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搜索结果

育晶论坛第9期:基础材料对微声电子和传感器
[本站讯]为树牢师生创新意识,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紧跟学术前沿,把握行业动态,集成攻关大平台与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设立“育晶论坛”系列活动。每期论坛邀请领域内杰出专家学者开展主题讲座。 一、讲座题目 基础材料对微声电子和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及展望 二、主讲人 马晋毅 教授 三、主讲人简介 马...
发表时间:2022-12-05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师获评中国密码学会2022密码创新奖二等奖
发表时间:2022-12-05

薪火相传,以剧会友 ——对话“十佳社团”玩家剧社
秋风烈烈,我从书卷中抽回思绪,徘徊欣赏知新楼大厅的建筑模型。楼上有笑声阵阵,有台词演练之音。原来,玩家剧社在排练新话剧呢。我不由想起今年夏天玩家剧社举办的第二届“洪闻戏剧节”的第二场话剧《青蛇》的公演情景。 公演那天,我们怀抱简约清新的玫瑰花束,早早步入会场,激动地等待话剧开场。“来是空言去绝踪,...
发表时间:2022-12-05

遇见初雪
与《济南的冬天》中那极妙的小雪不同,在济南的第一个冬天,它便送了我一场盛大的初雪。 对生在南方的我而言,落在生命里的雪屈指可数,去年十一月的那场雪就像是从天而降的惊喜,竟让我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呆了片刻,我赶忙拿起手机记录下来,并分享给仍处在秋色中的爸爸妈妈。仅驻足在窗边欣赏,似乎还不足以回应漫天飞...
发表时间:2022-12-05

听儒林讲会有感
盛会儒林四美全,吾侪幸甚谛歌弦。 探幽何止中西印,求索达通儒道禅。 群子情真精讲论,硕师意笃善评诠。 愿承先进接文脉,不惧迟来阐帙篇。 文章发表于2022年11月30日《山东大学报》第31期
发表时间:2022-12-05

在实践中找寻专业价值与自我价值
2022年11月17日,接学院通知,需招募一批志愿者赴济南市各区疾控参与流调工作。看到此消息,我积极报名,作为四十四名志愿者中的一分子,于18日下午赴济南市高新区,协助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流调工作。我知道,这是我身为山大公卫人应有的素养,是身为一名中共党员“遇事冲锋在前”的担当,同时也是我找寻专业价值与自...
发表时间:2022-12-05

同心抗疫,向阳前行
浮世三千,恍恍若梦;人海沉沉,岁月如歌。或许这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的共鸣:徘徊着,迷茫着,困惑着,青春时光似乎便悄悄地流去了。 有人说,青春应该被书写着,而不是怀念着。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因为我们的当下就是青春。但我相信,多年后,我会怀念起那在管控期间为朋友亲手制作生日蛋糕、戴着口罩却依旧能透过...
发表时间:2022-12-05

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参加GREEN 2022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
[本站讯]11月24至28日,GREEN 2022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的系列会议举行。学院副教授张淑萍在“Responsible use, Conservation of Life below Water and Life on Land”专题作了题为“Spatial Synergetic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n
发表时间:2022-12-05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第六届第二期“双一流与青年成长”青年学术论坛
[本站讯]12月3日,生命科学学院第二期“双一流与青年成长”青年学术论坛举行,论坛由学院植物发育与环境适应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植物学第一、第二党支部主办,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纪磊、院长刘峰、重点实验室主任夏光敏出席论坛并致辞。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的8位青年学者作主题报告,学院博士后及研究生共计120余...
发表时间:2022-12-05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第六届第二期“双一流与青年成长”青年学术论坛
[本站讯]12月3日,生命科学学院第二期“双一流与青年成长”青年学术论坛举行,论坛由学院植物发育与环境适应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植物学第一、第二党支部主办,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纪磊、院长刘峰、重点实验室主任夏光敏出席论坛并致辞。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的8位青年学者作主题报告,学院博士后及研究生共计120余...
发表时间:2022-12-05

原野
列车在原野上流淌 绿林铺开,一片又一片 太阳和泥土之间,有一个我 泥土滚烫,我在泥土上张望 河流和我一起翻山越岭 当我闯入远山,四野化为深涧 列车驶过而群山 淡影含黛,是远方 大地上一块阳光砸下 混沌鸿蒙之际 是远山隐隐,是离愁浩荡 文章发表于2022年11月23日《山东大学报》第30期
发表时间:2022-12-05

拳拳校友心 悠悠墨香情 ——读凌锡昌先生来信有感
凌锡昌先生是山大1956届的老校友,毕业后曾被推荐至新华社工作。他年逾九十,仍心系母校发展,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阅读《山东大学报》的习惯,也在校报发表过不少作品。前几天,他专程写信到学校,并附上自己最新的投稿。来信字里行间,令人动容,他对母校的深情、对校报的牵挂,深深触动了我。 说实话,在新媒体发展欣欣向...
发表时间:2022-12-05

当鸣沙山摘下面罩
作别敦煌城的甘美绿意,疾骋郊外,一片雄然的野漠伏扫千里,将旅车气吞入他的胸腹。那是鸣沙山,卧地撑腰,向我们虎视眈眈。 入山后,我向外窥探。山的肤色尽纯,竟无一星半点装饰。他不需要也不愿意让炫彩为自己争得些许华光,因为他知道:以一种纯粹的色调贯穿始终,其高贵并不亚于色彩斑斓。 敬往往会生畏。自幼时,...
发表时间:2022-12-05

一笑,莫须愁
一直很喜欢杨万里的诗。从初夏池塘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到六月西湖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不体现着他对自然的热爱。尤其喜欢他的《闷歌行十二首(其十二)》,这首诗中直白地洋溢着豁达乐观之情。我对这首诗的理解,还要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的那个冬天说起。 2020年初,疫情突然来袭...
发表时间:2022-12-05

母校情
我以此为标题,读者便基本上明白了我心中的报恩之情,尤以九十高龄之人会有同感。遗憾的是时光不饶人,追忆年轻不懂事时,疏忽了最佳行动之机,以至成为终身遗恨。 七十年前我被母校录取,收到录取书竟哭鼻子,养母好奇地讲,好事竟变成怪事?答“不想离开您”,她却笑了:一个男孩没有学历,难干大事,将来如何自力更生...
发表时间:2022-12-05

共有 160,05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转到:页  尾页   共有 10,671 页   当前第 1,462 页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