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新希望 新辉煌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24日 22:14 点击次数:
尊敬的项怀诚学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还有在济南和威海观看直播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相聚在这美丽的黄海之滨、鳌山湾畔,在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辉映下,隆重举行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启用暨2016年新生开学典礼仪式。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亲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第一批入驻青岛校区的1000名2016级新同学,表示诚挚的欢迎!祝贺你们成为山东大学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以及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即墨人民的热情接纳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经过我校全体师生员工4年多的共同努力,人们期盼已久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今天正以生机勃发的雄姿展现在我们面前。再过21天,山东大学就要迎来115岁华诞,青岛校区的启用是为学校115岁生日献上的最好的礼物!
此时此刻,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承载着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之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回首上个世纪30至50年代,山东大学的文化基因与青岛的城市风貌相互吸引,一起携手走过了星光灿烂的30年,成就了山大的辉煌,演绎了动人的故事,缔结了难舍的情缘,引发了无限的遐思……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前进号角吹响之际,山大与青岛心有灵犀,顺时而动,再度携手,重启荣光。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建设,牵动着数百万岛城人的心,也圆了几代山大人的梦。在我们身旁的这座目前国内高校最大的博物馆,形体由“鼎”字变化而来,取“鼎承古今”之意,这正是山大与青岛历史渊源的一个生动写照,是山大人与岛城人心心相印的一个永久见证。今天这个典礼仪式的举行,不仅标志着青岛校区的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更象征着山大与青岛的融合升华到一个新高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新校区的顺利启用,不仅形成了山东大学一校三地办学的新格局,也推动了山东半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新布局。今年4月,郭树清省长在青岛校区考察指导时指出,山东大学再次回到青岛办学对于山大和青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4天前,姜异康书记在这里调研指导时强调,“山东大学到青岛办学”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山东省、青岛市将进一步研究、支持学校的发展,整合各方力量,做好校区后续建设发展工作。从今往后,山东大学乐意与驻青的兄弟高校一道,共同为山东尤其是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振兴、为蓝色硅谷的繁荣、为青岛市900多万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今天这个收获成功的重要时刻,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感念、感谢、感激所有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建设投入过感情、付出过努力、播撒过汗水、倾注过心血、做出过贡献的人们,尽管我无法在此一一说出你们的名字,但你们的丰功伟绩将被一代又一代山大人永远铭记!此刻,不管你们是否来到这个典礼现场,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87年前,主张山大校址选定青岛的蔡元培先生强调:“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关系甚大。”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判断,未来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科学预见的穿透力与准确性。青岛校区是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点,也是山东大学新百年事业的新起点。这是一片朝气蓬勃的创业乐土,寄托着山大人展望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殷切希望!
为了建设好这一关系山东大学未来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重大工程,全体山大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众志成城,在推动青岛校区建设发展上,始终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高水准定位。我们将瞄准“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竭力把这个蓝色港湾打造为“引领学术前沿的创新型校区、全面开放办学的国际化校区、深化综合改革的示范性校区”,把她建设为“美丽山大、学术山大、文化山大”的一张世界级名片,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激发新的动力、增添新的实力,有力地支撑和推动山东大学创造新的世纪辉煌!
二是坚持高起点发展。这个“高起点”,不仅指我们在校园规划建设上坚持“节能、绿色、智慧”,力求把她打造为一个特色鲜明、景致怡人的高端校园。更体现为,在学科和平台建设上,青岛校区的发展起点不是从零开始的,学校首先是按照“存量调整”的思路,将原在济南的生命、环境、信息、计算机、法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等6个学院和8家科研机构整体搬迁到青岛校区发展。所以,这个校区从一开始就具备“高起点”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发挥青岛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推动“增量发展”:一方面将引进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人才自主建设若干新兴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与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办学,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世界教育竞争,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我们还立足原始创新,聚焦学术热点,积极抢占学科制高点,打造坚实的学科发展平台。目前,学校已经启动海洋研究院、德国学院、前沿科学研究院、中美国际科技创新园等一批引领性、前沿性、标志性、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正在推进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办交叉学科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筹建工作。
三是坚持新体制运行。我们将遵照刘延东副总理的批示精神,在青岛校区的办学模式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在办学体制上,积极探索部、省、市共建新模式,探索实施大学理事会制度,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为校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在管理体制上,按照“统筹布局,一体发展”的方针,探索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延伸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以延伸管理为主”的校区管理体制,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异地多校区管理模式。在校区内部管理体制上,我们将探索将管理重心下移,努力构建具有山大特色的学校-学院二级管理体制,新成立的海洋研究院已经开始这方面的试点。三是在人才培养体制上,试点探索“书院制”,着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打造国际化的育人环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岛时期的老校长赵太侔先生指出:“一个大学与其所在地方,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既受到地方的供养,一方面要协助地方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问题,同时要供给地方所需要的人才。我们造就的学生,如果不能适应这种需要,那是我们未能尽到责任”。在这里,我想对我们2016级的新同学说几句心里话:
同学们,你们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你们是山东大学历史上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一级学生。你们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来到青岛校区学习,这既是你们历史的选择,也终将成就你们选择的历史;这既是你们面向未来的选择,也必将点亮你们选择的未来!
大学是生命的馈赠,你们即将在这里度过一段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希望你们尽快地融入青岛,融入山大!借此机会,我对你们提三点希望:
一是要认识自我,做一个不忘初心的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是因为始终怀着一颗“为国育贤”的初心,山大才能够在115年的风雨历程中目标坚定,矢志不渝,哺育出一代又一代国家栋梁和社会中坚,赢得世人的尊重与景仰。大学是年轻人寻找初心的好时光,也是同学们认识自我的好地方。在这里,大家要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究竟是谁?最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今后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希望你们在寻找自己初心时,不要忘记山大“为国育贤”的初心。
二是要胸怀天下,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建校伊始,山大就在办学章程中宣告:“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这种博大的胸襟和气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山大人前赴后继、担承使命、奋勇前行。作为山大的一分子,希望同学们今后始终谨记这一办学宗旨,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图强,成才报国。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各位同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屋不扫,难以扫天下。青岛校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同学们不仅是她的使用者,还应该是她的建设者!大家要主动地承担起热爱她、守护她、建设她、发展她的责任。相信有你们的积极参与,她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是要勤学上进,做一个追求卓越的人。在大学阶段,“学习”是你们的第一要务。同学们来到这里,不仅要刻苦地学习、主动地学习、深入地学习,还要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创新;不仅要系统地学习知识,还要有效地掌握方法,主动地增强能力,全面地提升品格。希望你们秉承山大“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融“山魂海韵”为一体,集“为人”“为学”于一身,在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始终以卓越的姿态朝着更高的人生目标进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学习成效来证明:你们不愧是开创山东大学历史的一代新人!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思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