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促进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两校财政学科合作发展,5月25日,厦门大学-山东大学财政学科双边论坛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贞发、政系系主任刘晔,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汤玉刚,两校财政系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邹杰主持。
汤玉刚回顾了两校合作的历史渊源,表示两校两系持续合作既是历史指引,也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谢贞发表示,山东大学与厦门大学血脉相连、根脉相通,希望两校两系师生赓续文脉传承、携手并肩前行,将双边论坛常态化、固定化,共同推动财政学科在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论坛期间,谢贞发作题为“新增值税分成激励、‘以债生税’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兼论中国宏观部门债务结构变化的财政动因”的学术报告,剖析了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详细历程,深入探讨了新增值税分成改革所蕴含的结构性财政激励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影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宋彦作题为“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and Redistribution Preferences: Evidence from the Long-run Effects of Relocations”的学术报告,以1994年博山搬迁计划为实验,研究了童年时期的机会拓展冲击如何影响成年后对再分配政策的态度,结果表明搬迁行为使得人们对再分配政策的支持力度降低了13个百分点,同时受益者们对自身社会地位的提升程度有不切实际的过高估计。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邓明作题为“地区导向性政策的外部性”的学术报告,讨论了“设立开发区”这一政策对开发区内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开发区的设立对开发区内企业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为正,而开发区的设立对开发区外企业生产率的间接效应在开发区内企业数量占比较小时为负向,在开发区内企业数量占比超过一定阈值后则转为正向。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魏丰作题为“The Ins and Outs of Employment: Labor Market Adjustments to Carbon Tax”的学术报告,聚焦于碳税对劳动市场的动态影响,指出碳税会增加企业额外的生产成本,进而对工资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本次双边论坛的顺利举办为两校在财政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学者围绕学术报告及财政学科前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碰撞思想火花,拓宽研究视野,将助力双方在未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财政学科理论与实践实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