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月1日,机械工程学院春节特色活动调研团队山西分队对当地的秧歌开展调研活动。秧歌是一个既能登台表演又适于在生活中随时哼唱的歌种。它所反映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在山西民歌中别具一格。它曲调淳朴、健康、音调别致,特色鲜明。
队员来到原平市,在这里盛行的是凤秧歌,是秧歌的一种。“凤秧歌”是流行在原平的一种集体表演的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表演时男女各半,男的头戴一顶草帽形的小帽,帽顶戴有一条既薄又窄,约长丈余,盘成螺旋形的竹圈,竹圈顶端置一鲜艳的红色绒球,形似凤凰头顶的红翎,故当地群众称其为“凤秧歌”。
调研时,恰逢人们正在表演凤秧歌最受欢迎的曲目——《过大年》,队员们看到男的身背腰鼓,女的手持一小堂锣,边敲边舞。随着舞步的节奏,帽上的竹圈前后伸缩摆动,风格别致。经过一段舞蹈后,便开始演唱,演唱的内容是都一些祝福的话。随后,队员通过采访这个表演队得知,原平凤秧歌曾经获得过很多荣誉——在山西省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节期间,经过重新组织,精心排练的原平凤秧歌阵容可观,表演更为精彩,之后,又参加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开幕式演出和山西省建设小康示范县区展演及朔州市广场文化节活动,2005年无宵节参加忻州市街头文艺表演,荣获一等奖,不久又在中央电视台《魅力12》栏目中亮相。2006年四月,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又一次随着忻州文化走出山西,走进"星光大道"让全国乃至世界人们欣赏到了它的魅力.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更受人们喜爱。2008年2月原平凤秧歌扩展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秧歌”之中。
经过一上午的调研,队员们对当地的凤秧歌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同时,队员们也对接下来的春节特色调研充满了期待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