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本科生“读书•成长•分享”读书计划活动第一阶段陆续展开。此次读书计划包括摘写读书笔记、读书经验交流会和读书笔记展示三项活动。
选摘经典,思悟精华
读书计划自2013年11月启动,主要通过建立读书机制,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读经典读名篇。从学生摘写的读书笔记来看,同学们偏爱书中经典,并且能够翻篇得所思,落笔有所感。历史专业的陆蔚和文管专业的陈政同学博览专业相关书籍,分别浅析自己对哲学和文化产业的见解,解读深刻而富有逻辑,令同学们叹羡不已。而以考古专业陈诚、王雪和卫红红为代表的热爱历史文化书籍的同学则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历史名篇,畅谈感想。也有同学则与文管专业刘静涵、王欢欢同学一样喜欢摘抄与自己生活有共鸣的哲理性散文等作品,品味隽永情感。
学院利用寒假组织班主任老师对同学们的读书笔记进行集体批阅。无论是与专业相关的深入视点,还是贯古通今的历史题材书卷,亦或饱含情思哲理的深刻篇目,同学们在读书活动中选取的不朽经典都立意深远,他们笔下的感悟独树一帜,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赞许和好评。
搭建平台,内化交流
今年3月,学院充分调动和发挥班主任老师的作用,分别在不同专业举办了读书经验交流分享会,不仅为老师和同学在读书心得方面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台,也使同学们的读书效果得到了巩固和提升。同时,为鼓励此次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学院为他们发放了购书卡以示奖励。
2013级考古专业班主任陈雪香、历史专业班主任崔华杰、文管专业班主任李大伟在分享会上对读书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并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读书经验和方法。陈雪香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大家在读书过程中要寻求经验上的指导、理论上的思考,同时注意接触多方面专业知识信息来充实自己。崔华杰就上学期读书笔记完成情况与历史学专业的未来就业发展前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大伟则建议大家博览群贤,并从“选”“摘”“思”“心”四个方面表达了对大家用心读有价值的书的希冀。随后读书活动中的优秀者们将自己读书过程中内化的感悟和最适宜自己的读书方法与大家进行了分享。考古与文博班的同学谈到了泛读与深读、阅己所爱、摘己所获等读书方法。历史班同学提出一生读书,与朋友交流读书的观点。文管班同学则从自己读书笔记的内容和感悟分享了读书重在态度、内化在情感共鸣等经验。
通过交流,专业班主任和同学们在读书方法与态度上达成了读有价值的书、怀着批判思维读书等共识。而老师们针对性的建议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值得尝试的读书方法和思维方式。
散播书香,展我风采
4月21日,兴隆山校区教学楼一层走廊上展出了历史学院优秀书籍摘录作品。其中除了品味经典书写深思的获奖笔记外,也不乏学院其他同学形式和内容都可圈可点的作品。
一张张读书笔记,史学繁荣事迹旁有老师关注历史的批注,经典故事素材页脚有老师关于格式修改等建议。师生共筑的读书笔记展板吸引了各学院学子驻足,从史学摘录感受历史的气息,从核心观点感受人文的魅力。读书笔记选登展示是整个读书计划的成果展示亮点,这一活动使得历史学院的书香散播至校园,工整清秀的字迹向全校展示了历史学院学子乐于读书、认真感悟的态度和行文自如的风采,也传递了学院学子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此次“读书•成长•分享”读书计划成果颇丰,展示了历史学院2013级本科生博览经典后内化为个人感悟的成果。2013级同学在今后的读书活动中将带着老师的希冀,继续品味好书致力求索,延续第一阶段读书成果,成为历史学院又一批“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秀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