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腊月里来,寒意越是料峭,越是预示着春意的萌动,孕育着草木的生发。山河远阔,道路明辉,我们以岁序的更替为节点,为下一次出发整装蓄势,为再一次启航盘弓错马,在日新日进的岁岁年年中,以跬步至千里,汇爝火成浩浩辉光,将平凡的岁月书写为壮丽的奋斗篇章。这个寒假,山大融媒打造“日新·新春报道”,让我们将视线投向那些山大人和山大事,看笔耕不辍、科研不停、探索不息、奋斗不止,以躬行、坚守、厚积薄发和久久为功为新的一年谋新篇、开新局、启新程。“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让我们携手登攀,胸怀凌云志,关山更峥嵘!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高位谋划,精心部署寒假相关工作,全院师生以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有序推进各领域工作开展,确保重点任务寒假不断档,取得新进展。
精心谋划寒假重点任务。寒假初期,学院召开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传达学校寒假相关工作精神和要求,研究部署学院寒假各项重点任务,紧密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密码与数字经济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一流网络安全示范学院”等大平台建设。组织召开学院领导班子寒假务虚会,分析建设发展弱项,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和建设重点任务。
着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学院依托大平台、大团队,组织动员全体符合条件的教师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并针对性地开展具体指导。相关课题组科研工作有序推进,产出了一系列成果:王美琴教授团队针对PRESENT-80、128,给出了不使用全密码本的29轮密钥恢复攻击,成果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A类期刊IEEE TIT录用,并获中国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国际会议INSCRYPT 2024最佳论文奖,学院博士后李木舟为该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助理研究员孟飞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静态假设的可追踪且服务器辅助撤销的 CP-ABE 方案,成果发表于信息安全领域国际顶级刊物IEEE TIFS(CCF A类)。体系结构与可信系统团队针对零知识证明中的关键计算瓶颈问题,成功设计了高效的多GPU加速数论变换算法,性能提升近一倍,成果被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四大顶会”ASPLOS 2025(CCF A类)录用,助理研究员纪卓然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鞠雷教授为通讯作者。
全力推动大平台建设。学院积极推进“密码与数字经济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制定了实验室2025年度绩效目标,完成首批支持经费的预算规划。结合“国家一流网络安全示范学院”建设指引要求,制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网络安全实战能力培养、国产开源生态建设、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等详细规划,为示范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顺利通过教育部战略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项目结项答辩,评价为“优”,是全国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唯一获优的项目。
持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聚焦国际合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比利时鲁汶大学稳步推进博士生双学位项目,成立项目管委会,启动密码学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遴选工作,双方深入探讨课程设计、学分互认等合作细则,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和评估细则,在寒假集中评审选拔2025年第一批联合培养硕博士生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学院青年教师胡凯、崔佳敏和博士研究生孙艺萌受邀赴奥地利参加现代对称密码学设计与密码分析中的代数问题研讨会(ALPSY 2025);学院本科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海外访学项目,进一步开阔国际视野。
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工作。面向2025届研究生毕业生,举办专题讲座,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学位授予和论文答辩等要求,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开展精心指导。在学校研究生院及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指导下,推动校内导师与相关企业导师开展联合培养任务对接,启动2026级国家工程硕博士专项的招生拓展工作。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学生参与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组织的开源安全奖励计划,推动国产开源社区建设工作。学院两个学生团队分别获DataCon2024大数据安全分析竞赛全国亚军、季军。
全面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学工团队积极探索网络育人新路径,持续开展《“网”事有你》网络思政品牌建设,推出《期末周》《家访前后》等两部网络情景剧;把握时间节点,通过“网小安”微信公众号发布多篇安全提示,提醒学生寒假期间时刻注意安全。辅导员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联系、走访学生及家长,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学院就业信息集散团队主动搜集网安领域就业信息,点对点发给2025届毕业生,确保寒假就业信息服务不间断;组织开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会,针对性开展公务员面试培训等,助力学生发展成长。学院38支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新疆等多地社区、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网络安全科普、母校回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用心感受认识社会,积极担承社会责任。学生会推出“五福临门,喜迎新春”特别策划,举办新年合影“团圆福”、志愿服务“劳动福”、丰富民俗“习俗福”、邻里拜年“和谐福”、同学聚会“友谊福”等活动,组织开展“时节烟火气,一起过大年”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