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学生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洪堡学者”张力舒:奔赴山海,保持热爱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23日 08:09  点击次数:

张力舒,2016年本科毕业推免至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已发表SCI论文31篇,国际专著一章,其中一作12篇,一作影响因子累计69左右,引用两百余次。历任学生党支部支部书记,被评为2020年度山东大学研究生党员标兵。曾获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学奖,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连年皆获评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等称号。近期,获得2021年“德国洪堡研究基金”资助(Humboldt Research Fellowship for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成为世界上年轻的“洪堡学者”之一。

科研攻坚,上下求索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漫漫科研路的不断坚守与前行,热爱与专注让张力舒的学术道路越走越远。张力舒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材料科学,主要研究低维纳米材料的电子输运性质,为开发用作新一代计算机的电子器件、逻辑器件和信息存储器件提供理论指导,这也要求研究者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谈及做课题初期,张力舒说刚开始还会有很多“文思泉涌”的想法,但当做到一定程度时也会遇到困惑,一方面苦于如何让自己的成果质量“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也会对下一个目标感到迷茫。这个时候她就会关注同行近期发表出来的文献,通过精读和泛读后就会嗅到一些前沿热点方向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

在看文献之外,张力舒也多次出席海内外学术会议,通过亲身交流学习收获宝贵经验。在同阶段的同学中她的投稿经历较为丰富,但在投稿初期也会遇到经常被拒的情况,一个手稿可能要碾转投好几家期刊才能接收。因此,她认为与其从高到低投试运气,不如在写文章之前就想好定位杂志,从刚开始就按照期刊的投稿风格写作做图,争取一投即中。同时,参加学术会议可以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还可以与更多的人交流,从而开阔思路。她谈到自己曾受学校研究生院的资助赴菲律宾德拉萨大学参加第十三届国际学生高科技论坛,这是一个跨专业的国际会议,参会的同学来自各种理工科专业,这次的参会经历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仅是因为自己第一次出境做英文的口头报告,并且通过这次会议认识了几位来自不同专业的朋友,至今大家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体验都是学术道路上难忘的珍贵回忆。

今年六月,张力舒以博士学位论文盲审“优秀”、答辩“优秀”的成绩顺利毕业,随后赴海外做博士后研究。在谈到博士后申请的历程时,她表示自己目标很明确,大概从去年十月就开始准备申请。“我当时目标很明确,是做海外博士后,陆陆续续联系了德国、英国、香港、澳门、新加坡。在这个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感受到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性。我在找学校的过程中除了通过检索文献和挨个在学校主页上查找导师信息,还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和联系到了一些好心的师长,有些人甚至从未谋面,他们为我的博士后申请提供了很多信息和帮助。”

铭记师情,感念师恩

科研道路的顺利源自自身的不懈追求,也离不开导师的提点指导。“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我这一路走来遇到的老师都非常好。”在提到自己的导师时,张力舒表示李辉老师是个治学严谨且为人正派的人,“除了在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对我们提出一丝不苟的高要求并高质量地培养我们独立自主的科研能力外,李老师还非常注重我们的德育发展”。“有的时候我们会去李老师办公室找他签字、讨论课题甚至谈谈最近遇到的烦心事,李辉老师在和我们交流完问题后还会拉着我们聊聊天,给我们分享他的发展经历,他希望能把我们培养成有良知、有品德的人,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成功。”张力舒说,李辉老师在自己心里是偶像一般的存在,在李辉老师门下学习的这五年,不仅跟老师学习到了如何做学问,还学习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将是她一生的宝贵财富。马上就要毕业了,每每想到毕业后就很难听到李老师的这些“叨叨”,心中都有一丝失落,恨时光飞逝得太快。“与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将会影响我的一生。”

完善其身,朝夕不倦

学术上硕果累累,在其他方面也并不例外。学生工作、出国交流、参加竞赛,张力舒也都努力尝试,乐此不疲。她曾历任党小组组长和党支部书记,对于科研任务繁重的博士生来说,可能会有很多人对这种繁琐的学生工作感到疲劳,甚至觉得会占用自己学习的时间,觉得是“无用”的。但她觉得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一个综合素质优良、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学有余力时参与学生工作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提升能力的宝贵机会。“就好比是志愿者,我们不计回报,享受过程,反而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成长。”张力舒说道。

张力舒曾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出国进行联合培养一年,这次经历给自己的学习生涯留下很深的印象。除了认识了一群优秀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自己也见到了异国的风土人情,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在国外交流的那一年,张力舒对科研没有一丝松懈,在联培的后半年赶上国外疫情,她便利用那段居家隔离、不受外界打扰的安静时间撰写了一篇综述文章,在国外导师的修改建议和帮助下,历经数次修改,最终投稿在顶级物理刊物Applied Physics Reviews上,并被编辑选为精选文章(Featured Article)。

高效率的成果产出和全面发展的经历需要良好的习惯,张力舒表示自己每天效率最高的时候是在上午,所以会强制自己早起,争取八点前坐到座位上开始一天的工作学习。在放松方式的选择上,她的方式是去户外。“既喜欢行走在都市的街道,也享受拥抱大自然,更喜欢到人群中去参加活动认识新朋友。”完善其身,全面发展,她乐于其中,朝夕不倦。

奔赴山海,保持热爱,这是张力舒对于自己的总结和期待。未来,她希望能以自己的导师为榜样,向成为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向成长为国之栋梁不断奋斗。张力舒表示,一定不会辜负老师和学校的培养,争取早日学成归来,回报母校、回报老师。

【供稿单位:材料学院    作者:万云飞 赵静    摄影:受访者提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