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经济学院举办第四十期宏观经济与金融论坛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4日 11:08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19日,经济学院第四十期宏观经济与金融论坛于中心校区知新楼B321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艳菲受邀作题为“Demand for Performance Goods: Import Quotas in the Chinese Movie Market”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姜明明主持,部分师生参会。

报告介绍了中国电影市场对进口电影所实施的进口配额制度,2012年2月,该配额由20部增加至34部,新增的14部为3D或IMAX影片。研究认为,在评估消费者的选择和福利时,需要捕捉到体验性产品具有消费耐用性低、选择集频繁变化和消费所需时间长的特征。研究提供了一种消费者如何选择电影消费的新模型,并利用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上映的所有电影周票房和门票收入对构建的动态结构模型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对于电影等表演类产品在上映一段时间后需求急剧下降的事实,模型可以使用消费耐用性来解释上映之后的观影需求下降,而不是依赖简化模型中常见的按上映时间而递减的假设。同时,基于估计的结构模型,反事实分析表明,电影进口配额的放松使消费者福利增加了7.7%,且外国电影和国产电影之间的替代性相对较低。研究还发现,该模型可能适用于其他类似产品,例如书籍等消费品。王艳菲围绕电影市场特征、研究机制以及研究模型与参会师生展开交流研讨。

王艳菲,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副教授,博士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系。主要研究领域为实证产业组织。学术论文发表于Management Science,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等期刊。

undefined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布彦杰    摄影:焦淋清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一晗 杨慧敏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