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23日至24日,由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主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内分泌疾病的多维度诊疗与创新”学术会议在济南市召开。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教授赵家军,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刘德山,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秘书长李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冯世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宁光在致辞中指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聚焦健康中国建设,通过多维度创新服务体系与资源整合,实施全流程服务优化和智慧医疗应用,推进了老年医学健康发展。他表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亟待应对的社会与科学命题,专委会要抓住现代医学发展的最佳时机,聚焦“一老一少”战略,借助老年医学学会的平台,加强多学科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区域健康服务水平,为中国老年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赵家军表示,内分泌专委会依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平台,通过汇聚临床经验、学术智慧及科研成果,有效推动成果向临床的应用转化,充分发挥学术创新引擎作用。专委会要继续践行学会发展宗旨,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加速成果转化,提升创新能力,为全省内分泌事业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刘德山对新一届专委会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专委会要团结全体委员,充分发挥学会平台的资源整合优势,积极表彰先进成果和个人,扩大学术影响力;二是委员要以“主人翁”姿态主动担当,支持学会工作建设,协助吸纳骨干人才,为实现新的跨越贡献力量。
冯世庆充分肯定了内分泌代谢科在亚专科建设、罕见病诊疗及科研转化领域取得的进步,希望内分泌专委会能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认真践行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宗旨,为健康老龄化贡献智慧力量。

李茹在致辞中介绍了内分泌专委会成立的背景和历程,并向新一届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陈诗鸿连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庄向华当选候任主任委员,潘喆当选副主任委员。
会议围绕科学创新与临床转化,邀请了国内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20余场,涵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代谢疾病、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等多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针对领域内前沿研究进展、临床科学管理、最新诊疗策略、亚专科规范化建设实践以及罕见病诊治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邢小平以“乳癌骨健康全周期管理”为题作特邀报告,对《乳腺癌骨健康全周期规范化管理指南》进行解读,详细讲解了早期乳癌患者、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健康管理策略以及骨改良药物的安全性管理,提升了广大内分泌医师对乳腺癌骨健康的认识及规范化管理的能力。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李乃适以“肿瘤相关甲状腺功能异常浅析”为题作特邀报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团队诊疗经验,梳理了常见肿瘤与甲状腺功能的复杂关联,强调在临床中关注高危人群的管理,进行个体化随访监测,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周新丽以“替尔泊肽开启中国成人T2D和肥胖治疗的新纪元”为题作专题报告,聚焦替尔泊肽这一新型GIP/GLP-1单分子双受体激动剂的突破性研究,深入解析了其能量代谢调控机制及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中的应用,为内分泌科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实际指导。

天津医科大学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常永生以“SIRT6与能量代谢”为题作特邀报告,通过介绍前沿进展及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关键基因SIRT6表达的降低通过抑制棕色脂肪产热促进肥胖发生的分子机制,为肥胖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能的靶点,其激动剂的应用可能是肥胖治疗新的有效策略。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首席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管庆波以“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进展”为题作特邀报告,梳理了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的难点和最新进展,为早期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强调分层治疗的重要性,深入讲解药物精准治疗和减量策略,为内分泌科医师提升疾病的诊治能力,降低误诊率、复发率进行指导。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内分泌学科带头人姜宏卫以“‘一石多鸟’——肥胖、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的综合管理新突破”为题作特邀报告,对玛仕度肽这一靶向GLP-1/GCGR双激动剂国产新药的作用机制、多靶点优势作分享,总结其对四大代谢异常全面改善作用的临床证据,并对其安全性和未来应用进行展望。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院长宋勇峰以“肠道微生态诊疗进展与实践探索”为题作特邀报告,结合团队治疗经验,对肠道菌群移植的适应证禁忌证、移植路径、剂量、频次和疗程、安全性和疗效进行介绍,并分享了团队成立肠道菌群诊疗中心的定位、工作流程、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任建民以“基础胰岛素周制剂的研发创新与临床循证”为题作专题报告,从“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决策”出发,详细介绍了胰岛素治疗如何进行病情评估和药物选择,在此基础上分析胰岛素周制剂在临床使用中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的优势。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卫庆以“瑞金内分泌垂体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题作特邀报告,全面分享了瑞金医院在垂体疾病诊治几十年历程中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我省内分泌科医师在垂体疾病的系统性诊治、临床科研发展方向、以及学科建设发展工作中提供了启示。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院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涛以“胰岛功能多维标化评估模型的建立”为题作特邀报告,系统介绍了胰岛功能多维标化评估模型的理论框架、临床价值及创新意义,显著提升了胰岛功能评估的精准性和个体化诊疗潜力。

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山东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所长陈丽以“内分泌代谢与医学心理学浅析”为题作特邀报告,从心理学的发展史、医学心理学的建立、内涵与分支、与内分泌代谢病的联系等方面进行讲解,强调了心理社会因素与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动态交互机制。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姜冬青以“尽早启用精准抗炎抗纤维化策略最大化患者心肾获益”为题作专题报告,指出炎症纤维化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本质,详细讲述了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有效阻断炎症纤维化的临床证据,强调临床应尽早启动精准抗炎抗纤维化策略,最大化糖尿病患者心肾获益。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鹿斌以“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治进展”为题作特邀报告,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出发,结合详细病案,对常见的泌乳素瘤和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评估;在疾病治疗,特别是妊娠合并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中强调多科学合作,详细分析药物、手术放射等治疗手段的应用方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主任侯新国以“AI驱动糖尿病及并发症精准诊疗”为题作特邀报告,全面讲述了AI在糖尿病初级诊疗、糖尿病专科治疗和糖尿病并发症管理中的作用,并列举AI用于糖尿病筛查、代谢亚型精准分型、血糖轨迹预测、个性化治疗策略等应用案例。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胡吉以“甲状腺眼病药物治疗新进展”为题作特邀报告,综合甲状腺眼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疾病的危险因素、诊断、严重程度评估和治疗中的关键问题,突出了单抗类新型药物提高突眼缓解率的治疗优势,同时强调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分享疾病诊疗中心建设的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临床药理主任、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刘文涛以“靶向‘肠-卵巢轴’抑制NETs预防卵巢早衰的转化探索”为题作特邀报告,阐述了岩藻多糖和人参皂苷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ETs改善肠道屏障破损和微循环障碍,从而缓解化疗引起的免疫衰老以及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临床转化研究成果,为突破两种疾病的治疗难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中国生长发育行为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教授班博以“垂体生长发育专科规范化建设及实践”为题作特邀报告,详细介绍了垂体-生长发育专科的规范化建设历程,打造和衷共济学术品牌进行的学术交流讨论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并结合病例数据,分享专科在矮身材诊断流程、生长发育类罕见病诊断等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泰山攀登学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教授高聆以“GLP-1受体激动剂对甲状腺的影响”为题作特邀报告,综述了甲状腺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紊乱疾病共存的病理生理机制,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对甲状腺组织和下丘脑TRH神经元的作用,以及其临床应用对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肿瘤影响的相关研究;强调在使用该类药物时,筛查甲状腺功能可能会为患者带来益处。

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会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颜刚以“急慢性痛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为题作特邀报告,介绍了穿虎祛痛颗粒和穿桂祛湿合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痛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成果,结合团队实际治疗案例,阐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慢性痛风治疗的优势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逄曙光以“从指南更新看糖尿病治疗”为题作专题报告,从全球糖尿病发展现状和指南更新出发,阐述糖尿病治疗由强化降糖到安全达标的理念变革;结合大量RCT试验研究,强调了基础胰岛素及复方制剂作为起始治疗手段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在简化治疗中的优势。

庄向华教授以“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管理”为题作专题报告,全面讲述了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的现状、血脂异常的特点、与ASCVD风险的关系、降脂达标策略的建议、当前传统治疗药物的局限性以及新型降脂药物蒲参胶囊全面改善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和循证医学证据,为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

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孙爱丽以“2型糖尿病长效治疗新选择”为题作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超长效DPP-4抑制剂考格列汀的药物特点、临床作用效果以及超长效所带来的高患者依从性的独特优势,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起始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陈诗鸿教授以“消失的骨骼”为题作病例报告,结合典型病例介绍了一种骨代谢罕见病——多中心腕跗骨骨质溶解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倡导多科学合作进行评估与治疗,提高了内分泌医生对该罕见疾病的认识和骨代谢疾病的诊治水平。
来自全省16地市医疗机构内分泌及老年保健专业近300人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