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3日 10:00 点击次数:

[本站讯]3月1日,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子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姚斌,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出席会议;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出席会议并致辞。会前,校党委书记任友群会见相关专家学者。

李术才表示,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过去一年,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强化有组织科研,在学科水平、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新的历史阶段,山东大学将与各位委员一道,锚定打造生物经济强国,融合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围绕生物技术自主可控和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整合优势资源集智攻关,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实验室建设,为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济南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谢堃介绍了济南市在构建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方面取得的亮点成绩。他表示,济南市将一如既往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配套服务等方面支撑保障实验室建设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与地方经济发展共利互赢。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浩介绍了山东省高教事业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和全国重点国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破进展。他表示,省教育厅将助力实验室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推进,以微生物科技小切口撬动生物产业大发展,打造区域生物经济新高地。

山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钟伟介绍了山东省“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情况及相关支持政策。他表示,省科技厅将切实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助力实验室建设加强统筹领导,找准战略定位,建强研发队伍,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全球视野,争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排头兵,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会上,李术才、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王浩、王钟伟共同为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

会议举行了全体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山东大学副校长曹现强宣读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李术才与华桂宏为学术委员会主任谭天伟,副主任朱永官、颜宁、黄和、张友明,以及9名参会委员颁发聘书。

谭天伟院士主持工作汇报环节,并表示,近年来,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成效显著,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卡脖子”问题、行业产业共性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团队建设,突出特色优势,做有组织科研攻关,打造微生物技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德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友明,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黄和院士,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盛英分别作实验室组建及实施方案建设、相关重点任务汇报。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未来发展规划展开深入研讨,从重点攻关方向、共建体制机制、人才队伍、项目合作共建等方面为实验室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山东大学副校长易凡主持会议。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曹务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吕雪峰,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张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刘陈立,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程功,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周佳海,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教授李越中等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

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有关专家学者,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技厅、济南市科技局、山东大学职能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大学建设,1995年正式开放运行,是我国最早布局的微生物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2025年,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组建为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实验室作为我国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引领性单位,在微生物基因编辑技术、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功能糖酶创制、非模式微生物菌种改造及海洋微生物资源挖掘技术等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实验室将聚焦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智能化酶工程技术、优质菌种创制及产业化应用三大重点任务,持续汇聚优势科研力量,协同攻关,解决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真正痛点和核心卡点,加快在生物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供稿单位:微生物研究院 宣传部    作者:侯煜    摄影:张云鹏 刘怡康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林竹 谢婷婷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