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人物(旧) > 师者 > 正文

徐艳玲:一位马克思主义学人的“初心”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02日 16:05 点击次数:

编者按:山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用来形容文科学者再贴切不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甘守寂寞,离不开“只计耕耘不问收”的崇高追求。近日,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山东大学10项课题获准立项,立项数目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位。山大视点网站对此次获立项资助的部分学者进行采访报道,以鼓励山东大学广大教职医务员工继承和弘扬山大人“基础扎实、学风朴实、做事踏实”的优良传统,潜心治学、扎实研究,多出优秀成果。

题记:近日,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公布,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艳玲教授主持的“全球化视野下民族复兴中国梦研究”获批,这是她继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后再次获得后期立项,遂成后期项目姊妹篇。这或许是对一位马克思主义学人不忘初心的最好褒奖。

徐艳玲,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曾获教育部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山东省首届“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学术带头人”、山东省首届思政课教师“徐艳玲名师工作室”、山东大学“三八红旗手”、“十大优秀教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称号。曾以高级研究学者身份赴美国、俄罗斯、印度、波兰等国家进行访学和学术考察,利用各种国际讲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家国情怀与学术担当

徐艳玲出生在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不到山崖边看,根本不知道下面还有一个小村子”,走出大山、走向“诗与远方”一直是大山女儿的梦想。从诗人梦到从政梦再到为百姓鼓与呼的记者梦,最终,她将梦想锁定在为民族复兴鼓与呼的学者梦上。1989年从山东大学科社系本科毕业,1992—1997年在山东大学政治学院硕博连读,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1999年被破格评为教授,2003年被山东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凭借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她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做学问要讲究一种情怀和信念,要关心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只有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才能触摸到时代的主脉动,聆听到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你的人生也因此更有质量。”这是徐艳玲教授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也是她自己不忘学者初心的写照。徐艳玲教授一直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理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近年来更加致力于在全球化的坐标系中解读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她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发展绩效令世界瞩目。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任务就是要追踪现实需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做出深度理论阐释,从而提升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感和自尊自信心。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放眼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人的使命担当。徐艳玲教授在赴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进行访学和学术考察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学者对中国非常感兴趣,但谈到中国时,还会出现很多误读。“作为中国学者,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自信,但不能老在国内‘自说自话’。在我看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鼓与呼,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也许是一位中国学者独特的生活方式。” 面对“中国式难题”,用西方的话语体系去解读,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困境,她认为,马克思主义学人必须有所担当,勇于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智慧”,阐述“中国理论”。有感于此,回国后,她一直致力于把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创新研究,以期有机会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这也是徐艳玲教授近年来一直做后期项目姊妹篇的原始精神动因。“全球化视野下民族复兴中国梦研究”是她近年来学术研究新的结晶。该著立足于中国现实诉求,从全球化视角探求全球化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互动规律,以期回答时代之问,以中国梦凝聚全球化正能量。字里行间既体现着扎实的学术功底,又无不流露出一位不忘初心、钟情于学术的学者的家国情怀。

令人高兴的是,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与国外学者对中国了解的不断加深,一些外国学者逐渐能以更加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中国。这其中,像徐艳玲教授这样为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而努力的学者们的贡献不容忽视。徐艳玲教授说,以前有的外国学者听到“崛起”这个字眼就会觉得不好,现在,通过各种方式的互通互鉴,原来的偏见和误读在慢慢消解,中国学者的话语权在上升。以印度为例,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些印度学者已经由原来的“新殖民主义”的怀疑转为理解和赞同,并时刻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中相关的项目动态,希望印度能“搭个便车”。此外,很多欧洲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也称赞有加,都希望能搭上中国这趟高速行驶的列车。

研究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徐艳玲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完善的学术理论体系,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流变以及发展历程中遭遇的各种挑战,思索在今天的认识高度如何去回应这种挑战,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和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一定要有理论的高度、深度和丰度。为此,除了在日常学术研究中注重理论基础的构建,她还梳理出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六个薄弱环节(即马克思主义文本学、谱系学、范畴学、传播学、方法论、应用学),并在不同的场合积极呼吁加强该论域的理论研究,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学科深耕和扩容进行深度奠基。

立地就是无论是授课还是理论宣传都必须接地气,要以鲜活的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这里就有一个从学术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或宣讲话语体系的转化问题。无论是作学术报告还是理论宣传,徐艳玲教授都能以生动、诗性的语言阐释自己的观点,让受众不仅能很好地理解,而且愿意一直聆听下去;听她讲话,永远都是一种精神享受,在灵动的语言下面隐含着丰富的思想;由于诗性语言和内蕴思想的交融和撞击,受众的思绪也被激活,永远都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徐艳玲教授说,这可能与她在写诗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文学素养有关系。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听她的课,学生们说:“每次上徐老师的课都觉得是一次文化学术之旅,她总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得非常好,很多经典著作和大家名篇都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让人在不知不觉间游走于浩瀚的学术海洋中,穿梭在经典和现代的交织中”。“听徐老师的课,有一种登上学术的高原看风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下课后,往往还兴奋不已。”


学者有自己独特的欢乐

徐艳玲教授勤奋且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她平均每年在CSSCI期刊上发表3—4篇文章,平均每两年出版一部学术专著,还承担着各级各类的社科项目。2017年到目前她已发表各类文章10多篇(其中包括3篇C刊),承担课题2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当被问及在忙碌的教学和工作中,是如何挤时间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她坦言,学者是没有真正意义的假期的,每年三个月左右的寒暑假被她称之为“学术学期”。她认为,进行学术研究,不被打扰地“进入状态”很重要,因此,在这种难得的治学研究期间,她常常会因为进入状态太久而忘记做饭。女儿小时候不理解,会奇怪地问她:“妈妈,咱们家很穷吗,为什么每天都吃包子啊?”如今,女儿长大了,能理解妈妈这种对学术的热爱与享受了,但有时仍会借机开开妈妈的玩笑。今年暑假,女儿在家待了20天左右,妈妈单调的研究生活与时常忘记做饭、随便买点儿什么凑合吃的做法,让女儿暑假没结束就匆匆回学校了,她同妈妈玩笑道:“妈妈,我不在家待了,我在家瘦了三斤……”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长期性、艰苦性、连续性等特点,需要研究者厚积薄发,甘坐冷板凳。徐艳玲教授不仅从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中汲取营养,更敬仰马克思本人对于理论研究不懈追求的品质,她说:“真正的学者有自己独特的欢乐,这种欢乐决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满足,而是在事业的奋斗中不断地开拓、升华。” 对于她来说,读书、教书、写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她不争不攘的生命之花的绽放,既惊艳了岁月,也温柔了时光。她戏称自己如果哪天不读读书、写点东西,就觉得“哪里不对劲”。正是这种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淡泊与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使她攀登上一座又一座学术高峰,使她的努力与勤奋在兴趣和惯性的催化下不断结出丰硕的果实。

学术导师与精神导师

徐艳玲教授认为,每一位导师都应该兼具学术导师与精神导师的双重身份。她对学生们说,当下及未来是“能力本位”的时代,作为硕士生和博士生,仅仅获得毕业(学位)证书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是独立科研能力。她把教会学生们“吃饭的本领”作为一种责任,手把手、一步一步教学生们如何选题、如何整理学术思路、如何组织语言,还会督促学生定期汇报学术进展或指定研究课题让学生历练。严格的学术训练与“带孩子”似的耐心指导对学生们学术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她指导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已有一百多人,其中不乏成果累累、建树颇丰者。

学生们大多秉承老师一贯的治学态度,徐艳玲教授指导的博士毕业生庞睿清楚地记得入校后与老师见面后得到的第一句话:“选择了博士之路,就是走上了学术之路,这条路,付出足够的努力,就是一条光明大道;懒惰懈怠,就是一条不归之路。”随着向老师请教和学习的不断加深,他慢慢体悟到了所谓的艰辛,究竟是多么的艰辛。

在生活方面,徐艳玲教授带给学生们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她说,搞学术研究,心不能乱,要时时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动态,给他们温暖,让他们能够潜心学习治学。她经常利用各种时机关心、了解学生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每到中秋,她会带着他们一起去爬山赏月、闲话家常;日常空闲时,也会带学生们回家吃个饭,其乐融融;知道哪位同学经济上有困难,她也会时不时地打点钱让学生买书……她把这种方式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这种平等亲切的生活化互动让学生们都愿意亲近她、向她敞开心扉。在一次聊天中,她了解到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对母亲有误解,思想上有些逆反,就经常开解她,并在过节时提醒她给妈妈打电话送祝福。在这种润物无声的温柔攻势下,那位学生终于放下心结,对生活乐观豁达起来。如今,很多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仍保持着与老师的密切联系,找对象了会带回来给老师看看;学习或者工作中没有动力了,找老师聊聊天后又浑身充满了动能。

在学生们心中,她永远是那个讲课风趣幽默、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可爱的徐老师。


近期山大视点网站“山大人物”访谈一览:

[师者]张建:阳光心态,好导师就应该如此

[师者]辛公明:探寻“有意思”的热力学

[师者]王哲伟:做对的事情,做感兴趣的事情

[师者]张平:从教从仁师之范 一曲一章艺之美

[师者]綦建刚:愿做春泥护芳华

[师者]郑雨军:总想为学生多做一些

[师者]李开军: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师者]马文: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张丹丹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思萱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