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品格,以学促干、奉献社会,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苁蓉远志”实践队成员基于专业优势,结合社会时政热点,分别在小学、中学、大学和社区四个“站点”开展“劳动创造价值,青马弘传经典”系列宣讲活动。实践活动共计辐射150余人,覆盖学生和群众居民两大群体。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生择业观的良莠影响重大。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践队来到山东中医药大学,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文本基础,链接188年前的马克思,开展原著解读与大学生职业选择主题活动。主讲人闻杰以“你想做什么职业”问题为引,衔接文本,在积极互动中增进同学们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目标方向的思考与认识。而后,活动穿插播放《高适的一生》,并娓娓道来主讲人的自身经历,领读品味《礼记·大学》与李大钊的青春宣言,齐诵感悟《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经典选段,予史予实,予情予理,引导同学们脚踏实地、心怀梦想,在建设国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主义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题。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号召,实践队以“站起来的种花家”为主题,为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中心小学三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线上实践活动。主讲人闻杰以国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作为导入,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中华兔”的形象,向同学们科普自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中国近现代史。而后,以“小家”情怀到“大家”境界的升华为基,以升国旗时行“少先队队礼”“唱国歌”等为例,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引,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为导,鼓励同学们在红色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传承发展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2023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为深切缅怀英烈功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厚植民众爱国主义情怀,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龙洞街道锦屏第二社区,开展以“致敬人民英雄,牢记初心使命”为主题的纪念抗美援朝73周年理论宣讲实践活动。主讲人王军凯从抗美援朝的背景、起因、过程、战争意义以及伟大精神五个方面,向居民们还原了73年前在国内战火平息未几、国外矛盾纷争升级的情况下,面临着唇亡齿寒的巨大威胁,肩负着无产阶级的国际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两年多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胜利的历史。活动强调,战士们坚如磐石般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始终启示着我们,只有万众一心、矢志不渝地奋斗,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助力初中生在自我探索、自主学习方面能力有所提升并对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实践队以“马克思:有血有肉的常人”为主题,为山东省城阳第四中学的初二学生开展马克思科普与学习经验的线上实践活动。主讲人闻杰借马克思从“叛逆青年”到“超级学霸”的求学生涯和人生经历,引导同学们树立青春理想,做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人;借杨绛先生的经典话语:“你的问题在于你读书不多而又想得太多”,提醒同学们端正“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态度。此外,成员们也以自身经验做分享,鼓励同学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学能力。
在本次系列活动中,“苁蓉远志”实践队顺利完成“学校—社区”两条路、“经典—时政”两开花、大中小三维度的实践活动任务,通过专业劳动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下基层落到实处,切实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学科责任与社会担当,同时对活动受众也起到了积极的树德、增智、育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