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是我的母校,也是我的人生转折点。山大的教育和学历,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考上山大以前,我是一位乡下孩子;考上山大以后,我是一个时代的宠儿。从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我的中学、我的老师,到我家所在的生产队和大队的父老乡亲,大家都为我考上山东大学而高兴。
那个时候考上大学不容易。我作为我们县当年理科总分第一,考上山东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确实让许多乡下少年看到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后来我的侄儿侄女们相继考上大学,我真心为他们高兴。
当然,我自己也感到很幸福。当年读书虽然很清贫,也很辛苦,但是我的努力,得到了时代的回报。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我心中充满着自豪感。
四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大学新生已经变成了三个孩子的父亲。我的三个孩子,在重复我的求学之路。
时间定格在2021年,今年是母校山大的120周年校庆。山大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在过去120年里,培养了千千万万的杰出校友。看到山大校友在各行各业创造了辉煌的成绩,我经常发自内心地说:他们是我们山大毕业的!我为自己能成为山大校友的一员而自豪。
2021年,对我和我的家庭也具有特殊的意义。2021年,是我考上山大40周年,是我出国30周年。2021年,对我的三个孩子也意义重大。他们一个高中毕业去读大学;一个大学毕业去读博士;一个博士毕业去做博士后研究。值得欣慰的是,他们都取得了奖学金。
作为一个普通学长,我想给山大的学弟学妹们,讲述一些我的人生理念。期望你们的人生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中华文明里面不缺感恩文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桃报李”等都是我们感恩文化的一部分,但我认为这个感恩文化仍然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它应该成为我们一生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质。
首先,我们要感谢那些支持、鼓励我们考上山大的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我们的成就,不可避免地要归功于他人的帮助。如果仅靠我们个人的聪明才智,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基本无所作为。即使爱因斯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我们以谦卑而不是自大的态度寻求帮助,可以使他人更高兴地为我们提供帮助。意识到我们的成功需要别人的帮助,并持续牢记这一点,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取得更多的成功,人生也会更加美好。
其次,保持好心情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写感恩日记。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东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幸运习以为常,视而不见。更糟糕的是,有时候我们会想到世界对自己不公。感恩让我们心情愉快,抱怨让我们精神压抑。每个人都有值得感恩的人和事,也有很多值得气愤的人和事。选择感恩还是选择气愤,就看你对你自己的态度。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益。
认清现实,从我做起。我出生成长在农村,这是客观现实。这个事实既不值得自豪,也不值得自卑,我只能接受这个事实,认真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张治中小时候住校读书时,看其他同学家里带来猪肉给孩子吃,就写信给家里,期望家里也带点肉给他吃。他爷爷带信回来,说家里没钱买肉,要吃肉只能从家里人身上割。张治中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发愤读书,成为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全国解放前夕,张治中任国民党首席谈判代表,赴北京谈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艰难,有的人被艰难压垮,有的人经过磨难以后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过去,我们只能坚强地面对未来。
接受挫折,东山再起。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成功人生和失败人生的区别不是百战百胜和屡战屡败之间的区别,而是大家都经历无数失败和挫折以后,一个选择放弃,一个选择坚持。你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都会经历失败。譬如,热恋的朋友关系分手了,考公务员失败了,工作中被迫走人了,等等。面对这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面对。
心理学家说,人在遭受挫折以后,会有心理误区,这些心理误区,可能导致一个人从此一蹶不振。下面是人遭遇挫折以后的典型心理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把挫折个人化,把不幸结果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不要总想着如果我当时如何如何做,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如果我们陷入了思维的怪圈,总想着为什么这事唯独发生在我身上,那样就会导致精神压抑,甚至影响日常生活。要换一种思维,不幸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但是怎么面对挫折才显出各自面对困难的素质。命运是随机发生的,我们可以有好的运气,也可以有坏的运气。不要跟命运过不去,要学会接受。
第二个误区是把挫折永久化。如果你在遭遇挫折以后,认为自己这辈子全完了,那么你就把你的挫折永久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都学过这篇课文,其实它也是全世界都认可的智慧。时间可以治愈很多创伤。
第三个误区是把挫折全面化。我们遭遇挫折以后,经常会担心这辈子的人生轨迹会改变,以为我们周围的人会从此小看自己。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首先,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个人的世界里,并不那么关心别人的事情。其次,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很多人对你的看法,不会因为你一次考试失败而改变。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别人怎么看都无所谓。
大家都知道肯塔基炸鸡。它的招牌画应该是圣德斯(Harland David Sanders)本人照片。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五岁的时候他爸爸去世,他妈妈曾经改嫁过两次。圣德斯60岁的时候,仍然一事无成。他在想着自己为什么还不自杀的理由时,想到还没有试试做饭,然后他用他外婆留下的配方炸鸡,终于成功,成了富翁,活到90岁。丘吉尔有一句名言,就是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持续学习,努力工作。考上大学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大学毕业文凭,也不仅仅是为了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上大学,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能力和求知的欲望。高等教育的精髓,应该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等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甚至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知识,真的是沧海一粟。我曾经有一位师友(Mentor),他跟他太太是大学同班同学。我跟他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那个时候还没有苹果手机,他的黑莓手机用得很轻松,而我用黑莓手机很费劲。他跟我说,他老婆要发电子邮件的时候,他要先帮她把邮件屏幕打开,然后她输入,然后他帮老婆发出。他们是同班同学,几十年后,对新科技的使用能力差别就可以这么大。
我留学的时候,有一位学长。他1965年考上中国的一所名牌大学。文革开始后,他被分配到一个县广播站,负责维修广播线路。1977年高考恢复后报考了研究生。因为他只上了一年大学,所以就选了一个他能自学的学科,1979年考上研究生。他跟我同学的时候,已经快50了,那时他孩子已经在读大学了。我问他,你现在读书,是否感觉脑子不好用?他说,其实他感觉比他30多的时候脑子好用。他说,他30多岁的时候学什么都学不进去。不仅他当时有这个感觉,他以前的大学同学,在考上研究生以后,也都有同样的感觉。
医学上说,对做脑力劳动的人,60%以上的能量被大脑消耗。如果我们不经常用脑,那么人的神经系统就会感到把能量送到大脑是浪费,所以就减少对大脑的能量供应,结果人的脑力衰弱。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发现,那些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人,他们的脑子很灵活,容易接受新的理念。相反,那些不经常用脑的人,则经常变得很固执、自以为是。
我们工作以后,除了需要持续学习专业知识以外,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经济学和财经知识。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的行为,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现象,财经知识则可以帮助我们管理财富。
《礼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心理学上有一个理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Unknown Unknown)。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也是这个道理。
人生,应该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即使不是为了功名,至少可以减缓自己的衰老。
广阔视野,看对方向。人生中,有时候决策比努力重要。战略上的错误,很难通过战术上的努力来弥补。
美国社会学家认为,美国有两个大的周期:美国制度周期和美国社会经济周期。
美国制度周期跟战争相关,周期为80年。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到1883年间。美国内战,发生在1861到1865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39到1945年之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1941年底。如果以80年周期算的化,美国要在2020年代发生战争。社会学家不是统计学家,他们根据社会对战争的记忆和战争回来的士兵对子女的教育作出的判断。
美国社会经济周期是50年。美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周期从1980年的里根总统上任开始,至今已经41年,过去40多年积累的社会矛盾,需要新的社会经济政策来解决。目前这个混乱时期需要持续10年左右,在2030年前推出新的财经政策。未来十年美国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我们还不知道,但是未来美国的混乱是肯定的。
上一个美国社会经济周期从1932年开始,到1980年结束。总统从小罗斯福(FDR)开始,到卡特结束。再上一个社会经济周期从1876年开始,到1929年结束,总统从哈耶斯(Rutherford Hayes)开始,到胡佛结束。
有专著讨论上面的美国社会周期,所以我这里仅介绍相关理念。有一个美国教授,从研究昆虫改行研究社会学,他在2010年就根据美国50年周期理论,预测美国2020年会发生动乱。事实证明他的预测是对的。
中国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将面临人口老龄化,未来劳动力很难为退休人口养老,所以未来养老将是大问题。现在有很多人出国留学,面临是否海归的问题。我不想讲太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只是希望大家视野更加广阔一些,找准方向,作出正确的决策。
修身齐家,享受人生。我在学习的时候,知道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朋友告诉我,前面还有四个字,应该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认为,加上 “诚意正心”确实更有意义。
我们准备高考的时候很辛苦,但是考上大学我们很开心。做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和事业也很辛苦,但是我并不想说这样的工作必须是繁重的劳动,没有乐趣可言。只有当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式,把享受工作和享受生活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称其为“追求幸福”。
那些讨厌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人,不会获得诺贝尔奖。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都非常享受他们所做的事情,正是这种享受促使他们思考得更好,更努力地工作并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其他在生活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他们如何找到给他们带来欢乐的事业或者工作?毫无疑问,这是他们通过尝试许多不同的可能性取得的。
虽然只有少数人可能会在年轻的时候找到工作中生活的乐趣,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寻找可以给我们带来乐趣的工作或者专业可能需要时间。
请记住,生活并非旨在折磨你。它旨在给你带来愉悦和享受。并且你应该寻求和享受生活。只有在偶尔经历磨难和挫折的情况下享受生活,才能真正留下持久的印记,并拥有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在当今自媒体时代,很多知识被碎片化。期望大家每年读一些经典名著和社会经济学方面的书。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要学会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
山大校友是一个长长的河流,我们都被盖上了山大的印记。山大有120年的历史,山大还有无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传递山大的浩然正气,共同维护山大校友这个群体形象。
作者: 刘以栋,1985年毕业于山大数学系,现为山大北加州校友会会长,美国BBVA银行高级副总裁(SVP/Dir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