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3月奠基建设,到2016年9月迎接首批学生入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在春去秋往中一点一点地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展示给世人的是历史上曾经拥有的中西合璧的绰约风姿。“碧涛映着红霞,银浪掩着金沙,云霓的颜色也是瞬息万变的。加以海鸥飞回,翠羽翩翻,远远的帆影参差,舟楫来往,……真值得使人流连忘返。”当上世纪三十年代如诗如画的校园美景再一次映入山东大学师生的眼帘,伴随而来的自豪与激动是丝毫掩饰不住的。短短的两天时间,作为山大人,记者就在这种情景交融中深刻感受着青岛校区带来的幸福与希望。
从即墨北站下了火车,刚走出出站口,对面两位举着“山东大学迎新接站”的志愿者就撞入我们的眼帘,大红的T恤,“山东大学欢迎你”的字眼印在上面,鲜艳而又温暖。和志愿者刚接到的新生分别坐上两辆迎新大巴,作为青岛校区的第一届新生和迎新现场的报道者,我们与所有的新生一样激动与期待,“青岛校区,我们来了”。
“快看,那就是青岛校区!”还没到青岛校区,有的同事就开始在车里兴奋地将远处与海相近的一片红色建筑指给我们看,近了,更近了,终于,彩旗飘飘、颇有节日气氛的青岛校区展现在我们面前。南门附近的停车场停满了新生报到车辆,校园南边的小广场上,彩球、彩旗、鲜艳的帐篷以及沸腾的人群,远远的,一股浓郁的迎新氛围就扑了过来。

对接工作,分发工作证,任务分配完毕,记者迅速赶往迎新现场。沿着登高路向南走,左边是颇具青岛建筑特色的学生公寓楼群凤凰居,红瓦绿树相映成辉,右边是2个小型的足球场和一个大的运动场。道路两边的树上挂满了一多书院和从文书院悬挂的迎新条幅和道旗,舒爽的海风吹来,条幅和道旗摇曳着向路上拉着行李的新生问好。


走进红色的迎新拱门,现场一派热闹有序的场景。六个迎新学院在广场上由北向南一字排开,每个学院前都有详细的学院介绍、优秀学子风采、特色活动等展板展示,辅导员们一遍遍对前来报到的新生家长们说着:“请家长们到旁边休息区休息,让孩子们自己来,这是他们的大学第一课。”;迎新吉祥物们向新生俏皮地卖萌;无人机和3D打印机展示现场,一群新生在围观,上空还盘旋着正在展示的无人机;校园广播中播放着与新生报到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青岛校区情况介绍;照片墙、签名墙、家长卡片寄语……各学院都用自己独特而温馨的方式迎接着他们在青岛校区的第一届新生;身着“山大红”T恤的志愿者们在现场穿梭忙碌着……忽略掉身后极具特色的建筑群和校园环境,记者仿佛置身于山大在济南各校区最热闹的迎新现场,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更热情周到的服务和更灿烂的微笑。

在迎新现场,一群身穿红色志愿者服装,来自山东大学青岛校友会的校友志愿者格外亮眼。他们来自青岛的各行各业,听到青岛校区要迎接第一届新生的消息后,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出车的出车,出力的出力,主动来母校帮忙迎新。没有任务的时候,他们坐在休息区谈笑风生;去车站和飞机场接新生的大巴车甫一停在路边,眼尖的校友们马上互相招呼着:“快点儿快点儿,来活儿啦”,呼啦一下子,校友们都站起来向接站车走去。来到车前,校友们一边热情地招呼着新生和新生家长,一边接过他们手中的行李,引导着他们向各自的学院走去。服务完一批新生,校友们的兴奋劲儿还在持续,他们互相讨论着接到的新生情况,校友群中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激情模糊了岁月的痕迹,看着这群意气风发的校友,感觉他们好像又回到了挥斥方遒的大学时代。此种场景,让人温暖又感动。


一多书院和从文书院中,办理完报到手续的新生们正围在服务台前办理入住手续。四位工作人员两两背对着坐在圆形的服务台中,入住手续、家长咨询、问题反馈……多头绪的工作让他们异常忙碌,但自始至终,他们始终保持着热情与微笑。进门右手边的会客区布置的温馨雅致,累了的家长坐在里面休息、聊天;走廊里的洗衣房里,已经有家长用洗衣机在洗着刚买到的床单等。因为是首次入住,公寓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小问题,服务台的王阿姨告诉我,为了让新生家长放心,也为了给新生提供最舒适的居住环境,学校协调维修人员和清洁人员随时待命,只要家长或新生到服务台来反映问题,马上有人过来维修、整理。新生宿舍中,推窗可见庭院中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草坪,开水房、洗浴间、多功能厨房……优雅高档的生活环境和设施服务不仅让参加迎新的志愿者们艳羡不已,更让入住其中的新生们大喊满意、幸福。
从20世纪初山东大学在青岛办学,到如今山东大学恢复在青岛办学,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于青岛校区来说,此次迎新,既有迎接大一新生的实质意义,更有着迎接新的开始的意义在其中。因此,在对接工作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了来自家长的重视,来自新生的新奇与激动,来自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来自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更感受到了来自全体迎新工作人员唯恐工作不到位、服务不周的高度热情与贴心。一位来自广东的大一新生称赞学校的“迎新特别棒,宿舍也超级棒”。采访过程中,记者还遇到了很多学校周边的居民,有抱着孩子的阿姨、初高中生、在别处上大学的学子等等,听说青岛校区开始迎新了,他们纷纷赶来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对他们来说,青岛校区的启动运行不仅使他们多了一个闲暇遛弯、沾染书香气的美丽大花园,更让他们油然生出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了解完迎新现场和学生公寓,终于有时间好好转转青岛校区的校容校貌。因暑假期间在青岛校区有过短暂的停留,记者自忖对校区的校貌是有些了解的,但接站汽车刚进校门时,便感觉出了校园的巨大变化。青岛校区的同事笑着说,这不奇怪,青岛校区每天都有新变化,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校区的东南方向,美丽的凤凰山抬头可见,微风中带着大海的气息,漫步在园林式的校园中,让人在惊讶于校区的新面貌的同时,更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黄昏时分,落日熔金,红霞满天,热闹了一天的迎新现场终于慢慢静了下来。新生和家长们在餐厅吃完饭,有的在餐厅外的椅子上休息聊天,习习海风吹过,一阵凉爽安逸;有的在校园中漫步,新奇地打量着这个新的校区的一草一木;有的新生和家长走出学校的东门,去海边感受这个海边城市的独特气质。当被问到对青岛校区的印象时,新生和家长们都会回答“很大很漂亮”。一位来自东营的家长说:“相信等青岛校区的二期三期完成之后会更大更漂亮的。”
夜漫上来,偌大的校园中,路灯和房间透出的光星星点点,在空旷的运动场和庭院式的楼群衬托下显得浪漫而温馨。博物馆也亮起了灯,在夜色的掩护下熠熠生辉,墙体竹简造型肌理的铜板上,《孙子兵法》的原版文字清晰可见,行走间观看,文字时隐时现,一片流光溢彩。新生们在博物馆前一边赞叹,一边拿着手机频频拍照。在古代表述中,鼎是国之重器,而当今社会,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看着这些在博物馆前拍照的大一新生,看着面目崭新的青岛校区,记者仿佛看到了一批批鼎承古今的山大人才从这里走出,担承起为国家图富强的社会责任,成长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相关链接:
“山海聚雅望”青岛校区系列报道之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开始迎接新生
“山海聚雅望”青岛校区系列报道之二:校领导检查青岛校区迎新工作
“山海聚雅望”青岛校区系列报道之三:迎新图志:终于等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