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冯维明,土建学院教授。长期工作在本科教学一线,从事力学基础课教学,任教三十余年来,工作量累计突破一万学时,所教过的学生近万名。他对教学工作极其负责,所教过的学生无不为他的教学水平所折服,无不为他的敬业精神所打动。
教书育人 力求完美
在课堂教学上,冯维明付出了大量心血,把教学工作当作自己的责任。从每学期到每堂课、从每节内容到每个知识点,他都认真对待。他一丝不苟的精神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备课笔记、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案一应俱全。批改学生作业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花费的时间超过课时的几倍,尤其是基础课。由于力学课程中计算工作的重要性,从教三十年来,即使是为300余名学生上课的学期,他的作业批改率始终保持100%,至今他还保存有20余年的学生作业记录。课堂上,无论开课对象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无论是专科生还是函授生,无论是本专业学生还是外专业学生,他都一视同仁、从不怠慢。
曾任学校教学督导组负责人的文峰教授在抽查暑期教学情况时偶然发现了这位三伏天里如此一丝不苟地为函授生上课的教师,他在一封推荐书上这样写道:“冯老师讲课十分认真,条理清楚、声调顿挫、语言趣味幽默,密切结合生产生活,将较抽象的力学讲得生动形象,得到学生的高度赞誉。”也是在一个三伏天里,学校暑期大学生记者团一名学生记者经过冯维明讲课的教室,看到冯维明正在为材料力学助学班上课,这个班主要由往年该课程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组成。该学生被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讲课声所吸引,因而驻足聆听,最后干脆溜进教室听完整节与他们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课程。暑期后,该学生以“感动”为标题记叙了他的感受,“首次目睹冯老师的风采,他的板书清晰、声调顿挫、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连作为一名文科生的我都因之驻足,他的魅力不言自明。”
2004年夏季是第一届力学专业本科班的最后一年,为了带好第一次教学实习,冯维明花费了大量精力。因为学院既无教学实习基地,也无教学实习经验,系里感到十分棘手。恰在此时,他的一位亲人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身为受害者家属的全权代表,他整日奔波交警大队、法院、肇事者单位之间,忍着巨大的悲痛,一方面安抚亲属,一方面处理善后事宜,身心极度疲惫。但教学实习基地没有落实、实习内容没有确定,眼看着开学日期一天天临近,其他教师又不能马上接手,冯维明心急如焚。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他毅然把家事放在一边,冒着酷暑,只身赴外地联系教学实习之事。回济南不久,他又带领学生赴外地开展教学实习,圆满地完成了工程力学专业的首次教学实习课程,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一位学生这样评价他:“从他那里学到了许许多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讲课的风格活泼,使我感觉在冯老师的课上,时间总是过的特别快,他是我大学生活中深刻最印象的老师。”冯维明的教学目标是竭尽所能,追求优秀、追求出色、追求更好,因此他不断改进教学效果。几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感到力学是比较难学的课程,概念多、公式多、作业多,但在他教学的课堂上,难懂的概念变得简单易学,课堂的气氛永远轻松快乐。有同学说:“冯老师讲课的风格很特别,特别能吸引人,让人不觉得累。他讲得简洁易懂,条理清楚,很喜欢他的这种教学方法。”有学生说:“非常喜欢冯老师的授课方式,更欣赏他的人格魅力,跟冯老师学习,收获最多的会是人生态度上的积极转变。”还有学生说:“冯老师的课是我每周最期待的课。”
承前启后 无私奉献
冯维明负责工程力学系的教学工作10年有余,工程力学系每年都面向全校6个学院的40多个班级,共2000余名学生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弹性力学等基础课,工作量巨大。在他的带领下,教学工作井然有序,从未发生过任何教学事故,力学教学在任课院系有口皆碑。经过几年的努力,理论力学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他主持的工程力学获得省级特色专业建设。
冯维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也做了大量工作。自他担任力学系负责人以来,亲自制定了力学系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对新进教师采取指导教师制。他先后担任五位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目前仍是三位博士后师资教学指导教师。尽管每学年个人教学工作量近400学时,但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讲课水平,他每学期至少亲自去聆听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五次并作详细记录,事后专门召集青年教师进行讲评。他指导的青年教师分别在两届山东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夺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和两个单项奖,一人获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三次应邀为山东大学不同学院的青年教师作题为“如何使你的课堂教学更精彩”的报告,还应邀为中国石油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滨州学院相关专业青年教师作教学报告和进行示范课教学。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冯维明在教师中享有极高的威信,学生对他也有极高的评价,他被学生誉为“顶级教师”。始建于2004年的山东大学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网站上,记载了冯维明针对不同学院、年级开设的7门课的教学情况,他主讲的30门课中学生评价记录均为优秀,其中28门课纵向排名为第一,其教学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多年来,冯维明积极从事课堂教学改革,主持国家、省、校院级教学项目10项,主持的教学项目获得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冯维明于2009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称号,2000年度、2007年度、2009年度获得山东大学优秀教师称号,连续两届被评为学院师德标兵。他曾主持开发和使用了原山工大第一套计算机化试卷,主持开设了第一堂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程;他积极从事教材改革,主编教材6部,个人撰写达110万字,其中四部教材为21世纪规划教材,所编教材连获山东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
教书育人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与学生的课外交流上。土建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之际,冯维明一有空就来到学生中,走进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情感。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其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全新的,而新生心气极高,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也很高,现实和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常常互相矛盾,会出现许多思想问题,冯维明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倾听他们的倾诉。不管工作多忙,他每学期都要抽空与本科生面对面交流,进行专业教育,谈学习方法,交流思想感受。贴近学生的生活、体贴学生的情感是他的一贯作风,在学生面前,他从来不摆架子。多年来,学生有心事愿意跟他说,学生有思想问题愿意找他谈,学生有建议愿意给他提,学生取得了好的成绩也愿意告诉他。他几乎每天都要接到学生的短信、电子邮件,不管多忙他都认真回复。他表示,他愿做学生的好老师,更愿意做学生的好朋友。2009年,他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获全国第六名;2008和2010年,他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比赛均获二等奖;2009年,他指导了首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2007年冯维明获山东大学十大优秀教师称号后,随即把学校颁发给他的一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学院,设立了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用于帮助学院品学兼优的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对此事他表现得非常低调,并要求不宣传、不举行仪式、不上报,事后在本学院新闻网上仅出现了两行字的简单报道。他有一种对教育事业的坚持与执着,踏踏实实做事、平平凡凡做人是他一贯奉行的原则。
冯维明不追求论文的数量,却对文章质量要求颇高,在近期发表的9篇论文中,有5篇被列为期刊的首篇。近年来,他致力于载人航天、登月计划的轨道动力学理论的研究,其所研究的成果受到本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受邀撰写国内权威专著《航天器相对运动动力学》两章的内容。近五年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关链接:十大系列人物报道:爱岗敬业模范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