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学生暑期开展“寻访校友足迹”活动
发布日期:2007年08月16日 07:59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10日至30日,山大学生组织开展了第六届“寻访校友足迹,寻找人生坐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30名学生分赴青海、甘肃等地进行校友寻访并送去母校对于校友的真情问候和祝愿。活动共采访校友80余人,并建立了相应的校友名录。
承百年名校厚重底蕴 谱壮美人生华彩乐章
在接受采访的校友中,既有工作多年的省部级领导,也有刚刚踏入社会的基层工作人员,既有企业家校友,也有光荣的人民教师。虽然他们年龄有差异,地区各不相同,离校时间有长有短,但是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刚毅厚重、朴实无华的品格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采访者。校友们普遍认为,山东大学历经百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和刚毅厚重的名校底蕴,一代代山大人将这种精神和底蕴竞相传承,将其播洒于祖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
校友们在告别母校之后,走到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用各不相同的工作方式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工作中,他们曾经有过挫折,经历低谷;也曾经意气风发,人生得意。但是,所不变的,就是“从母校学会的那种‘踏实为人,认真做事’的态度”。他们表示,无论走到哪里,自己都会保持“刚毅厚重,朴实无华”的品格,用自己的努力去谱写人生的华彩乐章,不辜负母校对他们的培养和期待。
魂牵梦萦念母校 深情寄语励后人
采访中,许多好久没有回到母校的校友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思念之情,并将这种感情化作深情的寄语,送给前去采访的同学们,鼓励他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争做民族和社会的中坚。“把握今天,铸就辉煌!”“用行动阐明你的决心,用成绩证明你的实力。”校友们如是说。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校友们回忆在母校的求学时光,总是恋恋不舍于母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浓郁的小树林里的琅琅书声,教学楼的伏案苦读,温情暖暖的寝室里欢快卧谈……有校友说:“不管离开母校有多久,这些都是我们永恒的记忆。”校友们在感念恩师时说:“山大的老师不仅是以渊博的学识来教导,更多的是以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校友们感谢山大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持久的血液,感谢老师们的人格魅力时刻鼓舞着他们开拓进取、求实创新。
校友们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后来者要认真地设计自己的求学生涯和人生道路,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谨慎地对待荣誉和成就。他们鼓励现在山大求学的学弟学妹们,要从小事做起,珍惜时光,努力学习,锻炼自己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感恩恢复高考 投身西部建设
在众多接受采访的校友中,有两类校友的经历引起了采访者的关注。一类是77、78年通过高考进入山东大学求学的校友,他们是文革后的第一批考生,也是高考恢复的第一批受益者。当谈起恢复高考对祖国的重大意义时,现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78年进入山大经济系学习的马建堂校友说:“今年是恢复高考三十周年,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及所取得的成果证明,高考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奠定了人才的基础,建立了宝贵的人才库。”许多校友也认为高考的恢复使他们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梦想。第二类是投身于西部建设的校友。我国西部地区比较落后,工作条件艰苦,但是我们的校友却有着独到的见解:越艰苦的地方就越需要人才,只要做好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在西部地区同样可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他们看来,能够投身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潮流中,是一种荣誉,同样也应该成为更多的山大人毕业后的追求。
2002年至今,山大学生先后6次组织了“寻访校友足迹,寻找人生坐标”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采访校友,了解校友求学经历和工作经历,激励在校大学生把握求学时光,修学储能,为走向社会作好充分准备。]
【供稿单位:学工部 作者:万广远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