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高教视野 > 正文

全球范围工程师严重短缺 如何推进工程教育改革

发布日期:2011-11-03 08:13:35 点击次数:

  嘉  宾:
  陈进玉(国务院参事室主任)
  潘云鹤(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
  怀进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朱高峰(中国工程院院士)

  ■ 核心提示
  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确定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
   现在很多大学评价教师,太讲究论文的发表。其实,对工科教师绝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比如建筑学教师,工艺设计的教师,你去强调论文的发表,而不去强调他产品的设计,建筑的设计,这个导向是完全不对的,这样的人才培养出来不可能是那个领域的优秀人才
  工程教育要坚持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大批的工程师。我觉得这个目标不能动摇。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这个目标已经在一段时间里被放弃了。在培养方面,现在要更加突出能力的训练。学校要恢复设计的课程。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过去这个传统是很好的,但是后来都改成写论文了。论文不是不可以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工程技术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但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全球范围内,工程师正处于严重短缺之中,且愈益严重。
  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怎样培养工程人才,中国更为急切——未来二十年,中国继续保持宏大的工程规模,许多重大工程项目从跟踪走向领跑,这些都需要更多优秀工程科技人才化蓝图为实景。工程教育如何呼应这样的时代要求?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目标直指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高素质建设者。
  真正的卓越工程师从何而来?在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我们的思考正当其时。
  下一位爱迪生在哪里?
  陈进玉:今天,无论是避免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频发,还是提高产品质量,推进节能减排;无论是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发展高端制造业,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无论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是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都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数量足够,并且能够面向生产一线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这是中国工科院校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潘云鹤: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关注到工程科技的创新人才。美国的企业家发出孕育下一位爱迪生、乔布斯、盖茨的呼声,他们说,美国经济唯一重要的刺激措施就是科学家和企业家。工程师正处于换代和升级的转折时期,这是工程科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新形势。
  怀进鹏:中国有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中国在工程学科的本专科人数的比例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如何实现工程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已经不是过去单独一件事两件事就能够解决的。所以如何建立中国工程教育的体系,推进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工程师培养难在哪儿?
  潘云鹤:一直以来,工程人才的培养,就是先学自然科学知识,然后应用到工程科技上,但是,当代工程并不等于自然科学的应用。可以举出很多工程科技早于自然科学出现的例子:第一代蒸汽机出现的时候,没有热力学;第一架飞机飞上天的时候,也没有空气动力学。创新往往需要对存在的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工程创新要求知识和方法的综合性。
  工程师的知识也不仅基于自然科学,还基于社会科学和实践经验,因此,工程教育要非常强调工程设计。同时,工程师的思维方法也不一样,工程师碰到一个问题不是对和错,而是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去解决它。这条路走不通,换一条路走,这就是工程师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考试中的选择题不是培养工程创新的思维模式,创新型工程师的知识特征应该是宽、专、交相结合。
  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一直以来有两个,一是专业技术型。第二种模式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沿着理论加上新技术前沿的路径,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更多的转向理论研究。这样的人如计算机、数学模型等基本技能掌握得很好,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应下降了。很多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写文章,没有能力搞设计。
  中国还需要另外三类人才。一类是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而且要有多种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是交叉型技术人才,可以用于技术的集成创新。第二类需要有理论有技术,同时要能够进行创新型设计的人才。这种人才在市场经济时代非常重要,能够进行产品的创意设计。第三类人才是既有理论又有技术,又有市场创意和经营能力的人才。这类人才说明了工程教育和商业教育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后面三类人才,应该讲全世界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完全转向,但是我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要迅速地转向这五类人才的培养。每一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重点,选择其中的若干类加以重点培养。
  工程教育怎样改?
  陈进玉: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要加强也要改革。说到加强,首先是要搞好地区的高等教育布局,因为工科办学的投入大,政府更应该加大扶植的力度。
  说到改革,究竟改什么?我认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确定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
  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在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标准上强调,做人第一,修业第二。如果学机械的不愿意进车间,学煤炭的不愿意下矿井,学地质的不愿意爬深山,学建筑的不愿意到工地,而且动手能力差,适应环境差,我们工科院校每年培养的数百万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出路在哪里?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同生产一线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短缺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彻底改革教育同生产脱节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职业操守的培养,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注重团队精神的熏陶,要倡导这样的学风、校风,多一点实干,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合作,少一点自我。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
  朱高峰:工程教育要坚持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大批的工程师。我觉得这个目标不能动摇。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这个目标已经在一段时间里被放弃了。在培养方面,现在要更加突出能力的训练。学校要恢复设计的课程。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过去这个传统是很好的,但是后来都改成写论文了。论文不是不可以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潘云鹤:加快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我们认为首先要使学生增强实践性,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案例教育,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工科教师本身要有很丰富的工程背景。现在很多大学评价教师,太讲究论文的发表,我认为,对工科教师绝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比如建筑学教师,工艺设计的教师,你去强调论文的发表,而不去强调他产品的设计,建筑的设计,这个导向是完全不对的,这样的人才培养出来不可能是那个领域的优秀人才。
  同时我建议,企业的优秀人才到大学去任教,大学教师工科教师要到企业去兼职,而且大学和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建设实践教育的基地。
  当然除了教育环节以外,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是科研,一个是设计。这两个环节需要彼此补充和衔接。要培养学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系统能力。当前很多大学的工程专业,以毕业论文代替毕业设计的做法必须及时纠正。
  怀进鹏: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应该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和培养标准方面进行全新的注释和分类多元化的指导。过去七年,北航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通过战略需求组建大团队,建立研究学术基地,把人才培养,项目基地和国家需求作为四位一体的结合模式,在战略高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的结果。我们组建的高等工程学院,以重大基础研究和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研究状态;中法工程师学院则通过通识教育和工程师实践,培养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工程化人才。产业界与学术界紧密合作,让我们看到了卓越工程师大批涌现的光明前景。

【供稿单位:科技日报    作者:丰捷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丹悦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最新发布

新闻排行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您是本站的第:64104994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