初,这里是洪家楼校园。 凌晨四点,我被鸟鸣声吵醒怎么也睡不着了,干脆起床写一篇文章痛斥鸟儿们的“恶行”。 开头欲抑先扬,所以我要先礼貌地写:“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园里的鸟儿们,你们好。与你们的初见还是在四年前的初秋,那个洒满金色阳光的午后。当看见你们振翅穿梭于树梢间,刚进入大学的我也第一...
发表时间:2022-06-09

我的毕业关键词
当我敲下毕业论文最后一个句号,当我穿戴好学士服抱着花束盈满笑,当我数着日历里六月天数的余额……当告别的气息酝酿到顶点,我用浓重的彩墨写下我的大学毕业关键词。它们有千钧之重、万般珍贵,力透纸背,烙印在烫金的软皮本子上。 学院。从第一次懵懂地摸着录取通知书上的“文学院”字样到如今在知新楼八楼依依不舍地...
发表时间:2022-06-09

学堂夏日
学堂夏日青春盛, 热火朝天气象宏。 广厦高楼姿势耸, 红花绿树色泽明。 先生问道攀峰顶, 学子随行拓路程。 百廿风华天下梦, 星辰大海壮心胸。 文章发表于2022年6月1日《山东大学报》第15期
发表时间:2022-06-09

历史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我们都知道读书好,然而在勇攀经史之书山、畅游人文之学海的时候,偶尔也会禁不住停下来问一问,这本书有什么用?这些学问有什么用?这类问题,似乎是每个读书人都曾问过的。 晚清儒生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就明确提出:“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这自然是着眼于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发展命运的大...
发表时间:2022-06-09

端午润乡情
故乡的端午节弥漫着醇厚的粽香,散发着浓郁的风情,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和温暖。 水乡女子,划着小船打粽箬来了。苇叶一片一片被掐下,再一把把放在船上的水桶里,青翠欲滴,新鲜碧澄,散发出幽幽清香。等到残阳如血、牧笛轻吹时,她们才荡起小舟、沐着夕晖而归,端午节的香味便在绿色的粽叶间荡漾开来。 破晓时,天空是...
发表时间:2022-06-09

人间有情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类似暗物质的病毒如幽灵般来去诡异,传播速度之快让人避之不及。 今年三月,呈多点散发的疫情波及数省,泉城济南也出现了阳性病例。四月一个周日的下午,我正在家休息的孩子突然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被告知他所在的办公区查出阳性感染者,他被划定为次密接者,需要及时做好由专车接走进行隔...
发表时间:2022-06-09

洪楼记事(五)
“没有卢兰琪所长,就没有山大作家班。” 2020年7月5日,山东省作协文学讲习所原所长卢兰琪因病在济南去世,享年88岁。 7月6日,我听说之后,一整天常常想起慈祥的卢兰琪所长。1988年春天,她倡导创办山大作家班,在遇到困境的时候,她没有撒手不管,而是想尽办法,由山东省作协文讲所与山东大学合作办班转而交给山大单...
发表时间:2022-06-09

又是一年槐花香
初夏的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开满了槐花,清风徐来,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仿佛把我带回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带回了和家人一起上山采槐花的时光……从小到大,我最爱的花朵就是槐花,我最期待的美食就是槐花鸡蛋、槐花饼、蒸槐花……在我看来,即使是最简单的食材,一遇到槐花,就像被施了魔法,变成最独特、最难以忘怀的味道...
发表时间:2022-06-09

黄际遇与青岛崂山
山大文学院历史上曾有一位明经传、通骈文、擅数理,乃至书法、骑射、算卜、弈棋无一不精的才子型学者,他便是被老舍盛赞为“博学鸿才真奇士,高风亮节一完人”的黄际遇先生。 黄际遇何许人?先生字任初,号畴庵,是广东澄海人。1929年春,国立山东大学迁往青岛重建,更名为国立青岛大学,杨振声校长广聘专家治校。1930年...
发表时间:2022-06-09

你是世上的奇女子,我是那地上的拉拉缨——再读《傲慢与偏见》
我近来十分喜欢西北民歌《贤良》中那句“你是世上的奇女子呀,我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缨”。所谓“拉拉缨”是西北地区常见的野草,且不论歌手的原词意义如何,每次听到这句,脑海中总是会突破古今中外的壁垒,浮现出美丽聪颖的伊丽莎白的模样。 《傲慢与偏见》实是一本恋爱教科书,两个贬义词的连缀围绕着成长与婚恋的主题,...
发表时间:2022-06-09

告别
南风又起 小满已至 海棠 做着花香的梦事 青蛙 诵一首夏天的诗 还记得某年某日 你穿着 碎花裙子 梧桐叶落在信纸, 写满了你的名字。 理想明天就要飞驰, 奔赴 不相同的盛事 文章发表于2022年5月25日《山东大学报》第14期
发表时间:2022-06-09

洪楼记事(四)
文学创作,不仅仅靠智力,更离不开情感和经验,以及灵感与勤勉,看似偶然的机缘,一定有内在的必然。 1980年代末,山大作家班求学的经历化为了我的创作动力。现在历城区招待所的旧楼已被拆除,但记忆中它们好像还在。从那往东走,再往北走,大概有1000米的距离,途经一座教堂,就是山大古色古香的老校(现洪家楼校区)。...
发表时间:2022-06-09

花外
居家有些时日了,不觉身体懒懒,晚饭饮了杯酒,我趁着夜色去小区外散步。住宅依山而立,靠西是竣工的配套商业区,晚风和畅,许多人在那里消遣谈天。 我穿过人群往南走去,绕过碧绿的冬青丛,突然看到斜坡上盈盈荡漾着一大片花。远远望去,花株连海,楚楚动人,近看才察觉那是粉的白的蔷薇,着实惊喜万分。于是立定花前,...
发表时间:2022-06-09

截至6月8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发表时间:2022-06-09

共有 160,05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转到:页  尾页   共有 10,671 页   当前第 1,740 页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