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澄澈热烈的阳光打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金色的廊柱上,“鲁声泰韵——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音乐会”由此盛大启幕。
玫瑰园中学孔子课堂由山大附中与泰国玫瑰园中学共建,作为山东大学派出的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也是本次音乐会的工作人员之一,我与孔子课堂的老师们,早在数月前便投入筹备。课堂泰方负责人,同时是泰国中文教师学会会长的傅文鸿统筹资源、联络各方;中方负责人陈松松带着我们与泰国老师一遍遍落实方案、完善细节;山大艺术学院的老师、同学们一遍遍和我们对接、优化节目的编排、呈现方式。
音乐会开始后,我在中控室协助音响灯光安排,看着前方每一束光影、每一段旋律都精准交汇,照见中泰文化的和鸣。山东大学带来的《龙腾虎跃》《楚颂》等节目,以古筝、二胡、笛子奏响中华文化的恢弘与婉转;玫瑰园中学的同学们演绎了颇具泰国风情的民族舞蹈《长鼓舞》,还用泰国乐器精心演奏了中国乐曲《彩云追月》,以灵动的节奏与热情的舞姿,展现泰国传统之美。压轴谢幕时,中泰师生携手登台,掌声如潮,久久不息。

最令我动容的,是现场泰国观众的真挚回应。观众们盛装出席,体现出对中泰建交黄金五十年的珍视。陈凉玉,一位事业有成的女企业家,她宣传、组织了一百多名当地民众前来观看,说:“我的爸爸九岁便从中国来到泰国,我的妈妈是泰国人,虽然我的中文讲的不好,但作为华裔,能有机会见证中泰建交50年这一重要时刻,我真的十分激动。”她骄傲地秀出自己做的美甲,右大拇指是中国国旗,左大拇指是泰国国旗,中间是她幸福的脸庞。

泰籍华裔陈凉玉的中泰国旗美甲
让我感到温暖的,是很多山大毕业的泰国校友们,不管是刚毕业,还是工作已久,都自发来到现场,换上工作装,搬桌子、拿椅子,搬道具,服务民众。山大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非常感动,感觉像来到自己家一样。

山东大学泰国籍校友杜理明在布置会场
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们仍久久不愿离去,在主屏幕前和演员合影,和中泰建交五十周年的标志留念,他们是中泰建交五十周年的践行者,记录者。
鲁声激荡间,泰韵悠长里。值此中泰建交五十周年的历史节点,能以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这场文化盛宴,我心中满是荣幸。我们传递的,从来不止是语言与知识,更是跨越国界的理解与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