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George Braine教授做客外国语学院,作了题为“How to Publish in Applied Linguistics Journals: Insights from a Journal Editor,Reviewer, Author”的讲座。外国语学院院长王俊菊教授主持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George Braine教授和外语学院博士生进行了学术座谈会,主题为“克拉申监察模型在二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参加座谈的20多位博士生和George Braine教授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克拉申监察模型”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套完整的二语习得模型,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克拉申监察模型”在二语习得领域发挥了重大理论指导作用,其不足之处也日渐显现。George Braine教授和博士生们就这一理论的长处和不足,以及辩证地利用其积极作用为二语写作服务深入交换了看法。
讲座中,George Braine教授结合自己“三位一体”(国际应用语言学杂志的主编、匿名审稿人、作者)的学术身份,详细讲解了如何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发表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的全过程。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和学术经历,分别对权威性论文的前期发表准备过程、撰写过程和后期发表过程进行阐述。在前期准备阶段,除了了解论文发表过程和出版刊物信息等基本工作外,他特别强调鉴于外语界行业权威性刊物的发表率较低,所以学者最初投稿时可以先从地区性刊物着手。针对撰写过程,他结合具体实例,向大家介绍了论文写作过程中可采用的一些具体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利用一次研究产出发表多篇论文的经济原则,题目长度和新颖性的问题,视觉资料的清晰度问题以及摘要的撰写问题等。George Braine教授还讲解了后期论文发表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比如附函的撰写要简洁,来自编辑的回信要认真阅读,若论文被拒绝,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出的被拒绝的原因等。另外,他着重强调论文的实际发表过程具有漫长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所以学者一定要保持耐心,拥有乐观的心态。
讲座后,两位在国际语言学杂志发表文章的教师代表和George Braine教授交换了学术发表的心路历程,和与会的师生分享了学术发表的心得,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大家体会到学术发表的艰辛,更认识到学术发表只要努力付出、找对方向、选对方法,总有一天可以成功发表文章,走向学术发表的坦途。
George Braine,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曾在美国、阿曼、斯里兰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任教。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写作与非本族语英语教师发展。George Braine教授是非本族语英语教师运动创始人、曾任香港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席、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主编、香港中文大学Writ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主导师、应用英语语言学MA课程负责人。George Braine教授还是富布莱特法案基金学者、书面英语托福考试委员会委员。2013年曾获TESOL国际协会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