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当阿秒激光照亮电子微观世界,当棉花糖在热力学实验中膨胀成云,一场科学与人文交织的盛宴在山东大学绽放。近日,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探物穷理,格物致知”第二届物理文化节暨小树林读书会在中心校区举行。该活动让深奥的物理定律“跳”出课本,化作触手可及的奇妙体验。


物理文化节开幕仪式在中心校区知新楼举行。物理学院院长司宗国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构建“学物理、用物理、爱物理”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并鼓励青年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开幕式上,科技摄影作品展兼具趣味性、科学性与知识性,赢得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国家二等奖得主程鼎麟现场演示了其团队项目。在物理学院王春明、苏文斌、李茂奎、崔彬、管婧、黄淑芬等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附中师生在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实验室沉浸式体验物理之美。

作为物理文化节的重磅环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方少波和特聘研究员杨锴两位青年科学家先后作三场学术报告。第一场,方少波在小树林以《阿秒激光照亮电子微观世界》为题开展科普讲座,他结合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生动阐释“人类最快闪光”如何定格电子跃迁的瞬间。第二场,方少波以“原子尺度的阿秒电子动力学”为题深度解码超快激光前沿。第三场,杨锴聚焦“人工拓扑量子磁体”原子级构筑,展示ESR-STM技术的原子尺度量子模拟研究。三场讲座既打通基础认知与专业探索的链路,更通过前沿成果的深度解构点燃科创引擎。物理学院郝晓涛、马衍东、徐金朋等教授到场参与交流,构建“科普-学术-创新”三位一体育人闭环。

作为物理文化节的“主题乐园”,小树林化身“科学游乐场”。各展台用趣味游戏解码“力”“热”“光”“电”“声”学奥秘、以美食实验揭秘生活物理、通过精密仪器体验实现“零距离触摸科学”。尤其是“美食中的物理”展台让学子在舌尖上解锁知识新维度,社团展演区“星辰探秘”“银龄实验室”等跨界活动点燃学科融合火花。活动特别设置集章抽奖环节,参与者可兑换学院精美文创奖品。

物理文化节还特别联合图书馆举办“寻物之理”主题书展,精选经典物理典籍与前沿科普读物,搭建起纸页间的思维跃迁通道。小树林读书会上,图书馆员韩叮咚化身“图书馆使用导航员”,讲解如何通过“捷阅通”进行图书荐购。物理学院尹航教授结合庄子思想,建议同学们尝试“用人文思维审视科学问题”,让阅读成为连接科研与人文的纽带。这场科学“狂欢”不仅让物理公式跃出纸面,更在思维碰撞中培育科研兴趣。
学工部、校团委、图书馆、山大附中、物理学院有关负责人,以及物理学院和附中师生代表参加相关活动。
本周,物理学院将举办持续一周的Open Week青年会“科”厅以及“天文摄影展”“中科院高能所前沿报告”“学而思教学创新实践营”等系列活动,创新打造“三全育人立方体”,长效赋能学子科研志趣培育及创新素养提升,在格物致知中培育心怀“国之大者”的战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