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院举办“茅奖”作家进校园活动暨《海猎》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6日 16:40 点击次数:

[本站讯]10月14日上午,文学院举办“茅奖”作家进校园活动暨《海猎》座谈会。当代著名作家、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原济南市作协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刘玉民先生走进校园,分享作品。

4FBC6

刘玉民先生是从山东荣成走出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过龙兵》《羊角号》《八仙东游记》,中篇小说《海猎》《不肯流逝的岁月》《岳家军》,报告文学《东方奇人传》,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诗歌集《山东竹枝词》等。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此次座谈会,与会人员主要围绕刘玉民先生新出版的作品集《海猎》展开。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济南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马兵,著名评论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史建国,青年评论家、山东师范大学刘振,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部主任李康宁,济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济南时报》副刊部主任钱欢青,《济南日报》文旅部主任李雪萌,《大众日报》记者刘兰慧,山东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等与会人员围绕刘玉民先生在多领域文学创作的实绩和艺术特色进行讨论。大家从作品阅读感受出发,结合自身经历和生命体验,从海洋文化的文学书写、乡村伦理的现代表达、作家内在的生命激情与现实关怀、深入生活的多种途径等多个方面,阐释了刘玉民先生文学创作的品格与精神、贡献和成果。大家一致认为,刘玉民先生的文学创作体现出历史和文化反思的力度、探究人性和人文关怀的厚度以及与时代互动的现实深度和美学向度,为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史建国教授在总结时表示,希望大家能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关注和发掘作家代表作之外的其他佳作,并加以研究和阐释。他还介绍了刘玉民先生在书法、旧体诗创作等领域的成就和特色,呼吁大家对创作个体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发现更丰富、更广博的研究空间,还原重要作家的完整创作版图。

刘玉民先生回忆了其作品在创作、出版、评奖等过程中的生动细节,分享了自己对于人物塑造、情节构思、创作手法、真实与虚构、历史与现实等问题的独特思考。他表示,自己将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勤奋耕耘,努力为读者奉献更多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4B2A7

活动现场,刘玉民先生向山东大学图书馆和文学院图书馆捐赠图书,包括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影视剧本等十余部经典作品。马兵代表学院接受赠书。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张英杰    摄影:于贺潆 郝思羽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温梓玉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