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术纵横 > 正文

重要回信一周年 | 刘京希:丁冠之先生教我做编辑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0日 08:05 点击次数:

“出玄入道熏沐往哲一代高文多灼见,编刊荐才奖掖后进千秋儒林传嘉风。”这是广璜兄为《文史哲》编辑部前任主编丁冠之先生追悼会拟就的一副挽联。挽联精确地概括凝练了丁主编一生的为人、为学与为编。值《文史哲》创刊70周年之际,我作为一名有幸与丁老师共事多年,并深受其教诲的后学,谨就丁老师的为编之道略记一二,以资纪念。

“可要好好干呀!”

我1985年大学毕业后,即被分配至《文史哲》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在学期间,《文史哲》的声誉于我已是如雷贯耳,没想到自己竟有如此际遇,与这份在学界享有崇高地位的人文学术名刊结下不解之缘。

最初,编辑行当于我甚是神秘。还记得报到前的几天,心中不免经常想象和“型塑”名刊主编的形象:一定会是一个满脸严肃、不露声色的长者。想到这些,心中不免有些惴惴。及至去编辑部办公室报到时,心中的一块石头方才落地。

报到地点在数学楼二楼,一个像办公室又像会议室,同时又似资料室的大房间,约有四五十平方米的样子。离门口不远的地方,摆着一张深绿色的乒乓球台,球台的东、北两侧,是挤满书刊的书架。在球台与书架之间的一把陈旧的椅子上,端坐着一位面色红润的长者,一手握着一个白瓷茶杯,一手捏着一支点燃的香烟。在办公室刘主任的介绍下,始知这就是《文史哲》的时任主编丁冠之先生。与自己的想象恰恰相反,面前的长者和善而慈祥,没有一丝严肃而令人生畏的影子,自己原本有些紧张的情绪也就慢慢地放松下来。

丁老师先是了解了一下我的基本情况,然后就编辑部的基本状况和工作流程向我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就我的工作作了初步的安排,嘱我在工作过程中多向有经验的老编辑请教。这些我都一一记下。

初次见面,丁老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至今不敢相忘的,是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小刘,我们只是给系里要了一个名额,也没有去调研和考察,你的情况我事先一点儿也不了解。既然来到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你可要好好干呀!”这句饱含着期望和责任的话,时常萦绕耳际,至今难以忘怀。

“丢了命,也不能丢了稿子!”

初入编辑行当,大都是从编务做起。刚进《文史哲》编辑部的时候,我在责任编辑工作之外,还兼做稿件登记、联系兼职编辑、跑印刷厂等杂务。其中,最喜欢的活儿就是跑印刷厂送稿子、取(送)清样。因为跑印刷厂能意外“享受”到校领导一般的“待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史哲》杂志一直是由省新华印刷厂负责印刷。选择省新华,原因大概有三:第一,历史的原因。那时在杂志的版权页上,“出版者”标注为山东人民出版社,这可能是杂志在省新华印刷厂印制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省新华印刷厂的印刷质量高,且“重合同守信誉”,每期都能按时交付,从不拖期。第三,可能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条,是省新华的校对水平高。省新华的校对车间,集中了省内印刷行业最为整齐和庞大的校对队伍,好像有四五十人的样子。而《文史哲》的刊文,以古典人文居多,常常有佶屈聱牙的生僻字出现,有时甚至需要临时造字,这正好为省新华的排版和校对师傅们提供了用武之地。甚而至于,作者和责任编辑没有发现的讹误,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所以,《文史哲》交给省新华,放心!但是,由于省新华地处济南市西南方向,距地处东部偏北的山东大学,约有二十余华里的距离,在交通还很落后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往来十分不便;尤其是在那个有些“原始”的、稿件要靠手工誊写的纸媒时代,送取的稿件在编辑人员的心中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所以,每次送取稿件或清样,都是编辑部以单位的名义向学校车队要小车,专车接送。现在看来,这实在不算什么,但在那个时候,享受到“坐小车”的校级待遇,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毛头小伙儿,没少享受这等待遇!

每次去省新华,丁老师都不忘再三叮嘱:“可要拿好稿子。丢了命,也不能丢了稿子!”是的,不只在丁老师眼中,即使在我们普通编辑眼中,也把稿子看得比命都重要。原因很简单,那时候的稿件,大多都是手写“孤本”,编辑部没有底稿,没有复本,一旦丢失,就无法弥补,更难以向作者交代。所以,时任办公室主任耿老师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每次去省新华送稿件,即使是坐在“专车”上,也不忘习惯性地把那包视如生命的“宝贝疙瘩”紧紧地抱在胸前。

一词之师

于光远先生谈到治学时曾经说过:“学者之为学者,就是善于咬文嚼字。”无独有偶,丁老师也一贯认为,当一名合格的编辑,尤其是学术期刊的编辑,面对的都是善于咬文嚼字的学者,自己更要学会咬文嚼字。

记得我初为责任编辑时,收到一篇法学稿件。经过初审、复审程序后,呈交丁老师终审。过了一段时间,稿子审回。丁老师在与我交流审稿意见的时候,除了正常的对终审意见的说明,还特意就稿件中的一个表意词汇使用的“小问题”,和我交换看法,这实则是教我做编辑的道行。文章在表述“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采用了“目迷五色”这一鲜为人们使用的成语。我觉得这样表述不仅鲜活贴切、形象生动,而且令人耳目一新。但丁老师不很赞同作者的这一用词,认为换作“眼花缭乱”更为合适。我不解,觉得“眼花缭乱”太寻常普通了,不如“目迷五色”来得新鲜。丁老师随之这样耐心解释道:“写学术文章,不是写文学作品,一味追求鲜活、新奇。学术文章贵在平实扎实,靠说理取胜,而不是靠文采取胜。”这件小事虽然已经过去三十余年,但至今仍历历在目。事情虽小,于我却不失深深的教益。

“眼高,手也要高”

作为主编的丁老师,时常教导大建、平生、全成和我等几个刚刚从事编辑工作的小字辈,如何提高自己的编辑技能和水平。

丁老师常对我们说起的一句话就是:“人常说‘眼高手低’。初为编辑,‘手低’不要紧,但眼一定要高。眼高才能选出好文章。”当然了,这只是他对我们几个初为编辑者提出的基本要求。随着我们几个人的编辑工作渐入佳境,他也循序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们也要写文章,要经常练手。不仅眼高,手也要高。”正是得益于丁老师的循循善诱,我们几个小字辈在编辑工作之余,都结合专业所学,挤出时间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不时有文章见诸报章杂志。这些,丁老师都看在眼里,打心眼里为我们几个后生高兴。他还时常在业务会议之余,专门对我们几个年轻人说一些鼓励和鞭策的话,以培养我们做研究的兴趣。在丁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几个小字辈经过这样不停地“练手”,不只是审读来稿的眼光高了,“手”也由低而“高”了起来。随着研究工作的展开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我们几个小字辈对学界的研究动向也更加了解,组织起稿件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做一名学者型编辑”

“做学者型编辑”,是丁老师极力倡导和反复强调的学术期刊编辑的努力方向与目标。

“学术期刊的编辑,不同于通俗性期刊的编辑,我们所面对的投稿人,往往都是本学科的专家,甚至不乏大家。所以只有努力提高自己,掌握各自所责编学科的研究动向,才能更好地与专家沟通,找准并抓住选题。”在编辑部的业务会上,在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的青年编辑培训会上,丁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灌输他的这一编辑理念。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自己就是国内外久负盛名的魏晋南北朝哲学史、思想史研究专家。1980年他在《哲学研究》上发表的《嵇康哲学思想研究》和收入《中国古代哲学家评传》的《嵇康评传》,揭开了嵇康哲学研究的新篇章,奠定了他在玄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在丁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在编辑之余,大家尽可能地挤出时间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研讨会,编研结合,编研相长,互为助益。也正是得益于这种编辑理念,《文史哲》厚重、扎实的古典人文风格才得以不断地发扬光大和代际赓续。而今,争做“学者型编辑”,已然成为《文史哲》编辑部的光荣“编统”和“学统”。

相关链接

山东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举行

东风吹来夏令新,奋楫扬帆启新程——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一周年之际

重要回信一周年 | 奋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重要回信一周年 | 两代主编的共同心声:一定要把《文史哲》办得更好!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报    作者:刘京希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穆楠 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