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东风吹来夏令新,奋楫扬帆启新程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一周年之际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09日 07:55 点击次数:

首夏清和,芳草未歇。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一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嘱托殷殷,期望切切。全体山大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迅速行动,部署落实。

一年来,山东大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课题。在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导下,学校以中国问题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引领能力、学术原创能力、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能力、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全力培育造就“山大学派”,不断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体现新担当、展示新作为、创造新辉煌。

打造一流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山大方阵”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刊物办得更好。

关怀催人奋进,思想指引前行。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文史哲》编辑部迅速行动,探讨和明晰贯彻落实回信精神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确了立足本刊“古典性、人文性、高端性”的办刊传统,以“文明互鉴”为导向,向研究“中华文明和中国道路”进一步集中的工作思路。一年来,《文史哲》持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资源,推动儒学研究“社会科学化”;接续“扶植小人物”传统,加快学术新人培育步伐;凝练与打造高端品牌,繁荣人文学术研究;提升《文史哲》国际版影响力,擦亮中外人文学术双向互动的高端窗口,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为“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说:“我们在回顾《文史哲》的发展历程时,深刻感受到专家不能脱离时代,研究不能回避现实,学者应当回答时代之所问。而学术期刊,绝不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媒介,它能够而且应当引领学术潮流,期刊人也是学术史的有力创造者。”

为打造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山大方阵”,“山东大学人文社科强刊计划”制定实施,一批重点期刊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围“高被引法学期刊”行列,《民俗研究》多项影响因子在K-历史学科名列榜首,《人权研究》入选为CSSCI(2021-2022)收录集刊,《周易研究》的学术质量与社会影响力稳中提升……山大刊物的学术引领力、人才凝聚力、成果展现力、品牌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得到显著提升。

5月7日,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成立暨《新文科理论与实践》创刊号首发仪式举行,期刊社将积极探索山大特色的期刊管理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期刊发展与一流学科群建设的深度融合,形成高水平的集群化融合发展模式。《新文科理论与实践》刊物则围绕“为什么建设新文科,建设什么样的新文科,怎样建设新文科”这一时代命题,关注新文科建设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致力于新文科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山大强刊计划正以高效扎实的步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弘扬中华文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努力打造“山大学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书写好这一重大课题的优异答卷,山东大学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学校大力弘扬“文史见长”优势,实施文化引领战略,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聚焦中国古典学术优势,将“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国古典学术”纳入学校一流学科领域重点建设,推动人文学科汇聚融合创新,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学科集群。当前,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文明探源、考古中国、《永乐大典》综合整理、《中国通史》编纂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乡村儒学理论与实践”项目推动“两创”工作“新起来”“活起来”,博物馆、校史馆、中华美德教育学院、文学生活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等文化平台不断展现着“两创”工作的山大模式、山大特色,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儒学全球论坛等文化盛会则为弘扬中华文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山大力量……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曾繁仁先生说:“新时代以来,我们正走出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学术故事的康庄之道……”

文学院杜泽逊教授说,引领学术创新,首先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在此基础上,与现实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来深入阐释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要结合现实,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变成当前与今后发展进步的力量。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步凝练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时代水平的哲学社会学科体系。

历史文化学院方辉教授谈到,山大师生的一项项考古成果实证了百万年人类起源史、万年文化发展史、五千多年文明起源史。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导,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山大贡献。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森林教授认为,以回归中华和自主创新为特点的新时期已经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道路就不再只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与道路,更是一个立足中华文明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创建一种更高的新文明的方式、道路。

厚植齐鲁沃土,秉持“古文、古史、古哲、古籍”的优势,瞄准建设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大学的目标,山大人正在用责任和智慧书写着具有山大风格、山大气派的“两创”答卷。

谱写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山大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都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又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山大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积极回应时代课题,第一时间制定实施《山东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奋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对如何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和开展社会科学卓越研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谋划,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图”,并纳入山东大学“十四五”改革发展重大任务实施方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学校着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重镇,加强全国重点马院建设,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培育产出了一批标志性成果。2022年4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胸怀天下经验研究”等5项课题获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并列全国高校第3位。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出台了《山东大学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意见》,瞄准国家高端智库,突出特色研究。当前,国家治理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和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已被列入学校国家高端智库培育计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并产出了一批智库成果,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成效非常显著。

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培根铸魂的作用。作为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组长单位,学校高度重视新文科建设,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大力推进新专业、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四新”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底,学校19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数量居全国第一;积极搭建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等交流平台,不断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山大正积极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山大风格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中国特色新文科理论创新和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这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山大人正努力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好中国问题、总结好中国经验、阐释好中国道路、讲述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加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大力谱写着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山大篇章”。

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

5月7日,山东大学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众多学术界、教育界、期刊界的专家学者代表等相聚云端,进一步深刻领会回信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在努力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课题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启航新征程。

百廿山大,强校兴国。昂首走过“双甲子”的山东大学,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办学优势、强劲的发展活力,站在新甲子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山东大学将继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把“金钥匙”,坚决捍卫“两个确立”,继续胸怀“两个大局”,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聚势谋远、精耕细作,追求卓越、只争朝夕,努力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开创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张丹丹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万广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