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哲社学院“思想者”学术论坛:有关民间信仰

发布日期:2006年05月30日 08:38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29日下午两点半,哲社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思想者”学术论坛推出第八期。本期论坛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民俗协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民俗研究》杂志主编叶涛教授,参加论坛的主要是哲学、宗教学、社会学、社会保障等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部分本科生。
    叶涛教授的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概念探讨。叶涛教授从词源的角度探讨了“宗教”一词的含义,提出不宜比附于西方宗教来看中国的民间信仰,认为前者优于后者,甚至认为前者是文化后者是迷信,都是不对的。从宗教的起源和演变来看,现代宗教是原始宗教的改革者,而民间信仰是原始宗教的继承者,二者没有高下之分。叶涛教授还介绍了“秘密会门”、“会道门”、“会党”等概念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接下来,叶涛教授从“神圣—世俗”的视角谈了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他认为不能比照西方宗教的神圣性来否定中国民间信仰的神圣性,而是要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重新认识民间信仰的神圣性特征。叶涛教授还从人神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民间信仰的世俗性特点。在第三部分,叶涛教授谈了当前民间信仰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庙会研究、仪式研究。他介绍了这些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慎重使用概念,必须尊重概念产生的学术背景。
    在回答同学提问的过程中,叶涛教授还特别告诫在民间信仰研究和其他领域,都要警惕“科学——迷信”、“传统——现代”、“东方——西方”等二元思维模式,不仅要注意问题的现状,还要注意历史地看待问题。
    叶涛教授的报告既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又有生动的田野调查实例,深入浅出,既生动又深刻,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通过这场报告,同学们对民间信仰研究这一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加深了认识,也在如何选择合适的视角认识问题、避免固有思维模式的陷阱等问题上深受启发。]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黄蕾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