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学生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成果奖获得者郝敏:逐科研之光,筑材料之梦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8日 10:24  点击次数:


郝敏,晶体材料研究所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桑元华教授和刘宏教授。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对干细胞命运的调控,通过探讨纳米材料对干细胞分化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机理,逐步构建适用于生物体的三维活材料体系。硕博连读期间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一作共发表一区论文4篇,包括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一作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60。申请专利5项,已授权1项。荣获第七届微米纳米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科研成果转化学生大赛优秀项目奖、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大学校长奖、学术之星奖、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

谈及与山大相逢的几年,郝敏一一细数这些日子的成就与成长,也一点点回顾了自己收获的师生情、同门情。一点一滴的故事构成四年的青葱岁月,陪伴着郝敏度过科研路上的一个个难关,追逐着属于自己的“材料梦”。


科研助力健康梦

郝敏的研究方向是功能纳米材料对干细胞命运的调控,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探讨纳米材料对干细胞分化的调控以及其作用的机制和机理,逐步构建起适用于生物体的三维活材料体系。这项研究听起来复杂,对郝敏而言,却蕴含着无限的乐趣。

作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郝敏在2018年入学时,就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因为对神秘的生物体很感兴趣,在认真地阅读了每个方向的文章和综述后,郝敏慎重地确定了当前的研究方向,加入了当前的课题组。她记得,当自己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活的细胞的时候,那种不可思议的惊喜感至今仍令她记忆犹新。她希望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可能。

目前,郝敏所在的课题组也在为推动产学研而努力。课题组内有很多其他领域的学者,包括不少医学院的老师和临床医生。通过与医学院的交流,郝敏与她的团队更加了解了临床的具体需求,补足了医院在临床治疗中的短板。通过这种产学研的交流合作,可以更好地服务当前的疾病治疗,也推动了郝敏研究方向的具体应用。

郝敏喜欢每次获得阶段性成果的感受,也喜欢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在未来,她仍希望能拓展自己的科研方向:“我现在做的是纳米材料对干细胞命运的调控,我希望我接下来做的不光是纳米材料,也可以拓展到其他一些支架材料;而除了干细胞,我也想要将细胞的研究拓宽到包括免疫细胞、癌细胞,甚至建立一些多细胞的模型。”她希望自己的研究不要一直限于学术层面,而是能应用到实践中,为更多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可能。

去年,郝敏获评了山东大学第四届研究生“学术之星”。谈到这个荣誉,郝敏感慨良多。之前,她一直觉得“学术之星”对自己来说十分遥远,在导师的鼓励下,她选择了勇敢报名,挑战自己,并最终获得了这个荣誉,这也让她切身体会到了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别人肯定的重要性。通过参评,她认识了更多优秀的同学,在与他们的交流分享中,了解到了许多其他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以此为契机,敦促自己在研究领域奋力争取新的突破和成果。

桃李芬芳共成长

面对自己取得的成果,郝敏最感谢的是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基础平台,以及科研路上刘宏教授、桑元华教授的引导。对郝敏而言,两位老师是她科研路上的引路人,正是在他们的引导下,郝敏确定了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拥有了丰富的科研经历和体验。除了科研,两位老师在她的生活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刘宏教授像是一位大家长,他的无限活力每天都感染着大家,也会为郝敏带来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科研想法。而思虑周全的桑元华教授会帮助郝敏完善许多细节,在她对很多问题拿不准、不确定时,经常会寻问桑教授的意见,与桑教授一起交流解决。

两位老师让郝敏对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而课题组内温馨、互助的氛围也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不少助力。每当她在研究、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疑惑时,师兄师姐都会积极伸出援手。初入课题组,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郝敏也有过手足无措的时刻,而师兄师姐耐心细致的介绍和热情洋溢的关怀一点点化解了她的紧张与无措,帮助她迅速融入了课题组。正是在这种温馨的氛围下,郝敏逐渐把科研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做实验也更加顺利。

科研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路走来,郝敏也遇到过不少困难,有过不少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瞬间。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研一刚入学时,面对一个简单的合成实验,她曾有过30多次的失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甘的决心,她逐字逐句地分析每个步骤,最终成功完成了这个实验,迈过了这道难关。“不要放弃,说不定下一次就做出来了。”谈及这段经历,郝敏也有无限感慨,“我告诉自己,说不定几年过去,你再回想这些都不算什么了” 。

去年,郝敏所在的刘宏、桑元华教授团队课题组在研究纳米材料诱导神经分化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郝敏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这一成果。面对这项研究,郝敏也曾有过迷茫的时刻,产生过深深的自我怀疑。她深刻地记得自己生日那天晚上,刚好赶上在做测试,她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测试结果,那份喜悦洋溢了她的整个世界,走出教学楼时,她感觉整个天气都变好了,不知不觉间,喜悦的泪水早已开始在眼眶中打转。

“要学会沉下心来,耐下心来,坚持不懈,行动至上。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少抱怨,更多的时候要去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直沉浸当下的痛苦里,要学会把眼光和境界都放得长远一些。”谈及科研带给自己的成长,郝敏如是说道。

全面发展向未来

生活中的郝敏比较喜欢书法和跑步。本科阶段时间较为宽裕,她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往往会通过写毛笔字平复心情,或者跑到泉城广场与写毛笔字的大爷聊天,通过与他们的交流缓解情绪。进入研究生阶段,面对科研上的挫折和失败,她往往会选择去操场跑跑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更快调整状态。

本科阶段,郝敏出于好奇参加了六七个社团,并在大二时担任过书法协会的会长。通过一次次活动的举办和自我角色的转变,郝敏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学会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也见识过了更广阔精彩的大学生活。在她看来,参与社团活动并非浪费时间,反而会锻炼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甚至在未来某个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科研、学习、学生工作等繁杂的事宜,郝敏认为一定要抓好主线,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好课本上的知识。同时,在事情较多时,她也强调了规划的重要性,在规定时间做好规定的事,时间不够的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本科毕业时,郝敏也可以选择不错的工作,但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最终走上了科研的道路。“如果我去工作了,我的人生可能就是去做这一件事情,而我更希望尝试一些不一样的可能。”在郝敏看来,每条路都有每条路的精彩,她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有更多新的体验,能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郝敏也希望未来即将走上科研道路的同学们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一定要知道,不管你以前多优秀,没有所谓的一直成功,失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然,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这是郝敏在山大的第四年,她十分感恩与山大的相遇,感谢山大陪她走过了硕博这几年的重要人生阶段。“希望我们的山大越来越好,同时也希望我能够在以后有能力的时候,也为我们的母校做些什么。”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戴玥    摄影:受访者提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