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探秘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百年历程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20日 19:39 点击次数:

  编者按:昨天,山大视点与大家一同了解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的渊源;今天,我们将一起回顾大会的百年历程。发轫于荷兰海牙,起始于法国巴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从欧洲到全球,在世界的起伏沉沦、沧海桑田中走过了100多年。她像一块历史纪念碑,镌刻着世界历史阶段性记忆;她像一片大海,容纳着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灿烂;她像一位智者,启蒙着全球人文社科认识上的嬗变。
  从战争与和平的影响,到政治对话与方法论分歧,再到全球化的努力,在这个充满了观念碰撞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年代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让全世界历史学家走向联合,共同探讨研究世界历史发展问题,用“认识的一小步”推进“社会的一大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举办将绽放怎样的光芒?让我们随图文一同感受历届大会的盛况。
\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网站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于法国外交史学会1898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国际历史学大会,自1900年巴黎“国际比较史学大会”开始,成为独立发展的学术组织。大会至今已经召开了21届。
\

1926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合影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于1926年5月25日在日内瓦成立,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常设机构,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分支机构。通常情况下,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与东道国史学会合作,每5年召开一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成员国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包括两类组织,一类是各国国家级历史学会,现有53个国家成员。另一类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成立起来的研究各类特定历史领域的专业委员会。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设有执行局,负责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日常工作的运行和协调。
\

历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时间及地点一览表

  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欧洲各大城市组织了五次规模较大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分别为巴黎、罗马、柏林、伦敦、布鲁塞尔。
\
  对历史学自我认知的需要成为推动大会成立的学科动力,欧洲国家历史学家需要一个表达对于世界和平与国际主义不同理念的平台。帝国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国际组织大批涌现,近代史学开始成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应运而生。
  1900年,被称为“世纪之总”的第9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高达5000万人。作为博览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首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也在巴黎召开。

\ \

意大利国王伊曼纽尔三世(左)出席1903年罗马大会,德国历史学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蒙森(右)是罗马大会的名誉主席之一

  1903年第2届的罗马大会开幕式很隆重,意大利国王及其他政要出席,刚刚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历史学家蒙森等担任名誉主席。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上,罗马大会标志着史学大会正式成为一个常设组织,与会者们对此形成了共识。
\

 1913年伦敦大会期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著名的温莎城堡设宴招待与会历史学家

  1913年第4届伦敦大会期间,与会历史学家受到了国王、坎特伯雷大主教、英国大贵族、各种博物馆、剧院的热情招待。1923年在布鲁塞尔举办的第五届大会上,比利时国王不仅参加了开幕式,还接见了大多数参加会议的人员。比利时首相担任组委会主席。共23个国家的700多名学者参与了这次会议,会上超过350次的报告涵盖了历史研究的各个方面。
 \

1923年第4期《美国历史评论》发表的对布鲁塞尔大会的报道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除组织了1923年的布鲁塞尔大会、1928年的奥斯陆大会、1933年的华沙大会和1938年的苏黎世大会外,主要还做了两件事:一是致力于维护战后的国际和平,使因战争而破裂的国际史学界重新联合起来,二是组建了酝酿已久的常设性组织——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
 \

1926年国际史学会成立时通过的《章程》

  国际史学会章程宣布,委员会的目的是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历史学的发展。委员会负责组织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决定每届大会时间和地点,决定筹备史学大会的各国史学委员会构成等。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徽标

  1950年第9届巴黎大会已有来自33个国家的1400人参加,会上通过的具有制度性变化的决议之一即是正式加入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委员会,以后任何历史组织都必须通过国际历史学会才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联系。
  1955年第10届罗马大会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第一次与会,大会议题突出新史学。1955年9月15日,我国的《新华社新闻稿》(第1931期)以《第十届国际史学家大会闭幕》为题作了会议闭幕报道。
  1960年第11届斯德哥尔摩大会吸引了5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者参加大会。苏联和东欧的历史学家与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学家就一些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西方的评论说:“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名字主宰了斯德哥尔摩大会”。
\

1970年莫斯科大会

  1970年8月,第13届莫斯科大会恰逢列宁诞辰100周年纪念,苏联方面格外重视,开幕式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共有3305人与会。本届大会的主议题有两个:“历史方法论”和“各大洲的历史”。

 \ \

莫斯科大会纪念邮票(左),莫斯科大会论文集(右)

 \

1980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会期间报道

  1980年,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中国历史学家首次派代表团出席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夏鼐教授任团长,代表团共13人。
 \

198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198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在各国隆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与会学者代表3000多人,共提交论文238篇。联邦德国总统理查德•魏茨泽克到会发表热烈贺词,强调了历史学家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学术合作与繁荣中的作用。
  大会闭幕式上,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团长刘大年教授在各国代表发言环节第一个被请上台致词。许多国家的学者对中国学者颇为关注,德国学者还非常关心山东大学对德国史的研究现状。
\

2000年在挪威奥斯陆举办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2000年,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2000年正值奥斯陆建城1000周年纪念,千禧年成为会上三大主议题之一。
 \

第21届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山东大学王育济教授、姜生教授出席荷兰阿姆斯特丹大会

  在第21届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由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任团长的中国代表团申办2015在中国召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获得成功,这是大会百余年历史上首次在亚洲举办。2010年8月26日,国际历史学会进行了投票表决,有8票反对,5票弃权,36票赞成,赞成票超过三分之二。8月28日在闭幕大会上,新任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向大会宣布,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山东济南举行,由中国史学会和山东大学承办。\ 

中国成功申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消息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香港《文汇报》进行了通栏报道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历史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榭亭 闫薇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