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锐志逐光写担当 青春践履展风华

山东大学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回顾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8日 19:15 点击次数:

[本站讯]2025年寒假,山东大学一校三地56个学院(培养单位)、2694支队伍、21279名学生前往全国各地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聚焦基层发展所需、青年学生所能,投身基层、服务家乡,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更加奋进的姿态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undefined

青春向党,追寻初心使命。文学院“文脉华章”调研团深入4省,走访7处革命旧址与纪念馆,强化文化安全意识,弘扬时代新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安民泰,信起征途”国家安全宣讲团先后走进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及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在红色热土上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口腔医学院“赤焰曙光”社会实践队前往五省份多地社区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增强社区居民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红耀乡土,文旅华章”调研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传承,为家乡文旅发展建言献策。威海校区“青年之语,红色之魂”青年专题宣讲团通过文物寻访、口述史采集等田野调查,将红色记忆转化为鲜活教学素材,让红色文化教育兼具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

特色凸显,打造“专业+”模式。历史学院“寻访子路之路”调研团前往泗水县深入挖掘子路文化的历史脉络,为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学术支持。化学与化工学院“时光旅人——同行化学史长河”调研团队通过趣味实验与科普讲座,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精神。电气工程学院“言通智路”多模态语言模型应用范式研究团队前往国网蒙东电科院探索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可行路径,助力能源领域创新发展。护理与康复学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志愿服务团深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康复指导等服务,将专业知识融入民生关怀。

向下扎根,深植基层沃土。法学院“以法之名,共护国安”实践团赴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检察院参访调研,深入了解在公益诉讼检察方面的经验做法。管理学院“启思辩明”社区实践队聚焦儿童沟通能力提升,走进社区开展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沟通表达兴趣课,鼓励孩子们参与辩论、自信开口,增强综合素质。机械工程学院明眸“童”行志愿服务团队关注儿童视力健康问题,科普视力知识,服务儿童超50人次,发放宣传手册60余份,为儿童视力保护事业添砖加瓦。药学院“织药缘”社会实践队扎根基层,将手工艺与中药文化相结合,在助推乡村振兴的同时大力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

undefined

匠心筑梦,护航成长成才。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筑梦”岗位实习社会实践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鸟返乡,信青飞扬”社会实践队在烟台市、日照市、枣庄市、泰安市等多地开展政务实习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淬炼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数学学院山海未央宣讲队奔赴山东5县市,以亲身经历分享大学学习生活与数学学科魅力,为梦想增添笃行羽翼。管理学院魏振兴在乐陵市杨安镇开展“七彩寒假”结对帮扶活动,对接镇中学开展学业帮扶、红色文化传承等特色活动,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

undefined

笃行实干,贡献青春智慧。“青年实干家 基层建新功”百名研究生服务基层实践专项、第二批山东省委社工部青年人才实践赋能项目持续深入开展,42名研究生心怀“国之大者”,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领域精研覃思,提供行之有效的山大方案。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尹志成开展了“复合型甜菜碱类兼性离子高聚物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专题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在基层一线。软件学院张建林等五名同学参与山大地纬与国家电网等公司合作的科研项目,以数字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积极探索电力行业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的有效路径。第一临床学院李春林团队创新性将“AI+智慧医疗”赋能基层骨质疏松防治,深入崂山区北宅街道、沙子口街道等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迄今已开展了全区2万余人次骨质疏松筛查、中小学小儿足脊畸形筛查等工作。

本年度寒假社会实践“团”聚青春力量,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兴趣志向、提升能力素养、强化实践锻炼、立足岗位建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社会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学校共青团将继续擦亮实践育人品牌,聚力构建“学在山大 快乐成长”特色育人体系,团结引领广大青年胸怀“国之大者”,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青春华章。


【供稿单位:校团委    作者:蒲亚田 于梓琦 王昕欣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刘怡康 韩孟臻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