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14日,基础医学院举办第132期创新论坛讲座。纽约大学生物学系教授李飞作为主讲嘉宾,作题为“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Heterochromatin(异染色质的表观遗传调控)”的学术报告。论坛由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邹永新主持。
报告中,李飞教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异染色质的组成、功能、特性及其与疾病的潜在关联。他指出,在真核生物细胞中,染色质由DNA和组蛋白组成,并分为结构松散、活跃转录的常染色质区与高度固缩、转录活性低的异染色质区。异染色质主要由重复DNA序列组成,其独特的表观遗传修饰(如组蛋白H3K9甲基化)在基因表达调控、染色体精准分离和基因组稳定性维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并与癌症、神经系统疾病、衰老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李飞还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利用裂殖酵母(fission yeast)作为模式生物,综合运用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多种技术手段,深入探究了异染色质组装的精细分子机制。该项研究为阐明异染色质调控失常导致癌症等人类疾病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李飞教授重点展示了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包括将ura4+基因插入到异染色质区域从而实现对异染色质开放度的监控、异染色质的相分离示踪技术以及核膜SUN-domain蛋白sad1与free H2A-H2B、HDACs的相互作用,为学院科研人员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启发。
交流环节,李飞教授详细解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并就异染色质靠近核膜的机制和异染色质相分离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基础医学院创办的“创新论坛”系列讲座为学院科研人员搭建了对话交流、畅谈科研的平台,促进了学院师生与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对提升学院的学术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