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抵达山东大学

发布日期:2004年11月11日 10:48 点击次数:

[本站讯]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11月11日抵达济南,开始了对山东大学的学术访问。陪同杨振宁教授一同来访的还有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规划系副教授王昕皓博士。
    上午10:40,杨振宁教授抵达济南国际机场,山东大学副校长于修平,物理与微电子学院院长解士杰教授、谢去病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李国强等赴机场迎接。物理与微电子学院学生代表在机场向杨振宁教授敬献了鲜花。
    杨振宁教授来访期间,将参观我校校史馆和物理与微电子学院,出席我校“大家讲坛”,并作题为《归根反思》的学术演讲(12日下午,东校区科学会堂),还将与我校专家、学者举行学术座谈会。
    杨振宁教授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秋考取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入校后改入物理系,得到朱自清、闻一多、罗常培、王力、吴有训、周培源等名师的教诲,学士论文指导老师为吴大猷,1942年毕业。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为王竹溪。在吴大猷、王竹溪的指导下,始终把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1944年毕业,同年考取留美公费生,同年秋至1945年夏在西南联大附属中学教书一年。1945年11月到达美国。1946年入芝加哥大学,注册为研究生,受到著名物理学家E. 费米(Fermi)和E. 泰勒(Teller)的教诲和影响。1948年毕业,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一年。1949年,申请到普林斯顿大学高等学术研究所做博士后,所长为著名物理学家,有“原子弹之父”之称的奥本海默。
    1950年与杜聿明将军的长女杜致礼结婚。1953年至1954年应邀到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工作。1954年重回普林斯顿,工作至1966年。1955年晋升为教授。1956年,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1957年,获爱因斯坦物理奖,同年10月,因宇称不守恒理论与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6年应邀至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创办并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使石溪成为美国优秀的研究中心之一。1971年夏访问新中国,是知名华人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1983年在香港创立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任主席。1986年起,应陈省身邀请,在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组建理论物理研究室,同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3年至1998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研究所主任。1998年起,任北京清华大学教授。1999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誉教授。2004年定居北京清华大学,同年9月开始为本科生开设物理课程。
    杨振宁教授对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在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杨—米尔斯场论、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及杨—巴克斯特方程为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基本粒子:一篇原子物理学简史》、《基本粒子发现简史》、《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杨振宁文集》等,并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