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由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脊柱与髋关节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髋关节学组共同发起的《髋关节镜关节囊由外向内纵切技术临床实践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副主任殷庆丰作为通讯作者之一,深度参与该共识制定,为规范髋关节镜技术临床应用贡献专业力量。

髋关节镜手术作为微创治疗手段,近年来在髋关节疾病治疗中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关节囊切开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的关节囊切开方法多为入路间横切技术,但存在对髂股韧带破坏较大、术后关节稳定性受影响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由外向内纵切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关注。此次发布的专家共识围绕该技术的命名定义、适应证、关键操作步骤、关节囊闭合管理、术后康复等临床关键问题形成了14条推荐意见,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帮助规范髋关节镜关节囊由外向内纵切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为齐鲁二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的髋关节镜微创技术带头人,殷庆丰长期致力于髋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与研究。在此次共识制定过程中,他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全程参与各项讨论和修订工作,为共识完善提出关键建议、做出重要贡献。他表示,希望通过制定和推广这一共识能够进一步规范手术操作、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髋关节镜关节囊由外向内纵切技术具有独特优势,无需提前牵开关节间隙并进行精准穿刺,而是先进入关节囊外间隙,在关节镜直视下进行定位并逐层切开关节囊。这种方式减少了对髂股韧带的破坏,有利于维持关节囊的生物力学完整性,从而保护关节稳定性。此外,该技术还减少了术前预牵引和术中辅助透视的需求,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患者辐射暴露。目前,髋关节镜关节囊由外向内纵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股骨髋臼撞击症(FAI)、髋关节滑膜炎等多种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该技术有望在更多复杂病例和特殊人群中发挥重要作用。
齐鲁二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是山东省内最早开展髋关节镜微创技术的单位之一,此次参与《髋关节镜关节囊由外向内纵切技术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制定,既彰显了医院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更为推动我国运动医学和髋关节微创诊疗技术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医院和科室团队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为更多髋关节疾病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