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凤凰卫视播出展涛校长专访

发布日期:2005年10月04日 10:30 点击次数:

[本站讯]9月30日,香港凤凰卫视《时事开讲》栏目播出了展涛校长专访《年轻校长如何管理百年老大学》。凤凰卫视言论部副总监、著名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分别就“年轻校长如何管理百年老大学”、“如何与当代大学生沟通”和“海外交流与山东大学的发展”等专题对展涛校长进行了专访。节目中,展涛校长就山东大学的办学理念、历史使命,山东大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山东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大学生的“三种经历”等作了精彩阐述。
    
    纵览天下风云 现在时事开讲
    
    凤凰卫视中文台《时事开讲》节目
    
    九月三十日话题:年轻校长如何管理百年老大学
    
    (一)年轻校长如何管理百年老大学
    
    (二)如何与当代大学生沟通
    
    (三)海外交流与山东大学的发展
    
    主持人:何亮亮
    
    嘉宾:山东大学校长展涛
    
    何亮亮:各位好,紧贴时事,现在开讲。今天我们给大家请来的嘉宾是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山东大学是1901年建校的一所老牌的,也是一个名牌的大学,而展涛校长也是全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这位年轻的大学校长他如何来管理一所古老的又是现代化的大学,这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话题,可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展校长,我们知道你接手的山东大学实际上已经不是老的山东大学了,是一个多校合一的大学,海外有很多这样的议论,就是这样很多新型的大学,大是大,但是大是不是一定就好,从你担任校长的这几年,你又是怎么样来管理这样一所大学的,有什么可以跟我们一起分享的?
    
    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对于高校的合并大家有很多的议论。高校的合并对山东大学来说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展的机遇,你的规模大了,我们的学科齐全了,我们的发展空间大了。
    
    何亮亮:现在规模有多大?
    
    展涛:现在我们在校的学生,包括我们在威海的分校是有五万学生,教师员工加在一起有一万人。
    
    何亮亮:六万人,这已经是一个小城镇的概念了。
    
    展涛:对。
    
    何亮亮:所以管理这样一个学校,这个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又增加了医科大学工大,你最主要的理念是什么,把这样一个山东大学办好。
    
    展涛:刚才你用了一个老大学这样一个词,实际上我非常不喜欢老这个字,我们的理念,我和我同事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山东大学成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百年名校。我没用老这个字,因为山东大学这个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常朴实的学风,我们山东大学的学子和学生非常鲜明的品格就是刚毅厚重,朴实无华,但是我们也缺少一些东西。我从本科就是在山东大学读,后来又在老山大做过五年的副校长,我觉得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开放式的发展理念和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山东大学引领到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潮流当中去,引领到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去,让他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何亮亮:在这方面你就任校长以来在这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展涛:这不仅是一个理念了,我们首先做的就是一种开放式的发展战略。就是把我们的校门打开,让我们全方位的来参与到社会发展当中去。比如我们推出一个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山东是一个经济大省9000多万人口,需要在科学技术和人才智力方面的支持,同时也为山东大学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机遇、空间和资源,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在技术的研究,在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对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咨询论证方面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让我们的学生直接参与到济南市的市区服务当中去,让大家有一种责任感。我们在山东大学的使命当中第一句话都是担承社会责任;二句话就是致力学术繁荣。当然除了国内的合作,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和国内大学的合作等等,我们还有一个就是面向海外和国际的合作,和国外很多大学建立起了很多实质性的关系。
    
    何亮亮:其实以山东现在的情况,9000多万人口在经济实力来说已经是中国第二大的经济强省,9000多万人口已经是比德国的人口还要多了,我相信在任何一个有这样大规模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家里第一大学的校长会很羡慕你现在所处有的位置。你这样一个大学怎么样跟这样一个大省、一个强省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即能够为省服务,又同时在里面找到发展你们自己的机会?
    
    展涛:说到这一点我觉得非常的惭愧,因为山东大学自身现在的学术实力和水平与山东省这样一个9000万人口大省的经济发展的实力是不相称的,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知名的大学。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我们发展空间很大,如果我们真的是实实在在参与到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当中去,当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他的关键技术,他的发展的咨询论证和人才的需要离不开山东大学的时候,我相信也是山东大学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一所大学的时候。
    
    何亮亮:所以未来在这方面你可以发挥的空间、探索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展涛:对。
    
    
    何亮亮:我们知道展涛校长是1963年出生的,16岁就考上了山东大学,他本人其实是一个很有造诣的数学家,也曾经在德国深造,这样一个刚过了四十岁的校长,这样一个年轻的校长,今天的大学生,山东大学的大学生跟他当年读书的时候有些什么不同,这样一个校长他能够跟年轻的大学生有效的沟通吗?
    你怎么看当前的大学生和你当时大学时候有什么不同吗?
    
    展涛:我觉得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我在二十多年前读大学的时候所没有的,最直接的就是就业的压力,而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没有这种压力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又有更广阔的发展的空间,如果他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具有过硬的竞争力他就能够有更多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我们提出山东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第二句话是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第三句话,就是个性与人格的健全发展。也就是说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希望给予我们的学生一个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当他走出校园的时候他是有生存的能力;有自信面对挑战,同时另外一方面他又是个性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年轻人,他会在贡献社会,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时候他同时还能够影响和引领社会的进步。
    
    何亮亮:我想很重要的对比,你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而现在的大学生,你们大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漫游和畅游吗?
    
    展涛:对,我们山东大学的每一间学生宿舍里面都有宽带。
    
    何亮亮:包括我们过去读书的时候都有过晚上关灯,这实际上对于学子们来说会造成很大的不便,好象你在这方面也有过措施是吗?
    
    展涛: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学生们自己就有不同的观点,有时候你如果限制多了,他觉得影响他们自己的自主发展。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比较核心的问题是我们的大学理念当中有一个我们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和个性创造性的培育往往关注的不多,因为我们比较多的是强调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对社会的贡献。这两个方面实际上并不矛盾,但是我们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的成长和他自己需要的个性化成长的环境来提供更好的条件。
    
    何亮亮:我知道你管理六万人的像一个小城镇的社会,当然是很繁忙,那你有没有时间跟学生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
    
    展涛:应该说有很多的交流,比如说我有一个校长电子信箱,是开放的,学生有任何的想法都可以向校长信箱发信。另外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抓住所有的场合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另外我们山东大学还有一个独特的举措,就是每年的毕业典礼我要给每一位毕业生亲自颁发毕业证书,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这样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表示校长代表学校表示对学生的祝贺和对他的尊重。
    
    何亮亮:这很有意思,我想你不可能认识每一个学生,但是当每一个毕业生当他们从校长手里接过毕业证书的时候,在那一刹那,这样一种仪式本身他感受到他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这样一种联系他会成为永久的记忆。
    
    展涛:我自己觉得比较辛苦,但是我的同事总是鼓励我一定要完成这件事情,因为我到国外去或者在国内其他地方见到校友,他们往往非常高兴的说,校长你亲自给我颁发过证书,我印象很深刻,从他那种兴奋和非常幸福的目光里我就觉得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何亮亮:这是不是你一直在提倡的把山东大学办成一个开放式的大学,这其实也是一种功能吧?
    
    展涛:除了关注他们在校内的学习和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我们提出让我们的学生有三种经历,至少有一部分学生具有三种经历,第一种就是海外学习的经历,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海外的包括香港、台湾还有国外的大学建立起合作的关系,我们有一部分专项的经费资助我们一部分学生,让他们在山东大学学习期间就有一个在海外学习的经历。我是读完博士之后才出国的,但是我觉得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早一点有海外经历,这样一种国际视野对他一生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就是国内的,叫做第二校园经历,我们有几百学生每年送到国内其他的大学学习,一个学期或者一年,在我们的学校里有五六百名国内其他大学的学生在我们这里学习。第三个经历要求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的,就是社会实践经历,让我们的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利用假期和其他的时候走到社会上去,做社会公益事业,这样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坚定他们这种人生的信念。
    
    
    何亮亮:看来山东大学在这方面确实是作出了不少努力的。我们知道齐鲁大地是以齐鲁文化的厚重而出名的,但实际上山东又是一个海洋大省,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请展校长来谈一谈,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学,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学,你们在海外交流方面,你刚从台湾回来的,这次到台湾是不是也是跟你们的一些活动有关呢?
    
    展涛:这次在台湾是参加丁肇中教授主持的一个很大的国际合作项目的会议,在前不久我刚刚到美国参加了中美大学校长论坛,在那里有几件事情让我非常难忘,第一件事情就是和丁教授这个项目有关的,我们在MIT,丁教授他的这个项目就是要把一个七吨重的超导磁铁放到国际空间站上去。这是美国宇航局所支持的,有十几个国家,50多所大学的几百名优秀的科学家共同参与的项目,而其中山东大学负责热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工作,我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觉得感到非常的自豪。另外一件事情,在美国我们很多校友,还有我见到的同行他们在谈论与山东大学有关的事情。我们年轻的王小云教授,她在去年的年底和今年的年初两次破译了数字签名的密码系统,她的这个发现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世界,而她就是山东大学自己培养的一位年轻的教授,她甚至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只是在几年前在香港做过一段时间的访问学者。另外还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就是在华盛顿大学他那里有一个科学家的小组负责在火星车的科学实验,而我们的一位校友王阿连(音)教授他就在主持这个科学小组的工作,通过他们在遥控和指挥火星车所进行的科学探测。所以我当时一下就有一种感觉,就是觉得山东大学的确是属于世界的,他一下让我感觉到非常的自豪,非常的兴奋,同时也有一种很大的责任感,就是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国际合作做的更大。
    
    何亮亮:我们知道中国大学有很多的学生他们往往是自己在联系跟海外的交流,好象更多的是个人的行为,但是您从你们大学来说你们是不是以大学的角度主动的为学生或者教师在创造这样的机会?
    
    展涛:对,我们有两个很大的计划,第一个就是每年拿出一千万经费来支持150名青年教师到海外去学术研究一年的时间。我们有很多的教师他们是已经具备了这样一种国际合作的能力,但是我们的年轻教师他们需要一种学校的支持,提供给他这种机会。另外就是支持学生,我们去年大概有200多名学生到海外有短期和长期的海外经历,但是我觉得还不够,所以我们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再拿出一项专项经费支持我们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还有一部分本科生到海外去学习,让他们能够在山东大学有获得这样一个机会,直接的参与到国际的合作当中去,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术竞争力。
    
    何亮亮:这方面包括香港,也包括台湾的这些大学?
    
    展涛:我们和香港很多大学有着合作关系,比如城市大学,刚刚有几十名大学生在山东大学学习了几个月,刚刚返回到香港。他们在这里学习,我们有给他们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介绍一些专业的知识。我们和台湾的很多大学也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因为山东省这种独特的文化的优势,所以有很多研究东方文化、儒学的教授到山东大学访问。
    
    何亮亮:刚才你曾经跟我提起过,准备组织一些学生在台湾差不多有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
    
    展涛:现在我们正在促进这样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和成功大学、东吴大学,还有其他一些学校已经达成了合作的意向,就是让我们一部分学生能够组成一个小的团在台湾的大学学习三个月或者一个学期。
    
    何亮亮:当然是相同的科系,就是原来他学理工的,他就在台湾的某一个大学的相同的科系学三个月,但是可以延期?
    
    展涛:对,根据台湾现在的规定是可以延期到半年,这样对学生来说,我觉得一方面是学习知识上的一种收获,但是还有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完全不同的经历,也促进海峡两岸年轻一代相互的理解和沟通。
    
    何亮亮:我觉得这个太重要了,因为像这样能够在台湾的大学里面渡过半年学生生涯的大陆学生,我想不仅是对他们的学业,而且对于他们两岸的了解恐怕不是一般的短期的走马看花所能够达到的,所以是希望能够取得成功。
    
    我们非常感谢展涛校长今天给我们带来的治理一所大学以及当前中国大学现状的一些很精彩的述评。
    
    今晚的《时事开讲》就先到这,明天仍然为大家关注时事,继续开讲,再见!]

【供稿单位:宣传部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