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学者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刘燕教授:与美相伴,热爱可抵岁月长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6日 08:00  点击次数:

刘燕教授的办公室在千佛山校区创新大厦13层,顺着长长的走廊一眼望去,看到一扇长条形门的玻璃上透出蓝色贵州蜡染,想必就是这里了。推开门,屋里一片艺术世界,墙上挂着唐卡、书法作品,桌子上摆放着各地调研带回来的瓷器、泥塑、黑陶等民间工艺品,这些凝聚着时间与民族记忆的艺术品使人心情瞬间平静下来。高高的书橱满满当当地装满了专业书籍,樟木箱子散发出悠悠的木质清香,案头上摆满了书,最上面的厚厚几本大部头是刘燕教授担任执行主编、正在整理中的《云冈纹饰全集》样书。《云冈纹饰全集》分为纹饰概览、佛造像、冠饰佩饰、伎乐飞天、平棊藻井、明窗门楼、龛型装饰、塔柱装饰、佛教故事、边饰等十卷本,目前已经完成了五卷。刘燕教授说,这么庞大的工程,需要有人花费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不求回报,安安静静地投入工作。而她,恰恰是这样一个人。

刘燕,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设计系主任兼副所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农民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视效设计团队专家顾问。目前绘制和整理的《云冈纹饰全集》预计于明年出版。她先后参与两项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课题,主持省部级资助和企业委托的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作品曾入选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展,获新中国成立五十五周年山东作品展一等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她任教的产品设计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也是山东大学最早开办的艺术设计专业。

建立“云冈纹饰”数字化案例库

“云冈石窟是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交汇的重要节点,石窟造物形态展现出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纹饰造型的演变,体现出中华文明与世界交往、交流、交融的轨迹。”刘燕教授在佛教美术研究中发现,学界的文献研究明显多于图像研究,她认为作为佛教美术,纹饰艺术交融互鉴的例证仍需以图像为释本。面对自然风化,除了文物本体保护,还有必要系统地开展云冈纹饰整理和研究,为历史存录。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刘燕教授参加云冈纹饰学术研讨会

同年6月份,潘鲁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团队进驻云冈实地调研,7月,《云冈纹饰全集》项目正式启动,刘燕教授带领设计学团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们开始了为期3年的纹饰绘制工作。

刘燕教授在云冈石窟实地调研

刘燕教授的速写本

云冈纹饰绘制需要先对照雕刻稿手绘,然后将色彩绘制出来,可谓是纹饰粉本的再创作过程。团队成员既需要具有良好的绘画基本功,又要有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每个星期,团队成员都要聚集在一起看画稿,研讨问题,创新画法,不断探索更好的艺术语言。她随手从一摞画卷中抽出一本速写本,指着一幅作品说:“这是石窟中维摩诘的形象,因为风化严重,已经很难辨识了,我们对比其他洞窟中的维摩诘形象,根据文献资料确定人物姿态,绘制出该组纹饰,为同类题材纹饰辨认提供参考。维摩诘形象对于文人画品藻和当时的坐具研究颇具意义;这是云冈的飞天形象,这种形象跟印象中的飞天不一样……”小小的本子上绘满各种手稿,水彩、金粉、矿物色,用各种颜料尝试最优的绘制方式。刘燕教授说,她有很多这样的速写本,随身携带,随时画,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她说,在传统人物绘画中,讲究“站七坐五盘三半”,但云冈造像的比例不是这样的,追溯云冈与中亚、龟兹、龙门、敦煌之间纹饰类型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交融互鉴的轨迹。

其实,国内外关于云冈石窟研究的著作颇丰,云冈石窟中的文物也散落在各个国家的博物馆。2019年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云冈石窟全集》,以全景式展现石窟图像,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而即将出版的《云冈纹饰全集》侧重全面研究云冈纹饰的谱系发展规律,其纹饰绘制借助手绘与计算机可以实现数字化存储,刘燕教授希望,这套全集中的纹饰不仅用于出版,还要形成设计资源库,对美术研究成果进行视觉设计转换,将纹饰成果转化为文创设计,实现云冈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深入田野一线,搜集民间文化的种子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绿色的草坪、涓涓的细流、暖暖的阳光倾洒在草地上,人影与小草交织在一起,清冽而美好。捧起一抔溪水,冰凉清澈,晕车的疲惫、辛苦统统消逝了。”这是刘燕教授回忆前些年在玉树调研时的经历,“很奇怪,当时由于高原反应和水土不服的各种不适已经淡忘了……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经历是一笔重要的财富。至今仍记得在村民家中看到珍贵的度量经画稿时的激动心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大概就是热爱的样子。

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勉唐画派)代表性传承人丹巴绕旦教授

刘燕教授自幼学画,一路循着兴趣爱好走到现在。博士期间,她在导师潘鲁生先生的指导下确定了研究方向——民间美术色彩研究。她一直记得导师的话:“你要懂得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民间艺术,一定要深入乡村田野一线,好好看看民间是如何进行色彩创作的。”

调研民间色彩

侗族刺绣纹样

从2013年以来,几乎每年寒暑假,刘燕教授都在全国各地开展田野调查,用她的话来说是到各地搜集传统民间文化的种子。这些年她脚步遍布20多个省,土家族、傈僳族、苗族、白族、壮族……五彩斑斓的民间美术色彩体系是她关注的重点。她说,民间美术色彩融入各民族的衣食住行中,只有深入生活才可以搜集到那些通过生活、劳动、礼仪,以及言传身教和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的色彩民俗和符号内涵,而这些在书籍中记载的是有限的。比如,社火表演中脸谱人物形象的色彩、云南修建房屋举行上梁仪式中的甲马色彩应用方法,民间流传的谚语中的色彩……中国民间色彩是传统文化的血脉,只有深入田野才能获得更多的一手资料,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与文化传承二元对立的关系中,将传统文化基因更好地保存、弘扬和发展,使民艺融入当代生活,才是真正的传承。

让人欣慰的是,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中国的设计师们越来越把传统文化视作独特的战略资源,并频繁地从民间艺术中寻找设计灵感。

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冰雕效果的中国传统门窗纹样融汇了剪纸、刺绣、年画艺术形象,二十四节气、大好河山四季变换,美轮美奂,惊艳了无数人。作为本届冬奥会视效设计团队专家顾问,刘燕教授对视效组传统纹饰设计提出建议。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燕教授依然兴奋不已。这种兴奋一方面来源于文化自信,还有一方面,则来源于对冬奥会视效组设计团队的赞赏。冬奥会视效设计主创团队黑弓的成员大多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热爱与自信,刘燕教授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正是他们运用先进的科技艺术形式向世界展现出崭新的中国印象。”

不做NO.1,只做ONLY ONE

每天与美相对,让刘燕教授始终保持着一种丰盈超然的人生态度,工业设计系师生都说她是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她在《光明日报》发表《农民画创作的“四有”路径》畅谈农民画艺术,在《人民日报》发表《古风插画彰显传统美学意蕴》探讨插画创作,在中国手艺网“新年画•新生活”活动中探讨年画里的文化内涵。她说:“工作就是我的爱好,爱好就是我的工作。身边的朋友、团队也都在从事着与美相关的事业,我很幸运,能和这么多优秀的人一起工作。”除了偶尔有项目周期压力外,刘燕教授从不觉得自己的工作“辛苦”,这种乐在其中的工作状态也使她养成了专注、不计得失的人生态度。在选择团队成员时,她坦言更愿意接受“笨一点”的学生,因为聪明人往往不肯努力,而懂得下笨功夫的人才能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做学问要慢一点、稳一点,要乐在其中。

课题组讨论

在教导学生方面,她一直告诫同学们“不做N0.1,只做ONLY ONE”,就是要向内寻找自己,认识自身不足,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沉下心来去钻研,而不是随波逐流地一味追求排名或荣誉。在她的影响下,学生们积极向上,朝着自己喜欢的样子努力奋斗,24年来,她培养的许多学生已经成为设计行业的领军者。正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喜欢,做起来就会投入、专注,而成绩则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刘燕教授眼里没有差学生,她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视野。她鼓励学生在深入研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把传统艺术转换成优秀的设计作品,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她说:“要在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设计创新,没有文哪里有创?设计要回归传统文化内核,不是单纯地拼凑元素,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她要求学生要学习张果老倒骑毛驴,往回看、向前走。“往回看”就是不断反省自己,向传统学习,向大师看齐;“向前走”就是要有最前沿的学术视野,掌握先进的技术,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开展学术研究。

在学生们的眼中,刘燕教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生活中却随性洒脱,语默动静体自然,简单而快乐,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学生们和同事们常说:“其实刘老师很辛苦,只是,她自己从来不觉得……”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殷启宁 张丹丹    摄影:受访者提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万广远  】

相关推荐: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