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人物(旧) > 学者 > 正文

马清林:保护尘封的记忆 展示文明的魅力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08日 15:07 点击次数:

浩浩汤汤,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大地上积淀了大量文物古迹,考古发掘为我们揭开了一层又一层中华文明的面纱,这些历史记忆为我们和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明和文化财富。有位学者一直坚守在文化遗产保护战线上,用他的智慧和努力,研究如何更有效地保护与挖掘那些尘封的历史记忆……

2018年11月马清林加盟山大

日前,这位学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二级研究员马清林博士加盟山大,受聘为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他带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将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借助一方讲坛,传道授业,培养青年人才,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领域,做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引路人。

实现夙愿 结缘山大

在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工作中,马清林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科技考古、科技史与文物保护技术。他对文物的材料构成以及它们的劣化规律非常感兴趣,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技术成果二等奖两项、甘肃省青年科技奖、科技部“十一五”国家优秀团队奖、国家测绘局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现任多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副会长。曾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等。

在长期的文物保护研究与实践中,他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将文物保护事业做得更好、将文物科技发展得更快、使文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价值的利用?”

回顾多年来的工作经历,马清林教授深深感到,中国文物事业的快速发展,非常需要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充实到文物保护行业中,惟其如此,才能改观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发掘和利用能力不足的局面。

党的十九大以来,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已逐渐成为全民共识。全国许多高校纷纷设立文化遗产学院或专业,开展文物科技人才与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工作。作为百年名校,山东大学2012年已设立文化遗产研究院,可谓捷足先登。

在马清林教授眼中,山东大学历史学作为传统优势学科久负盛名,考古学科近年来迅猛发展,科技考古取得了长足发展,成绩引人注目。山东作为文物大省,文化遗产科技保护成绩斐然,文物科学保护水平与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马清林教授愿意奉献自己30多年的文物保护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山东大学该领域研究生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其实,几年前马清林教授就已经萌生全职前往大学工作的想法。他说:“我曾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兼职或共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的学生在文博单位和高校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我长期由于管理工作和非科研事务的牵扯,总是不能全力投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机缘巧合,2018年9月,马清林教授在济南参加山东省文物保护学术会议时偶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谈及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成就和建设规划后,即前来山东大学考察,稍后就决定前来工作。

来校后,通过进一步与山东大学校领导交流,了解了山东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愿景,深感山东大学在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展前景辉煌。

在马清林教授印象中,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许多学者都具有极高的人格魅力与学术素养,青年教师们学术思想活跃并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这让他对学院的发展充满信心。学校有关服务支撑部门为引进人才提供了更加开放的科研和教学环境,使入聘者能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这一切让他感到山东大学是一个有情怀、有温度、有发展潜力的大学。

马清林教授将山大看做是实现自己“夙愿”的精神家园。在文物科技与保护领域,他对能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共起舞、同奋进感到非常欣然。

孜孜以学 上下求索

源于对文学与历史学的喜爱,1986年,马清林在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便选择前往甘肃省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工作。

甘肃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文物保护实验室的三家博物馆之一。马清林说:“我喜欢探索,想弄清楚古代文物的制作材料、工艺和它们历经千百年所发生变化的原因。”也正是这份好奇和对博物馆事业的热爱,让他在博物馆岗位上默默坚守着、执着追求着,一干就是18年。

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属于交叉学科,为培养自己对古代文物的科研兴趣,马清林猛补了历史学、美学、艺术史、材料学、工艺美术史以及工艺学方面的知识,逐渐养成了以科学与技术探究为目标的研究和工作习惯。这期间,他深刻理解科学研究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等认识问题,保护技术则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等实践问题,并通过科研项目组织相关人员在一定时间完成既定目标。渐渐地,随着越来越多主导大型科研项目,他具备了较强的项目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同事们的传帮带助推了他科研水平与能力的快速成长。马清林说:“工作中领导和老同志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刚参加工作,就在甘肃省博物馆技术部李现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甘肃古代各文化时期制陶工艺研究与潮湿环境下壁画保护技术研究工作等。后来制陶工艺研究成果发表在《考古》杂志,这是我第一篇科研论文,对我影响很大,增强了我的科研自信心。”

关于文物科研活动,马清林说:“应该有利于国家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利用,有利于行业人才队伍科学素质提高和能力增强,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服务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

为提升科研素养,1994-2000年,马清林在职攻读了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硕士与博士学位。读研期间,他跟随导师、兰州大学原校长胡之德教授和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李最雄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镀锡青铜器、古代陶器制作技术、潮湿环境下壁画保护技术等研究工作。1996年,马清林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潮湿环境下壁画画面层加固保护与霉菌防治研究获得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读研期间,他还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包括美国盖蒂保护所世界著名金属文物研究科学家Dr. David A.Scott关于古代金属金相和青铜器保护方面的专著等。“学莫便乎近其人”,马清林也由此产生了前往盖蒂保护所研习的愿望。

美国盖蒂保护所是世界著名的私立公益性国际化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机构,能前往盖蒂保护所研修是很多优秀青年的愿望。1999年,在李最雄研究员推荐下,Dr. David A.Scott委托敦煌合作项目负责人、美国盖蒂保护所前任副所长Dr. Neville Agnew在敦煌莫高窟对马清林进行了面试。面试时,Dr. Neville Agnew问:“你为什么要去美国盖蒂保护所研习?”。马清林回答:“我想成为最优秀的文物保护科学家。”Dr. Neville Agnew说:“这是个很好的雄心壮志。”

2001年马清林在美国盖蒂保护所开展研究工作

2001年,带着梦想,马清林前往美国盖蒂保护所以访问科学家身份与Dr. David A.Scott合作开展中国古代镀锡青铜器、铁器以及中国蓝与中国紫研究。他的视野渐渐从国内放眼到国外,科学研究也“渐入佳境”。同年,由他和敦煌研究院苏伯民博士及两位导师主编的专著《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获得自然科学出版基金资助,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在当时是比较系统的文物科技分析与保护的专业著作。

2001年马清林在美国盖蒂保护所与项目科学家Neville Agnew博士交流

中国三代文明以青铜器闻名,镀锡青铜器是古代中国青铜器的重要装饰技术,最早出现于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早期墓葬。马清林与David A. Scott博士对此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在开展镀锡技术模拟实验中,当时流行的说法为大英博物馆研究人员提出,实践中很难实现,马清林提出利用松香作为保护性气氛生成材料、同时利用锡汞齐作为热镀锡前涂覆材料的想法后,David A. Scott博士鼓励他的想法,其后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2001年9月,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镀锡青铜器研究成果在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国际会议发表;2006年,铁质文物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杂志《Historical Metallurgy》上。2014年,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早期青铜戈镀锡技术研究一文在《文物》发表。

中国蓝中国紫是中国古代两种人工合成的蓝色系无机颜料,在秦始皇兵马俑多有使用,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兵马俑紫色颜料也为此种材料。2001年在美国期间,马清林和David A. Scott博士开展了初步研究,并与当时正在开展埃及蓝和中国蓝相关研究的瑞士苏黎世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Prof. Dr. Heinz Berke讨论过中国蓝的研究工作与合作意向。

2003年马清林在瑞士苏黎世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期间与H.G.Wiedemann博士、Heinz Berke教授和F. Wild博士合影

为进一步加深对中国蓝中国紫的研究,2003年,马清林前往瑞士苏黎世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与Heinz Berke教授开展合作,这项合作一直延伸到现在并将持续下去。苏黎世大学研究模式完全由教授主导。此次合作研究,除与Heinz Berke教授探讨方向外,研究路径和进程全由马清林掌握,研究过程完全是探索性的,并使用了当时很先进的激光拉曼显微技术。研究中,Heinz Berke教授很尊重马清林的想法,鼓励他探索并与其他科学家交流。当时他开展了中国蓝和中国紫的复烧实验,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2006年,有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著名文物保护杂志《Studies in Conservation》。2007年,秦兵马俑博物馆夏寅等分析山东危山汉墓壁画颜料中的另一种成分中国深蓝,其标准拉曼光谱即为2003年的合成物谱图。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多年来,马清林在文物保护领域积累的科研与保护实践经验,将助力山东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学科的发展。

以梦为马 追求卓越

在美国研修期间,2001年,马清林被任命为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随着研究工作不断进步和走向科研管理岗位,马清林教授的科研格局也越来越大。2004年,他参加国家文物局直属单位干部全国公选进入中国文物研究所(2007年更名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任副所长。

一次代表中国文物研究所参与美国盖蒂保护所承德殊像寺保护工作时,马清林在承德见到了Dr.Neville Agnew。Dr.Neville Agnew说:“看来你当初的雄心已经实现了一部分。”当他得知马清林和国家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部主任潘路研究员正在组织翻译Dr.David A.Scott所著《Copper and Bronze in Art: Corrosion, Colorants, Conservation》一书时,他说:“这是一项对行业很有意义,对翻译者来说却是很艰难的工作。”2009年,当Dr.Neville Agnew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翻阅中译本《艺术品中的铜与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后,接连说道:“太好啦!太好啦!当初我很担心你们不能高水平的完成此项工作,没想到做得这么好。”他随即带书数本,表示要放在美国盖蒂保护所图书馆。

2013年马清林与徐州博物馆同志讨论其收藏的中国紫彩绘兵马俑

马清林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一干就是14年,其中12年分管科研工作。那段时间,他积极投身于科研和科研管理工作,致力于行业的科技进步,并卓有成效。他主持的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层加固技术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文物局科学和技术成果创新二等奖,主持翻译的《艺术品中的铜与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获得全国文化遗产最佳译著奖,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铁质文物综合保护技术研究”课题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其成果《铁质文物保护技术》专著获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奖。由此,他在2007年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名单,2011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国家事业发展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身价值。马清林教授一直坚持将自己的学术追求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的多学科属性和文物保护技术的交叉学科特点,积极与高校和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保持着学术研究的国际前沿性,在合作中求进步求发展。

2014年马清林在山东定陶汉墓现场与课题组部分成员讨论保护方案

与国家需求相结合,马清林教授承担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课题研究”、“南京报恩寺遗址地宫及出土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课题、财政部项目濒危馆藏壁画抢救性保护工程——馆藏壁画保护综合研究、“中国南海华光礁出水文物保护项目”、“中国瑞士科学技术合作计划项目(Sino Swi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gram)”、山东定陶王墓地(王陵)M2汉墓原址保护工程项目方案设计等。这些项目中的科学研究、方案制定和实施,有效保护了文化遗产及其价值,同时通过科研成果的出版与发表,对行业科技进步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工作中,马清林及其团队积极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解决科学与技术问题。2007年,马清林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室外大型铁质文物综合保护技术研究,总经费700万元,项目组就由国家博物馆、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组成。工作中,项目组成员细化科研目标、强化科学管理,充分交流磨合,逐步达成共识,共同攻坚克难,最终顺利完成预期目标并获得优秀团队奖。


2008年马清林与盖蒂保护所资深科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avid A. Scott教授交谈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马清林教授与美国、瑞士、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文物保护机构的专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与Prof. Dr. David A. Scott、Prof. Dr. Heinz Berke、Prof. Dr. Stefan Semen等合作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路径越来越宽。这些科研合作,既提高了他与团队的科研水平,使其研究更具前瞻性,也促进了行业科技的进步。他也深深感到,在这个开放的国际化时代,对国家文物科技策略的影响表面上是科研单位水平的显现,实则是众多高水平科研人员能力与水平的表现。正所谓,“大学者,大师之谓也。”

带着对文物考古事业的一腔热忱,多年来,马清林教授在铁质文物保护技术、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方面深入实践、潜心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在Archaeometry、Studies in Conservation、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Ceramics International、《考古》《文物》《敦煌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28篇。授权专利5项。出版专著5部,译著4部,其中3部著作获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奖。

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马清林教授政治上追求进步,主动参加社会活动,曾任九届甘肃省政协委员,现任任北京西城区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文化部支部主委等,政治站位一直很高。无论身居何位,身处何方,他都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以促进科技进步为己任,为国家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成绩总是惠顾不懈努力的人。仅2018年,马清林教授就以通讯作者发表3篇SCI收录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还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子课题“大报恩寺遗址出土舍利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洋出水铅釉陶瓷器腐蚀机理与保护技术研究”,并获得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谈及取得的成绩,马清林教授说:“作为交叉学科,文物科技所有科研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努力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都与国际合作交流密不可分。包括出国游学经历,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做兼职教授培养研究生,开展多项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课题等。”

在马清林教授看来,以前的成绩是曾经工作过的单位领导支持与团队协作的结果,是基础也是过往。目前,他希望在山东大学这个新平台上,以梦为马,驰骋飞奔,为国家文物科技发展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作出新的贡献。

筑梦山大 戮力前行

入职山大实现了马清林多年的“教师梦”。作为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他追梦而行,将依照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将自己所学所知应用到教学相长的实践过程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短期内,他的想法是积极参与到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中,与学院领导交流,与业内专家共同商讨实验室建设和项目争取有关事宜,完善青岛校区实验室设备配置,为新学期研究生课程和研究提供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

着眼长远,在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目标方面,马清林教授也作了认真思考。他看到,山大文化遗产研究院目前文化遗产科学研究与保护研究方向较弱,希望通过努力,组建科研团队,立足山东,瞄准国际前沿,力争在金属文物、石质文物、彩绘类文物、海洋出水文物等保护修复与文物数字化虚拟修复方面有所建树。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与花岗岩一样坚韧。”要做好科研,团队协作尤为重要。马清林教授认识到,人才梯队年龄适当差异、团队的凝聚力、团队成员的国际化程度决定着团队科研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水平。他决定采用支持年轻科研工作者出国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访、合作研究,积极申请国家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山东文物保护活动等方式,加强团队建设。

青年学生是科研领域的后备力量,做好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可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马清林教授说:“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选题要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研究生的研究实验和分析测试工作有效开展;工作中应多和学生交流,尊重他们的想法,培养他们独立的科研能力;求职时尽力给予推荐和帮助。”

“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马清林教授说:“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一己之力显然是徒劳,必须将所学所知与青年共勉,不断扩大科技力量。山东大学本科生素质高,要在本科生中举办文化遗产价值认知和保护传承的相关讲座,吸引优秀的本科生报考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研究生。”

2018年马清林入职山大后作学术讲座

为拓展并深化同学们对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的认识,马清林教授刚刚加盟山大便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博物馆藏品保护科学与技术”的学术讲座。

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的实践性很强,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结合具体项目,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山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有考古专业和考古工地,为学生们提供了最直接的实验场地和实践对象。马清林说:“湖北苏家垅春秋早期曾侯夫人墓M88的实验室考古项目和即将开始的西安西汉时期彩绘陶俑保护项目等,就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场所。”

一切都刚起头儿,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现有文物保护专职教学科研人员还较少,需要借助山东省内文物保护力量,以山东为立足点,争取国家和地方资源,积极开展工作。日前,为加强学术交流合作,马清林教授参加了山东省博物馆学会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并任分会副会长。

使命在心,责任在肩。目前,在山东大学由大到强的征程中,马清林教授正带领团队勠力同心、逐梦前行,力争使山东大学在科技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助力山东大学考古学一级学科进入A档行列,同时服务于全国及山东省文物保护事业。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王莉莉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万广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