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助力人才培养,近日,药学院在新学期第一课举行“主编进课堂”和开学公开课系列活动。药学院党委书记王秋生、常务副院长方浩、副院长王小宁,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相关课程组任课教师及青年教师参加活动。
本次公开课中,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主编娄红祥教授,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教材《生物技术制药》主编王凤山教授,山东省一流课程、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药物分析课程”负责人王海钠副教授、山东省一流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负责人赵维教授分别为学生带来精彩课堂。
娄红祥教授在课堂上为同学们带来了裸盖菇碱、青蒿素、阿司匹林、可卡因、吗啡、毒芹碱、山羊豆碱等天然药物的研究故事,生动地讲解了天然药物研究在新药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每种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史、学科地位和研究方法,激发同学们不断深入探索和造福人类的热情。他还注重课程与思政的结合,根据吗啡的历史讲述了鸦片战争对我国近代史的影响,联系吗啡生物合成的新成果讲述了药品监管的与时俱进;依据青蒿素讲述了屠呦呦和魏振兴等老一辈科学家为青蒿素的发现和产业化所作的贡献;结合当下时髦的ChatGPT讲述了人工智能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以及依据我国科学家研究论文的统计数据讲述了我国在全球天然药物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激发了同学们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的精神和为我国药学事业奋斗的决心。
王凤山教授在新学期第一课中,带领2021级药学本科生踏入了学习生物技术制药的大门。他向同学们介绍了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并结合大量实例和图片介绍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的概念,以及在抗体工程、糖链工程、蛋白质工程和海洋生物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他引导同学们认识生物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以及生物技术制药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在授课中,他将国内外最新进展以及其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同学们,使同学们陷入现代生物技术的魅力。王凤山教授寄语同学们踏实学习、乐观向上,争取成为我国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的栋梁。
在“药物分析”课上,王海钠副教授结合具体案例,强调了药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加强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带领大家认识药物分析的学科任务、研究内容及其在新药研发、制造、应用和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她在讲课中从“一粒药”引导学生思考,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伟大变革、把好药品质量关的重要性和国家对民生的高度重视,帮助同学们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激发同学们投身提高药品质量和人民安全用药事业的热情。该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并采用雨课堂和智慧树两个平台。
在“临床药物治疗学”课上,赵维教授从药品所必须具备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征出发,与2019级临床药学专业的同学们探讨了如何通过新药的临床试验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如何通过合理用药在临床治疗中实现药物的安全有效。他结合临床治疗需求,阐述了以临床价值导向的药物创新;通过对历史上著名药害事件的回顾,阐述了现代药品审评体系的建立,以及如何通过临床试验把新药推向市场;通过临床和科研实践实例,阐述了开展个体化治疗的意义,带领同学们认识了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主要任务和重要性,帮助同学们树立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和创新药物研发努力学习的目标。
课堂上,教师用心授课,学生认真聆听,师生积极互动;青年教师在课上认真观摩,课下积极向老教师请教教学方法;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