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传承山东大学“朴实、扎实、务实”的优秀品格,是每个山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学校就坚持边查边改,立说立行,立行立改,在务求实效、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校园内蔚然成风,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发挥带头作用。
能改的马上改,能做的立即做。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做到能改的马上改,能做的立即做,从具体事情抓起,从突出问题改起,提出解决对策,立即进行整改,让师生员工及时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学校明确规定,从严控制评比项目,各单位未经批准不得自行举办表彰会、庆祝会、纪念会等礼仪庆典活动;不再按惯例举行新春酒会、离退休老同志和民主党派新年茶话会;不再印制挂历、明信片和贺年卡等……针对师生反映的广场喷泉、景观灯等长时间开放、存在浪费现象,学校立即着手制定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广场喷泉每周一开放1小时、景观灯每晚开放1.5小时,逢重大节日、学校重要活动时按学校要求开放。
禁行黄标车,交通新改革。为了响应济南市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要求,按照济南市政府关于自2013年12月1日起实施黄标车区域禁行的规定,学校决定对校内黄标车禁行。实施黄标车区域禁行后,学校班车、交通车划入黄标车范围的共有26辆,涉及减少运力1050座,占现有运力的54%。同时,针对班车、交通车运行效率不高、资源浪费、长期存在的受益面过小的问题,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公平、保障重点、精简节约的原则,积极推行交通车、班车改革措施,制定出台了《山东大学交通车(班车)运行改革方案》,变交通福利“暗补”为“明贴”,实现了交通车改革科学发展。
开展文件简报清理,文风会风新转变。对2000年合校至2013年以来,学校以及各单位目前对外编发的工作简报及信息刊物进行清理,对不适应学校改革发展需要的,不适应密切联系师生,不符合加强作风建设要求的,停止编发。对学校及各单位对外编发的工作简报及信息刊物重新登记,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可发可不发的立即停止编发;确有需要的,对内容、格式等提出严格要求,杜绝空话套话。文件简报尽可能通过电子形式发送,提高简报传递速度,节约办公成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后勤党委开辟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及时给支部书记发送学习内容,快捷方便。医学院把解决“四风”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勤俭办院成为全院共识,文风会风明显好转。学院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党政联席会议等议事规则,认真核实排查“三重一大”制度落实情况,对公务接待、财务管理、公务用车作出了新规定,立说立行转文风、改会风,精简文件,减少办公例会,控制会议、活动的数量和规模。
从源头上管住经费浪费现象。学校在制定经费预算这个源头上,确保重点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消减一切不必要的支出。特别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在预算中安排的比例,2013年学校“三公”经费同比减少30%以上。学校规范了校领导公务接待,实行统一管理,明确接待工作餐、自助餐标准和住宿条件等;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学校各单位除各种必要的安保执勤、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以及学校按规定保留的保障车辆外,其他公务用车全部封存;从严从紧控制临时出国经费,今后以事定钱,提前申报出国计划,由书记和校长审批;没有经过审批的,不得安排出访;规范了科研经费管理,增强了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学校财务部坚持做到“边学、边查、边整改”,积极探索新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模式,并尝试向学院下放部分财权,建立学院经费使用、监督和绩效考评机制;严格控制与教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三节有关的费用报销,落实八项规定,狠刹请客送礼之风;开展主动管理,在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中体现厉行节约,减少“三公”支出等内容。
与此同时,学校改变机关、职能部门的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将办公费、差旅费、通讯费、接待费等机关处室的运行经费按定额标准分配,根据各单位职能不同,适当安排专项经费予以调整。公务接待费严格按照“预算按需申报,审批事项到个人,使用公开到明细”的原则管理。管理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奉行节俭办院的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外事接待和学术接待实施办法,接待费总额大幅度下降;合作发展部做到大型活动简化、接待费用下降、各种会议减少,把节俭、节约、反对浪费落到实处;法学院在公务接待方面明确规定,接待学术、外事客人,多请学院业务老师陪同,学院领导一般一人参加即可,特殊情况不能超过三人;举办小型学术会议和邀请外地学者来访,要尽量从老师科研项目中支出,学院领导带头执行。学生就业与发展指导服务中心对接待用人单位,则从用车、用餐等方面强化了制度化的成本控制。
清理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办公用房。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党政管理干部办公用房管理规定,明确要求“按标准配置办公用房,清退超标准办公用房、多处占用办公用房、退休及调离干部的办公用房”。学校建立了办公用房审批和公示制度,按照中央要求规范了各级党政管理干部办公用房面积标准,要求各单位立即整改,对于已腾退的办公用房,学校将统一调配,优先保证教学科研使用。法学院管理人员积极响应学校和学院号召,尽量合并办公室,腾出办公用房支持教师搞科研,使每一位业务老师都有独立的备课、科研小空间,老师搞科研、指导学生更加方便了。
学校通过以上这些边查边改、立说立行的有力措施,把工作中存在浪费的具体问题,集中力量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广大师生员工切实感受到了学校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看到了采取的具体措施,享受到了采取措施后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逐渐深入人心。
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发起山东大学“光盘行动”倡议书,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从“光盘”做起,不浪费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争当勤俭节约标兵。山大学子举办的“节水在身边”、“纸要有你”废纸回收、“地球一小时”、“环保时装秀”等形式多样的“三节”活动,山大新闻网推出的互动话题:三节行动,小伙伴们 come on!……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节约热情,分享大家身边关于节约的故事。还有的同学用视频、图片等方式记录下自己在生活中一直坚持的节约小习惯,并将这些节约记录在微博发布,以增强大家对勤俭节约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每一个山大人都在积极行动着!
相关链接:
教育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一:理论研究出成果
教育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二:查摆问题重落实
教育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三:聚焦民生出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