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美籍华人经济学家访问山大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08年01月03日 09:59 点击次数:
[本站讯]1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三一学院教授文贯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社会学家李捷理教授,美国西康涅狄克州立大学潘佐红教授来山东大学访问,分别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并与师生进行了交流。本次报告会是“山大经济学讲坛”2008年的第一讲。“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少安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报告中,文贯中教授作了题为《造成市场扭曲的中国土地制度》的报告,论述了土地制度对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合理的土地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良好的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土地制度不只关系到农民的利益问题,更是直接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它还会影响到资本市场、农村金融发展、城市化问题、劳动力市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和国际贸易等。李捷理教授在《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的报告中,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9种范式转变以及非政府组织(NGO)在社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NGO与企业、政府从对立的关系发展到合作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由自上而下的发展转向自下而上的发展,强调了微观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与道德发展》的报告中,潘佐红教授探讨制定一种道德指数,通过计量分析,研究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同时研究了社会道德指标的设计原则。
文贯中,现为中国经济评论(China Economic Review)和中国经济季刊等学术刊物的编委,曾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主要研究中国的农业问题、农地制度问题、大饥荒的成因等问题。李捷理,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历史与比较社会形态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政策和发展、冲突与解决方略、现代化与民主化、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潘佐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建模与预测、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
【供稿单位:经济研究中心 作者:石莹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永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