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当AI遇见人文:数智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系列学术讲座第八讲在中心校区文学生活馆举行。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与国际商务系助理研究员严晨峰作题为“人工智能商业应用的社会合法性挑战:来源、后果及应对”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长(挂职)侯滢主持。

讲座开篇,严晨峰介绍了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社会合法性”与“人工智能商业应用”。他表示,“社会合法性”并非法律层面的合法性,而是社会心理学范畴,关注个体对身边人、事、物及行为的主观评价。关于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严晨峰将其分为机械式AI、思考式AI与感受式AI三类,探讨其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合法性挑战。
随后,严晨峰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三个问题:人工智能商业应用为什么有时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会如何影响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反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应对?严晨峰指出了人工智能的“社会合法性”受到质疑的原因,并表明社会合法性较低的AI应用会导致利益相关者对其涉入程度降低,进而影响AI应用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推广。同时,使用AI的个体可能会面临来自外部观察者的负面评价,这种“社会评价惩罚”会进一步限制AI的广泛应用。面对人工智能商业应用的社会合法性挑战,严晨峰提出了“技术驱动”“人文驱动”“技术+人文” 双元驱动三种应对思路。
本次讲座通过线上形式,实现了与伊犁师范大学融媒体学院的师生共享,是山东大学服务新疆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