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院成功举办“人生职业规划”论坛
发布日期:2005年04月28日 15:11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口腔医学院在西校区大学生俱乐部举办了“人生职业规划”的论坛。论坛特邀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杜言敏,口腔医学院院长杨丕山,副院长徐欣参加。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志华、党委副书记郭春晓及口腔医学院研究生代表,各年级本科生代表等参加了这次论坛。
伴随着大学扩招后就业高峰期的到来,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杜主任首先就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杜主任指出:今年的就业形式与去年大体一致,形势不容乐观。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338万,伴随着高校教育由精英时代走向大众时代,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毕业人数不断增长的趋势,就业趋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2005年的毕业生面临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增劳动力三峰叠加的形势。就内部看来,去年我校各类毕业生9000余人,而今年将达11000人,就业压力相对加大。
另外,用人单位的要求日益增高,盲目的附加条件,客观上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作为大学生就应该提前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尽早进入准就业状态。
大学生就业的总体趋势不容乐观,那么,口腔医学的毕业生是否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形式呢?杨院长认为,口腔医学的毕业生目前面临的就业形式还算乐观,因为口腔疾病是常见疾病,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对口腔医生的需求量很大,并且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重视口腔的医疗、保健。徐欣副院长对近几年的毕业生走向做了比较,2000年之前,本科毕业生基本在省市、地区级医院就业,理想用人单位还不算饱和,这就使就业学生几乎感受不到就业压力;而近几年来,很多本科毕业生走向了县级医院或更低级的医院,即便是博士、硕士毕业生若想走向省级医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竞争。
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则更为具体地让大家了解了当前的就业形势。2000级的口腔医学院的学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通过考研,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找到了理想的用人单位,但也有近十位同学还没有落实工作。低年级的学生只有从现在开始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将来的就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互动阶段,对于学生提出的下基层或出国的问题。杜主任认为,鉴于当前供求之间的矛盾,下基层确实是一种自我锻炼的好机会。下基层并不意味着你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伴随着很多乡镇企业的崛起,很多基层单位照样可以为你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如果你在这样的单位里得到器重,你的能力将会提升的很快。基层的发展空间很大,你们会发现那里的天地同样宽广,同样可以大展拳脚。杨院长则指出,由于当前中国医学生的学历、证书不为其他国家认可,毕业后马上出国并不很明智。因为出国后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拿绿卡,还要费近十年的时间获取医师资格证书。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我国将引入驻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这将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临床技能,缩短学校到医院这段时间的过渡期。
“人生职业规划”论坛的举行使学生们受益匪浅。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论坛自己会努力找准自我的位置,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把握好自己的未来。]
【供稿单位: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口腔医学院 作者:赵海 郭春晓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