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山大举办首届“孔子思想与中华文化论坛”

发布日期:2007年12月18日 14:45 点击次数:


    [本站讯]接北京“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和“孔子学院总部第一届理事会成立会议”日程,12月16—18日,由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全球孔子学院院长研修班中华文化体验(山东)暨首届“孔子思想与中华文化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与会代表来自亚、欧、美、非四大洲18个国家,34个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共44人。该活动是山东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大学第二次承办全球孔子学院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此前,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应邀出席了12月11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主持了拉美大洋洲组的讨论,并当选为“孔子学院总部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18日,“首届孔子思想与中华文化论坛”在国际教育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山东大学副校长张运主持论坛开幕式,校长展涛作了《有朋自远方来》的致辞,介绍了山东大学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传承、研究孔子思想与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表达了山东大学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的真诚愿望。展涛校长建议,在国家汉办的支持下,“孔子思想与中华文化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同时设立面向海外汉语教师的“孔子故里文化体验”项目,欢迎更多的孔子学院院长、汉学家和教师、学生来山东开展中华文化体验活动;创办《孔子思想与中华文化》学术期刊,成立“网络孔子学院”,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共享发挥积极作用。山东大学愿意成为全球孔子学院院长们在孔子故乡的“家”,期待大家经常来到孔子的故乡。
    随后,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丁冠之教授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有德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讲演。丁冠之教授以《孔子,我们共同的老师》为题,讲述了“至圣先师”孔子的生平思想、历史贡献、当代价值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傅有德教授在《论言说:中西差异及其根源》的演讲中,以西方人能言善辩而中国人寡语慎言的特点为出发点,用中西文化对比的国际化学术思路,讲解了中西方在语言表达和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及其根源,突出了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很多海外孔子学院院长接受了媒体采访,他们表示:论坛加深了对孔子思想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对今后给学生讲授孔子及其思想很有帮助,中西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建设和谐世界是大家共同的愿望,这些介绍为他们今后在当地推广中国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宁继鸣教授介绍了山东大学孔子学院的工作以及山东大学可以为世界各地孔子学院服务的各种项目的情况。对此,外方院长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表示要加强与山东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希望在汉语教学、教材编写、专题讲座以及汉语师资培养等方面得到山东大学的广泛支持。
    17日,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还参观了孔府、孔庙和曲阜的孔子研究院,他们表示:感谢中国国家汉办和山东大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能来到孔子的故乡,我们很高兴,山东和山东大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部分华裔外方院长,感受更加深刻,他们说:我们是怀着向往和景仰的心情来到东方圣人孔子的故里曲阜参观的,通过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我们仿佛能够跨越时空的阻隔,感受到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温文尔雅的风度和正直坚毅、乐观进取的人格魅力。
    论坛期间,还展示了《文史哲》、《周易研究》、《民俗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儒林》等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期刊,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编写的部分汉语教材。山东电视台、山东卫视海外频道、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和教育频道,以及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联合日报等多家海内外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新闻报道。  |  |  | 
 |  |  | 
 |   ]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马晓乐 图/白向忠 孙鹏程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白杨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