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强思政 育新人 | 努力提升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自觉和实践主动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5日 11:02 点击次数:

[本站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着力之点。五年来的不断学习、深入践行,深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文献,是办好新时代新阶段思政课的纲领性文献。

方位决定思政课地位

历史方位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立足点和参考系。习近平总书记讲,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可见,对历史方位的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既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前提和内在要求,又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牵引和元素构成。这就是说,新时代的思政课建设,要放在思政课建设的历史实践和历史经验中来审视,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强大政党建设、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来对待。只有坚持这样的认识自觉,才能在“客观需求”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规律层面,切实把握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价值定位和实践要求,并有机融入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以及话语体系的建设之中。

历史方位赋予思政课的时代内涵,思政课服务于党的历史任务。关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关于党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党的二十大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和新发展,对党所处历史方位的最新认识,对党的历史任务的最新表述。这从根本上决定着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战略目标、价值内涵和时代属性。这一决定性作用的实践表达,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

而在解决这一根本问题中,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神圣使命,肩负着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因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的来讲,办好思政课,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的千秋伟业,事关党的长期执政。

方向决定思政课命运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把思政课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决策部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思政课建设大格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思政课建设实践成效。整体上看,我们可以把思政课发展的这种新气象概括为:课程目标进一步明确、课程内容进一步丰富、课程支撑进一步完善、课程优势进一步打造、课程价值进一步凸显、课程保障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了思政课建设的最好时期。对此,我们身在其中,深有同感,深受鼓舞。

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当前的思政课建设还有许多不足,或者说是“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特征”需要重视。比如,我们在思政课的理论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造势有余、感性有余,而扎实不够、理性不够、深化不够、转化不够、细化不够的情况,不深沉、不严肃、不严格、不专业的问题比较突出;搬用、套用有余,存在从语录到语录,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政治话语到政治话语的情况,讲大话、套话、格式化的现象比较明显,学术化思考、学理化阐释、学科化把握、系统化表达比较欠缺;对丰富理论资源深加工、精加工的理念不新、视野不宽、格局不大,存在标签式理论“装修”能力有余,宏伟理论大厦“构筑”本领还不够的情况,等等。这些情况,与新时代思政课的本质要求、价值定位、功能发挥很不相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深刻表明,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注重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既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也是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内涵。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的内在统一与价值化合,构成了新时代新阶段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和总要求。其本质上体现的是以哲学思考问题、以学术解读政治、以理论回答现实、以学理支撑学科,以学科表达思想的知识生产、智慧启迪的文明对话过程。

方略决定思政课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针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点要求;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提出了“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点要求”,深刻阐明了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根本要求。而这一根本要求的落实,就是要在播种信念、夯实信仰、提振心灵、建构人格、培根铸魂等方面下大功夫。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八个统一”,内蕴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认知规律,直指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深刻阐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方法。

“六点要求”与“八个统一”,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新阶段思政课教师的本质属性及应有素养,明确表达了争做合格思政课教师的努力方向和衡量标准。二者的内在统一,在“主观供给”与“客观需求”相互促进的机制层面,构成新时代新阶段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略。在这一“基本方略”的价值体系中,党性、政治性是根本,决定思政课的方向;思想性、学术性是灵魂,决定思政课的生命;亲和力、针对性是关键,决定思政课的成效。“固守根本”“活化灵魂”与“把握关键”有机统一于推动新时代新阶段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创造之中。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韶兴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刘怡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