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28日,山东大学首任唐仲英讲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讲座在中心校区举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历史系1978级考古专业校友杜金鹏教授受聘为山东大学唐仲英讲座教授。活动结束后,山东大学副校长韩圣浩会见了杜金鹏教授。
韩圣浩对杜金鹏教授受聘山东大学唐仲英讲座教授表示衷心祝贺,希望杜金鹏教授能在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领域为山东大学多作贡献。杜金鹏教授感谢山东大学给予的机会,表示将尽全力支持母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
聘任仪式上,山东大学人才办副主任于向明主持仪式并宣读《山东大学关于“唐仲英讲座教授”聘任办法》的文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简要介绍了杜金鹏教授在夏商周考古和文化遗产领域所作的重要贡献。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介绍了唐仲英先生关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纪实和唐仲英基金项目概况,并代表学校向杜金鹏教授颁发山东大学唐仲英讲座教授聘书。
随后,杜金鹏教授发表感言,并作了题为“创新之路——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成绩与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杜金鹏教授首先界定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指出遗址公园应具备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随后,他又从我国目前已公布并建设的考古遗址公园入手,总结了自“考古遗址公园”这一概念提出到目前为止的几个重要突破,其中包括解放思想、端正认识、创新体制等重要方面。在肯定所取得的突破和成绩的同时,杜金鹏教授也指出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投资型社会资金产生的负面作用、考古科研可持续发展的破灭等方面及评估报告本身的一些问题。随后,他在总结以上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即“定性准确、顶层设计、重点投入、控制规模”。最后,杜金鹏教授就文化遗产和遗址保护规划等问题与山东大学考古系师生进行了深入讨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浩天、梁宏刚;山东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曲明军、博物馆副馆长李慧竹、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伟,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王青、办公室主任孙强及考古系师生40余人参加相关活动。
杜金鹏,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国家文物保护科学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20年来,他致力于夏商考古研究,在史前考古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方面亦有所探讨,是“偃师二里头遗址”主要发掘者之一。他主持的国家重大科学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偃师商城小城年代与分期研究》专题,从考古学上解决了夏、商年代界限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独著或合著有:《二里头陶器集粹》、《文明起源史话》等学术和知识读物7部,发表学术论文约70篇。曾获得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多次获得全国青年社科研究优秀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