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涛:激情·创造·使命
发布日期:2005年09月12日 17:37 点击次数:
同学们:
辛苦啦!
今天的泉城因你们而不同,因你们而精彩。潇洒的军姿、昂扬的歌声、坚毅的步伐、青春的身影,你们为这座城市注入着激情与希望。
或许军训-这个大学生活的第一课让你们感受的是汗水、苦水甚至泪水,但今天你们所经历的是又一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考验。在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日子里走进山大的你们展示着青春的激情、执著与自信,你们的身上已经透射着山大人特有的“刚毅厚重,朴实无华”的品格与精神。你们是这场挑战的胜利者,你们积聚的是接受一切未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此时此刻,让我们把敬佩的目光投向那些最可爱的人,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那些与你们朝夕相处的真正的军人。或许短短的三周时间里你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国防知识,你们只能熟悉少量的军事技能,但永远留给你们的将是每一名中国公民都应具有的国防意识和对祖国的忠诚,是山东大学学生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将伴随你们永远的自信与力量。
大学是充满激情与创造的地方,你们是民族和社会的未来。每年的六月为毕业生同学壮行,我们感受的是欣慰,是自豪,是成就;而每年的九月迎接新同学的到来,我们感受的是激情,是希望,是随之而来的强烈的责任。如果说大学的灵魂是教师和他们身上所承载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大学的生命就是学生,是你们,是一代代永不停息地注入着的青春血脉。一万名本科生新同学和四千名研究生新同学,五万名学子和一万名教师员工,还有遍及中国和世界的数十万山大校友,我们共同组成了这所充满激情与创造的大学,山大的今天和未来将由我们一起创造,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将由我们和整个民族一起担当。
走过了一百年风雨历程的山东大学培育了无数民族和社会的中坚。那些令我们骄傲的不朽的名字,那些犀利的思想,那些坚守真理的忠诚与傲骨,是山大昨天的历史,又是山大今天的精神,是高扬在这片土地上的旗帜。高山一样的品格,大海一样的胸怀;刚毅厚重,朴实无华;顶天立地,担当重任;这就是一代代山大人和那些今天辛勤耕耘在这片沃土上的可敬的老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诠释着的山大精神,这也将是深刻在你们每一个人身上的永恒印记。
今天的山东大学站在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前沿,以培育民族中坚,服务社会发展,探求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为己任。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健全的人格培育与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锤炼,我们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的人才。这是你们成长的目标,这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为着这样的目标和理想让我们一起努力。
走进山大,你不是走进一个封闭的校园,也不是走进一片远离社会的世外桃园。山大已经融入空间无限的社会,山大已经走向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担承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发展;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山大学者驰名世界讲坛,中外文化交流,挑战科技前沿;服务社区,志愿者行动,走进老区和大山的学生支教团… 山大学子把时代的责任和使命放在自己的肩上,把目光放远到社会、放远到未来,放远到世界,因为明天你们将走遍中国,走向世界,担当重任,迎接挑战。
走进山大,你将开始一个崭新的生活,我们将共同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在这里,你从不被冠之以时代的骄子,在这里,也从没有所谓命运的宠儿;在这里,家庭生活的暂时困难,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与挑战,就象今天的军训,就象昨天的高考和考研,被你们视为磨练意志、超越自我的又一次考验;在这里,我们共同拥有的是激情,是创造,是使命,我们共同呵护着,共同拥有着关爱、真诚和信念。
同学们,走过一百年风雨历程又经历了合校五年跨越式发展的山东大学理应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中华民族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执着地锤炼着自己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把创新型国家确立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奋斗目标的时候;当共和国总理一再激励我们的学者自主创新、在教师节里反复叮咛鼓励我们的教师教书育人的时候;当老一辈科学家为大学如何培育创造性人才而焦虑忧心的时候;当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素质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时候;让我们把这些压力、批评和厚望放在肩上,让我们每一名学者、每一名学生、每一名管理者和我们的山大一起直面挑战,担当责任。
同学们,我们隆重的开学典礼在这里举行,但有一些本应和你们一起见证今天这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同学却远在大山深处,因为他们选择了保留研究生学籍,到太行山,到沂蒙山老区支教一年。昨晚我在齐鲁晚报上读到了他们的消息,来自“大山深处的爱心接力”。或许你就是刚刚走出大山的孩子,或许你和我一样从没有在大山深处感受体验过那样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倾听支教团侯全国同学来自大山深处的声音,共同记住我们的使命与责任:
看到这些山里孩子的笑脸,我就想再多为他们做一些事情:换掉教室窗户上破碎的玻璃,让孩子不再被冷风吹;在校园里铺一条水泥路,让孩子玩耍时不再满脚是泥;建一座水塔,让孩子能在校园里洗个澡......我想做的太多太多了,也许我一个人做不到,也许一年的时间根本不够。但我相信,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山大支教团,会将这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继续下去,让更多的山里孩子圆中学梦,圆大学梦。
谢谢大家。]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