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师者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张建:阳光心态,好导师就应该如此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09日 13:04  点击次数:

编者按:在201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山东大学对一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了集中表彰。众多学术大咖,或者是青年学者,于这次表彰大会上领取了自己身为教师的无上荣誉。这份荣誉象征着的,是他们实打实的教育成果与科研实践,是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和地位,同时也彰显着他们的师心、师德、师魂。他们之中,有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也有学生们评出的“我最喜爱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近期,山大视点网站记者将陆续采访部分受到表彰的教师,与他们聊走上讲台的不同经历,教学科研中的点滴感悟,以及何为优秀教师。


张建:阳光心态,好导师就应该如此

张建,女,1965年出生,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张建办公桌的电脑下面,压着几张小纸条,其中一张写着“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的,张建非常喜欢,所以认真写了下来,放在面前,时不时看上一眼。当记者采访到这位山东大学2017年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的时候,她谈起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聊起自己一直都很重视的“阳光心态”,说:“好导师,就应该如此。”

导师与学生,特别的“合作关系”

张建说自己目前有三个身份,承担三种类型的工作——教学、科研和行政。在药学院,她主讲本科生双语课程《免疫药理学》,主讲研究生英文课程《Immunobiology》、《重大疾病的免疫基因治疗》,参与《Biopharmaceuticals》的授课。“其实教学在我的工作中所占的分量不是最重的,我主要还是带研究生做科研。”张建今年带了三个硕士研究生、一个博士研究生,这么多年基本都是这个情况。面对一批批学生,张建在积年累月的相处、相交中慢慢定义着她身为导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个关系不能用一种方式来解释,有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当然,还有合作关系。”在张建的理解里,师生关系中,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过一般学生会因此对老师有一种敬畏之情;朋友关系相对亲密些,彼此相互信任,沟通融洽,无话不谈。不过,她更想谈的似乎还是合作关系,一种区别于“导师即老板”模式的特殊存在。张建很希望学生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合作者,而不单单是老师。“对学生来说,在大学里学习知识,顺利毕业,这是目标。对我来说,指导他们学习知识、完成必要的课题研究、走上社会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我的目标。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我们就需要合作。”张建口中的“合作”二字,远不是商业关系中基于一定利益的互相交换、利用与实现,而是一种相处模式——相处融洽又有任务指标、平等对话又遵循师生间的传承、倾囊相授又客观公正。

如果有人认为张建与学生“合作”相处的方式太“现实”,那就错了,因为她管得“很宽”。张建是一个很细心的人,她会在繁忙的琐事之余发现某一个学生几天没泡实验室了,然后抓紧喊来聊天。张建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她一直认为教学生做科研容易,难的是提升综合素质,而她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尽可能完美,于是她努力着,“用三五年的大学时间,让学生有意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张建的理解里,一个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具备了足够的科研实力,还不算为顺利进入社会做了足够的准备,因为“现在对科学家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她常对学生说:“学术成果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培养研究生的唯一目的和标准。能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培养研究生优秀品质的重要方面。”她会从实验室里凳子倒了学生们却视而不见入手,看到小细节背后责任感的缺失,由此制定详细的实验室管理规定,让学生们慢慢适应与人为善、团结协作的科研氛围。她做这些琐事的目的,不是单纯让学生去遵守什么规章制度,而是要教给大家做人的道理,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期待一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今年刚毕业的袁奕博士是张建比较特殊的一个学生。2013年,袁奕原来的导师调离山大,据她回忆,当时的变动打乱了自己所有的人生规划,深受打击的她想到了退学,也是在这个时候张建走进了她的生命。转到张建门下的袁奕,经常找导师谈心,科研受挫了找、感情受挫了也去找。“我是一个让老师很操心的学生,我也不是她最好的学生,但张老师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遇到她是我一生的幸运。”毕业答辩,袁奕在致谢的时候哭了,因为她想要感谢导师的帮助,“没有张老师,就不会有现在的我,我早在之前就放弃了。”袁奕告诉记者,如今的她回到家乡贵州大学成了一名老师,“这都是张老师对我的影响,职业有很多种,做老师会很辛苦,但很有意义,我想成为跟张老师一样的人。”

做导师,不容易,但很幸福

工作多年,张建在免疫学研究领域承担或参与十余项国家级课题,发表SCI论文90余篇,也曾作为主要成员拿过分量很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但这些显赫的学术成绩,在一个由学生评选出的奖项面前,似乎不再那么耀眼了。“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这一荣誉的到来,让张建意外,却也感动。她说:“身为老师,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与认可,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张建1983年考入原山东医学院,本科药学专业毕业后,她获得推免资格,继续攻读生化制药专业研究生,在山大度过了七年的读书时光。2004年,响应山东大学“人才强校”战略的号召,张建跟随自己的博士生导师田志刚教授回到了母校,组建了山大第一批创新团队中的生物技术(医药)创新学术团队,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从教十多年,从来没想过从学生那里得到什么回报,只是自然而然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在与记者的对话中,张建起初对教学经历的回忆是“自然而然”的状态,而当话题变得深入,一些刻在记忆深处的片段慢慢涌现,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瞬间,让她一次次动容。

“好老师不是天生的,都是通过不断磨练、自我修正达到的。”张建初回山大任教时已是39岁,她坦言面对一茬茬青涩的学生“有代沟”。学生们的成长环境与张建那个年代相差太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学生二十出头的年纪又必然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张建频频面临学生难题的考验。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本能地发挥身为母亲的角色,站在学生父母的角度想办法,尽可能理解学生所思所想,推心置腹地谈心、交流,只为能得到学生相同的理解,进而帮助学生成长。走过曾经的迷茫、咬牙扛过各种难熬的时光之后,她笑着下结论:“我很庆幸,这么多年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他们都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药学院每年都会举办新年晚会,有一年学院推出了微信墙让大家留言互动,其中一条内容让张建印象深刻,又一次击中她坚强却柔软的内心——“张妈,我们爱你!”每次说起与学生相处的这些温暖回忆,张建总会微微顿一下话语,平复一下心情。看得出来,学生带给她的感动,她一直都非常珍惜,多少年过去对她仍有很强的震撼力。

如果成果能应用于临床,一辈子做科研也就值了

从张建办公室出来,不远的地方就是免疫药物所的几间实验室。在一间不大的动物房里,张建向记者介绍着做实验用的小黑鼠,如果忽略装黑鼠盒子上的剪左耳、HBV(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字样,这是很温馨的一幅画面。如今的张建,对于当年自己求学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时光回到30多年前,也是在趵突泉校区,药学院的实验室条件非常简陋。冬天没有暖气,做完实验手脚都冻坏了;查文献不方便,经常需要跑到北京去复印文章;读研的时候,张建和两个师兄每次都从一楼抬水上四楼的实验室,因为需要自己做蒸馏水;有一次需要定点杀小白鼠,张建一晚上杀了一百只鼠,杀到最后手都软了,有的小白鼠没杀死,又蹦起来,把她吓个不轻……岁月淘洗过后,金子般的记忆会得到沉淀。如今回想起来,曾经的苦不再觉得苦,只记得当时班里大家卯着劲儿学习,很团结,很单纯,也很快乐。

问张建,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她回答说,还是感兴趣,喜欢做科研。读研的时候,因为听了一门相关的课程她选了生化制药专业,“我感觉这个专业使用动物下脚料要好于化学制品,另外也算是废物利用。”一份兴趣,引导了她的学术研究之路,也让她在多年的实验室“瓶瓶罐罐”间坦然度过。

1990年,研究生毕业的张建就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工作几年后,深感知识储备不够的她有了想要继续深造的念头。2000年,张建考取了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的博士生,就读于田志刚教授门下。那时候的张建算是跨专业考博,相当于从头开始学习免疫学知识,这对离开校园十年之久的她来说难度很大。即使是考博成功之后,张建依然无法放松,“读博那三年,晚上12点之前几乎没睡过,都是哄孩子睡后自己再起来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读博时候张建的研究方向——对细胞因子基因修饰NK细胞的研究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她还由此发了两篇SCI文章,这对于当时的博士生来说并不多见。

张建说:“自从踏入免疫学研究领域,我一直都在学习。”从本科时期的药学,到硕士时期的生化制药,再到博士时期的免疫学,这样的跨学科背景,让张建一直都有压力,她时时不敢松懈,总在努力想要把底子打得更扎实一些。不过,她也因此收获了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同一个问题我会跟免疫学专家有不同的想法,这也算是我的一个优势。”

做科研,无论基础还是应用,最终都是为了能够服务于人类,这是张建一直都有的一个认知。2016年,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一种靶向STAT3有关的治疗肿瘤的药物,看到消息的张建非常高兴,因为她在此十年前就开始针对这个靶分子进行研究,主要探索其在肝癌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我们这个研究方向还是很前沿的,这些年选的这个靶点不错。”张建希望,有一天,通过她的基础研究,能有人发明一种药物或者方法应用于临床,确确实实服务老百姓。她说:“这样的话,我一辈子做科研也就值了。”

寄语青年教师:要允许学生有成长的过程

几年前,张建的硕士导师张天民教授80寿辰庆典,学生们给他做纪念册,张建思前想后,最后送出了四个字——阳光心态。在她看来,自己的这位老师为人朴实、温和而又谦逊,正是阳光心态的写照。在张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总能得到方方面面老师的关注与照拂,所以感同身受,她很想将这种阳光心态传递下去,传给学生,再由学生传得更远。

张建一直很重视对学生言传身教的影响。她说:“想让学生做好,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好;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任何人的科研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放到学生身上也是如此。每当学生因为科研受挫而心情沮丧的时候,张建都会勉励对方:“遇到困难,心情难过很正常,但要尽可能快地度过,然后积极面对,想办法解决。”张建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人,所以总能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正如2016级硕士研究生沈文姝描述的那样——“她有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年轻的心,会与我们分享雨后满地的槐花,会带我们摘刚成熟香甜可口的苹果,会吃下我们包的奇形怪状的饺子……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

“要允许学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是张建对青年教师最大的希望。从年轻时候一步步走过来,多年前张建自己的经验、教训凝为这样一个教学方向: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期待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特定要求,要允许学生犯错。张建又补充说,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当然,学生犯了错要果断给出批评,但批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多提供可执行的意见、建议。采访中,张建指着办公室里一张张与学生毕业时的合影,谈起那些与自己有过交集的孩子。一个个回忆下来,记者发现,差不多每个学生都有过“不完美”的时候,而现在的他们又都是那么的自信、闪耀,俨然已经完成了自我实现。而学生这个蜕变的过程,是需要老师去见证、去参与、去引导的。

药学院青年教师韩秋菊谈起张建对自己的影响,赞不绝口。2012年留校任教的韩秋菊,从2014年开设了面向文科、工科学生的课程《人体最好的医生——免疫力》,正是在张建“山大应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设跨专业课程让大学生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这一建议下开通的。课程之外,张建的个人魅力让韩秋菊感慨不已,“张老师既是我的老师也是长辈,她教给我很多,既有科研也有为人处事。无论对学生还是同事,她都非常用心,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跟张建聊天很轻松,以致于恍惚间会忘记她教授、学者的身份。她的每一句话听来都很贴心,洋溢着阳光的力量。

“大学期间,不仅仅要学知识,更要学会做人。”

“药学院女孩子多,大家喜欢跟我聊天。”

“对研究生来说,很多时候导师比父母更先知道自己的困境、更能理解自己的心情。”

“做事情要大气,别斤斤计较。”

“教师是一个很令人愉快的职业,我很喜欢。”

“看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走上社会,我很有成就感,培养学生是无价的。”

……

几个小时下来,让人丝毫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不禁感叹,师德的力量真是无限的,又润物无声,产生让人靠近的力量。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刘婷婷 王佳丽    摄影:刘婷婷 资料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寄诚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