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山东大学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绩斐然

发布日期:2005年12月13日 08:45 点击次数:

[本站讯]合校五年来,山东大学科技工作坚持贯彻“整体跟进、重点突破、以人为本、强化创新”的科技工作方针,以提升学校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为主要目标,以“211”工程、“985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为主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我校科技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五年来,我校主要科技指标在国内高校排名不断前移,科技经费由2000年7187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26018万元,到位科技经费增长262%,到位科研项目经费由2000年3980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16568万元,增长316%,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405项。SCI、EI国际引文一直保持全国高校前十位,自主知识产权比例提高。2001年,山东大学科技园成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我校研究重大经济社会发展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
    国际科技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合校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知名学者的合作研究,使我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在几个重大的国际合作中均有突出表现。2003年,我校正式加盟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领导的大型国际合作科学研究AMS项目。
    科技成果斐然,自主知识产权比例提高。2000年7月-2005年7月,我校科技成果连续获得丰收,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特别是我校的蒋民华院士和彭实戈教授分别获得2002年度和200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彭实戈教授率先在国内创立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和倒向随机计算方法,为数学和概率统计及相关学科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王小云教授,先后两次成功破解世界通行密码标准MD5和SHA-1,在世界密码领域引起轰动,受到国内外密码界专家的高度评价。
    人文社科成果数量大幅增加。2000-2004年共发表论文6980余篇,出版著作881余部,高水平著作和学术期刊论文比“九五”增长了60%。我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社科优秀成果奖励共300余项。《文史哲》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驰名国内外学术界,《周易研究》、《民俗研究》、《山东大学学报》也特色分明,在各自学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基地建设层次,实验室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我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卫生部、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2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为开展科学研究、凝聚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校办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净资产五年间增长2.21亿元,增长幅度199.1%;销售收入增加4.85亿元,增长幅度240.1%,在2004年教育部直属院校校办产业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均排名第16位。截至2004年底,我校科技园入驻企业40余家,园内企业近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年增长率超过20%。我校产业积极贯彻落实“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计划”,推进学校科技产业与地方的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为山东经济建设更好服务的同时,也为我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后盾。先后与鲁能集团、济南将军集团等20余家企业进行合作发展,吸纳社会资金2.95亿元,使校办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白杨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